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红,医学博士,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副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济南市医学会消化学会委员,超声学会委员兼秘书,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肝胆疾病的诊治。
患有脂肪肝的病人,大多较肥胖,体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会造成血糖持续处在高水平,易引起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后,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存积在肝内而使脂肪肝加重。两者相互推波助澜,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已成为一种都市常见病,以25岁~50岁的男性居多。有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41%。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淑红提醒,脂肪肝患者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张淑红指出,脂肪肝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约75%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某种形式的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患者为何易患糖尿病?张淑红介绍说,肝脏除了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进行代谢外,还是与糖代谢有关的各种激素的主要靶器官和降解的关键场所。人在进食后,血中的葡萄糖便会增加,肝脏可将升高的血糖合成肝糖原贮存起来,同时抑制其他能量物质转化成糖类,并促使糖类转化为脂类和非必需氨基酸。当空腹血糖过低时,肝脏又可将贮备的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加速其他能量物质转化成糖类,以满足机体对血糖的需求。正是肝脏肩负着调节血糖的重任,从而使人体内血糖保持着动态平衡。
患有脂肪肝的病人,大都是肥胖症,体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处于高血糖状态。尤其是重度脂肪肝或出现肝硬化时,肝脏功能发生异常,更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导致肝糖原合成障碍,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就会造成血糖持续处在高水平,引起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后,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存积在肝内而使脂肪肝加重。两者相互推波助澜,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
张淑红提醒,有脂肪肝的患者,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内分泌科通过糖耐量试验的筛查,以了解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浓度。如果任一时间点的餐后血糖超过7.8毫摩尔/升,空腹血糖超过5.6毫摩尔/升,即为糖耐量异常;任一时间点的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确诊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力争将血糖、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以防范多种并发症。
脂肪肝的非药物治疗
得了脂肪肝该如何治疗呢?张淑红介绍说,脂肪肝的治疗是多方面的,应针对病因,并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奏效。
张淑红还指出,单纯性脂肪肝是疾病的早期阶段,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并且,脂肪肝即使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经过积极治疗后,肝脏病变仍有可能得到逆转。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一旦演变为肝硬化后,即使再做积极治疗也很难使肝脏恢复正常。
张淑红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向记者分别阐述了两种脂肪肝的非药物治疗方式——— 饮食治疗与运动治疗。
脂肪肝饮食治疗
众所周知,热能的来源为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其需要量与年龄、性别和工种等因素有关。过高的热能摄入可使人的体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加速肝脏细胞脂肪变性。
张淑红说,应该制定并坚持合理的饮食制度,瘦肉、鱼类、蛋清及新鲜蔬菜等富含亲脂性物质的膳食,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高纤维类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这对于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高纤维类的食物有玉米麸、粗麦粉、糙米、硬果、豆类、香菇、海带等。同时,应注意充分合理饮水,一般成人每日需饮水2000ml,老年人1500ml,肥胖者因体内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故每日饮水量需2200~2700ml,平均每3小时摄入300~500ml;饮用水的最佳选择是白开水、矿泉水、净化水以及清淡的茶水等,切不可以各种饮料、牛奶代替饮水。如果是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人,饭前20分钟饮水,使胃有一定的饱胀感,可降低食欲、助于减肥。
此外,张淑红还指出,过量的摄食、吃零食、夜食、间食以及过分追求高品位高热量的调味浓的食物会引起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应尽量避免。因此,饮食上应实行有规律的一日三餐。有研究表明,在一天能量摄取量相同的情况下,固定于晚间过多进食的方式比有规律的分3次进食更容易发胖。此外,进食速度过快者不易产生饱腹感,易因能量摄入过多促发肥胖症。
脂肪肝运动治疗
脂肪肝患者的主要运动方式,张淑红建议,主要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动态运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氧运动。
比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钟)、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拍皮球、跳舞、做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这类运动对脂肪肝的人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较好。脂肪肝的人应根据运动后劳累程度和心率(脉搏)选择适当的运动量,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分钟(以170减去实际年龄),持续20~30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亦有人认为,运动量的大小以达到呼吸加快,微微出汗后再坚持锻炼一段时间为宜。根据研究,同样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下午或晚上锻炼要比上午锻炼多消耗20%的能量。因此,运动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散步的最佳时间是晚饭后45分钟,此时热量消耗最大,减肥的功效也最好。运动实施的频率以每周3~5天较为合适,具体应根据实施者的肥胖程度、余暇时间以及对运动的爱好等因素来决定。如果运动后的疲劳不持续到第二天,每天都进行运动也可以。
脂肪肝的7大先兆
职场中人本来就是脂肪肝的重灾区。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淑红提醒,对生活中一些不适应要引起注意,它有可能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潜伏的可能就是脂肪肝。
1.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2.内分泌失调 重度脂肪肝人群中有人可以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3.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4.蜘蛛痣 它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直径可从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检查时用指尖或棉签压迫痣的中心,其呈辐射状的“小血管网”即可褪色,去除压力后又会出现。最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但在一些脂肪肝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
5.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6.恶心、呕吐、腹胀 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7.黄疸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将巩膜、黏膜和皮肤染成黄色所致。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为肝细胞性,该型黄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脂肪肝病人会出现轻度黄疸,在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张淑红强调说,这些蛛丝马迹并不是脂肪肝所特有的,及早发现这些早期表现不仅对脂肪肝的及早调理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发现其他更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更是大有裨益。如果出现了脂肪肝,也不必过分担心,只要及早干预,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有希望恢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