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某某,女,65岁,湖南邵阳市人。
患者于2011年4月起,因受凉感冒出现咳嗽,咯白痰,量较多,曾出现痰中带血丝1次,色鲜红,量少,伴胸闷,活动后气促。遂至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于2011年5月6日至我院行CT示:左上肺肿块性质待定,左上肺癌可能性大;右肺多发结节,疑为肺内转移瘤,纵膈淋巴结肿大,双侧少量胸腔积液。门诊以:左肺癌?于2011年5月10日收住我科。于2011年6月16日在局麻下行CT模拟定位下肺穿刺,活检病理:分化好的腺癌。予2011年6月21日至7月25日行化疗2周期,化疗过程中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咳嗽,痰难咯出,胸闷气短,咽干口燥,不思饮食,大便不畅,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细。
辨证:气阴两虚 脾胃不和。
治则:益气养阴 健脾和胃。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黄芪20g,党参20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10g,法半夏10g,香附10g,郁金10g,沙参10g,麦冬10g,鸡内金10g,甘草5g。水煎,每日一剂。
二诊:2011年9月15日,服药后咳嗽咯痰及胸闷气短均较前减轻,食欲改善,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细。复查CT:左上肺肿块影大致同前,左肺多发结节影同前,纵膈淋巴结肿大同前,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较前减少。予以“吉非替尼片”靶向治疗,中药改肺复方加减。处方:黄芪20g,党参20g,百合10g,赤芍15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10g,法半夏10g,香附10g,郁金10g,麦冬10g,重楼15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5g。水煎,每日一剂。
三诊:2012年3月28日,复查CT示:左肺癌综合治疗后复查:左上肺肿块影较前明显缩小约3.6cm×2.4cm;左肺多发结节影较前明显缩小减少;纵膈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较前减少。偶有咳嗽咯痰,活动后气促,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以上方配合“吉非替尼片”靶向治疗有效,继续原方案治疗。
四诊:2012年7月2日,复查 CT示:左上肺肿块较前稍增大(3.6cm×2.4cm ——2.4cm×4.2cm),左上肺陈旧性病灶及纵膈内小淋巴结较前无明显变化;左侧少量胸水。根据目前CT示肿块较前增大不明显。患者咳嗽,干咳少痰,活动后气促,食欲可,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细。中药加靶向治疗后肺部病灶稳定,建议继续予“吉非替尼片”靶向治疗,中药肺复加减。处方:黄芪20g,党参20g,百合15g,麦冬10g,赤芍10g,茯苓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紫苑10g,胆南星10g,香附10g,郁金15g,重楼15g,白花蛇舌草20g,全蝎5g,甘草5g。水煎,每日一剂。
末诊:2013年4月16日,复查CT示:左侧胸水较前增多,给予以抽胸水治疗,胸水细胞学检查:涂片中找到癌细胞,大致为腺癌。精神一般,咳嗽加重,咳黄痰,活动后气促,食欲可,大小便正常体重变化不明显。舌淡苔白,脉细。仍予前方加葶苈子15g,大枣10枚,白芥子10g,薏苡仁30g,泽泻10g,逐泻肺利水消饮。随访患者当地复查胸水较前减少,目前生活自理。
按 该患者为女性肺腺癌,初诊见咳嗽,痰难咯出,胸闷气短,咽干口燥,不思饮食,二便不畅。舌淡苔白,脉细。吾师辨证为气阴两虚、脾胃不和,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患者脾胃功能恢复,咳嗽减轻,体质恢复,改用肺复方加减,并配合“吉非替尼片”靶向治疗,治疗后复查肺内病灶有所缩小,继而稳定约10月。患者随后因受凉后咳嗽加重,复查CT示:左侧胸水较前增多,予以抽水,胸水细胞学检查:涂片中找到癌细胞,大致为腺癌,确诊患者为恶性胸水,吾师选用肺复方加葶苈子、大枣、白芥子、薏苡仁、泽泻,泻肺利水消饮,综合治疗后胸水减少。该病例体现吾师灵活运用肺复方加减配合靶向治疗治疗肺腺癌,吾师认为其获效机制复杂,中药复方为多靶点,可能延缓靶向耐药或增效减毒,还需积累更多病例,进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