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内科治疗方>中暑>正文

如何防止中暑 防暑指南

  7月23日,我国迎来传统节气“大暑”。俗话说“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中伏阶段,这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自从黄色高温预警正式生效之后,广东就宣告加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高温俱乐部”。虽然有雷雨帮助降温,但闷热更让人受不了,雨天后天气更是从“烧烤模式”转成“蒸笼模式”。

  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

  主任 丁邦晗

  由高温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红疹、发热、皮肤疼痛、肌肉疼痛、疲倦、继而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而由高温引起的不适或疾病,按严重程度轻重可分为热疹、晒伤、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当人们的身体无法及时补充液体并适当地降温时,高温引起的不适症状就会出现。当一个人的体温迅速升高时,过高的体温便有可能损害大脑及其它重要器官。

  在高温的环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当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高温不适的紧急处理指南

  根据症状的轻重,高温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导致死亡。

  热衰竭

  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它可以是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这是身体对因大量出汗而过度流失水分和盐分作出的响应。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

  1、 怎样识别:

  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1)眩晕;(2)头痛;(3)恶心或呕吐;(4)大量出汗;(5)脸色苍白;(6)极度虚弱或疲倦;(7)肌肉痉挛;(8)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

  发生热衰竭的人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此时,患者如有反胃、腹泻或呕吐,会失去更多体液导致情况继续恶化,甚至热射病。如果有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1)症状严重;(2)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

  除此之外,可先帮助病人降温,如果症状持续不好转或继续恶化,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2、 怎样处理:

  以下降温措施可能会有帮助:(1)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2)休息;(3)凉水澡或擦拭身体;(4)开空调;(5)换上轻便的衣服。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此外,热痉挛也可能是热衰竭的一种表现。

  1、 怎样识别: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如果有心脏病史,或者正在进行低盐饮食,要特别关注热痉挛问题并及时咨询医生。

  热痉挛

  2、 怎样处理:

  如果情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就医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

  (2)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3)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4)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热疹

  热疹,又称痱子,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皮肤刺激。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少年儿童。这种皮疹在肌肤凉爽后不久可自行消失。

  1、 怎样识别:

  痱子看起来像一个红色的丘疹或小水疱群。常出现在脖子、上胸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肘折处。

  2、 怎样处理:

  热疹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提供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保持患处干燥。使用痱子粉可以让感觉好一些。热疹的治疗很简单,通常并不需要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救助。

  热射病

  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迅速升高。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1、 怎样识别:

  热射病表现多样,包括: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体温极高(口腔体温大于39.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快速、沉重的脉搏,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

  2、 怎样处理:

  (1)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

  (2)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比如:将病人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病人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病人身上;用凉水擦拭病人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等;

  (3)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

  (4)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120、110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5)不要给病人喝水;

  (6)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喂液体给他/她补充水分。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病人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晒伤

  人们应尽量避免晒伤。虽然晒伤引起的不适通常很轻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缓解,但它仍然是一种对皮肤的伤害。严重的晒伤需要到医院进行医治。

  1、 怎样识别:

  皮肤变红,可以感到疼痛,暴晒后温度异常升高。

  2、 怎样处理:

  如果未满1周岁或出现以下症状,要咨询专业的医生:(1)发热;(2)水泡;(3)严重疼痛。

  同时,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1)避免反复日晒;(2)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3)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4)不要挤破水泡。

  大暑到来 北半球开启“烧烤”模式

  疾控提示防暑要点:

  高温引起的不适、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老年人(65岁以上)、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作及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人员等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凉爽通风的环境是防止高温引发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护措施。

  当气温达到32摄氏度及以上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夏季要关注当地天气预报等相关报道。必要时可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或拨打12320公共卫生热线,以获取相关健康安全的最新信息。

  多喝凉水及不含酒精的饮料,增加液体的摄入量。

  不要把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据了解,目前全国长江以南地区都进入高温阶段,是南方今年以来范围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在这样的天气里,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也给大家列出了几点健康提示。

  提前和延后健身时间。夏季里,南方地区从早上7点到晚7点还是有点热的,如果方便的话,可以把健身时间提前或者延后一个小时,在气温尚清凉的时候健身。

  吃降暑的汤水。比如绿豆汤等,绿豆味甘、性寒,能够清热消暑、利尿消肿、润喉止渴及明目降压,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最有效的降暑汤水。

  空调不宜开得太大。最好开24℃至27℃,如果温度过低,室内外温差过大,人会极其容易生空调病,特别是老年人。

  我国每年因高温中暑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案例并不罕见,因此,防暑也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疾控专家表示,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是预防和减少高温中暑发生的重要干预途径,因此,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特别编写了《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以对公众防暑作出指导。

上一篇:炎天暑热 借鉴古人的消暑方法

下一篇:什么样的人中暑风险最大?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