杨某,男,76岁,工人。患者素有胃脘痛病史10余年,经常反复发作。近一月来自觉吞咽受阻,且日趋加重,只能进食半流质,伴咳嗽气喘痰多。摄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胃镜检查:食道中段见一范围约62.5px×75px的黏膜下隆起,外院行超声胃镜检查提示: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因年事已高,又惧怕手术或内镜下治疗,故延请顾中欣老中医诊治。
刻诊:精神萎靡,面色欠华,形体消瘦,端坐呼吸,张口抬肩,动辄加剧,胸膈痞闷,舌紫暗、苔白腻,脉细涩,此乃痰血互结,胸膈血行受阻为患。清代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治宜逐瘀化痰、软坚消积立法,并配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处方:绞股蓝50克,水蛭粉(吞)、川芎、生南星(先煎)、石菖蒲、苏子、枳壳、枳实、生鸡内金各10克,炮山甲5克,生黄芪、沉香曲、丹参、百部各15克,代赫石(先煎)、生牡蛎(先煎)各30克,水煎服,日l剂分2次服。
10天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咳喘已平,痰量减少,进食稍顺,停用抗生素。中药处方:原方去苏子、百部,加海藻15克,大贝母10克。治疗一周后出院带药,门诊继续治疗8周。患者咳喘均未发作,除进食较硬之食物时稍有梗阻感,其他自觉症状均已消失。
按:《素问》云:“三阳结谓之膈”“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病之忧也。”《灵枢》谓:“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阳气不得出者曰膈,阴气不得下降者曰噎,乃饮食入咽,阻碍不下也。此证属“噎膈”无疑,但与噎膈四证相比并无相似证型。细察之,该患者因气血亏损,忧思悲恚,致脾胃受伤,血液枯槁,气郁生痰,胃中痰饮湿热胶固,塞而不通,则气上而不下,阻碍食道,饮食难进,治法颇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阻肺络,肺气不宣,咳喘不止。故方中用生南星、石菖蒲、百部、苏子、沉香曲以逐痰、止咳、平喘;炮山甲、水蛭、丹参、川芎、生鸡内金以逐瘀通络、改善局部微循环;绞股蓝、生黄芪以益气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正气渐强则祛瘀力增;生牡蛎、海藻、大贝母软坚消积;枳实、枳壳、代赭石行气下气。所以本方具逐痰消坚、祛瘀磨积之功,乃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故能在短期内痰消气顺、积散关开、咳止喘平,诸症皆去而安。(葛勤 李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