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外科>泌尿外科>肾炎>正文

慢性肾脏病4期方用仙芪地黄汤加减

肖某某,(住院号),男,55岁;职工,住址广东省深圳市上塘街道银泉花园

主诉:反复腰部酸痛15年余,发现肌酐升高5年

现病史:患者1998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酸痛,阵发性绞痛,当时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体查腰部叩击痛明显,查B超提示双肾结石,双肾重度积水,诊断为双肾结石,并住院行手术治疗,术程顺利,术后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未系统门诊复诊。2008年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腰部酸痛,阵发性绞痛,无尿血,尿频,尿痛,立即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体查腰部叩击痛明显,查B超提示双肾结石,双肾重度积水,诊断为双肾结石并积水,再次住院行手术治疗,术程顺利,当时查肌酐水平200umol/l,术后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间断门诊复诊,复查肌酐水平平稳,波动在200umol/l左右。近期,患者工作劳累,腰部酸痛反复,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压升高170/100mmHg,肌酐水平300umol/l,外院门诊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梗阻性肾病、双肾结石、肾性高血压。故于2013年9月4日初诊。

现症见:乏力,腰酸,无双下肢浮肿,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恶心呕吐,纳眠一般,大便日数七八行,质稀,舌质红,舌暗苔黄腻,脉弦滑。尿蛋白质(干化学):2+,尿潜血(干化学):±,尿白细胞酯酶(干化学):2+,尿β2微球蛋白(β2-Mg):15.7↑mg/L。既往史:肾性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达170/110mmHg,目前未服用药物治疗,未系统监测血压。反复泌尿系感染病史。

查体:一般状况:T:37℃P:82次/分R:20次/分BP133/75mmHg
双肾区叩击痛(+),颜面及双下肢无浮肿。

诊断:

初步中医诊断1.慢性肾衰(脾肾气虚,湿热瘀阻)

初步西医诊断:1.慢性肾脏病4期
2.梗阻性肾病
3.泌尿道感染
4.肾性高血压

黄春林教授分析病情:乏力、腰酸、尿浊、尿蛋白为肾虚的征象,尿浊、尿白细胞、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膀胱湿热的征象,大便稀烂为脾虚湿热的征象,舌暗为有瘀血的征象。故辩证为脾肾气虚、湿热瘀阻。应予以健脾补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中药处方如下:

淫羊藿(仙灵脾)15g   太子参15g       菟丝子(盐菟丝)15g
女贞子(盐女贞)15g   杜仲(盐杜仲)15g    茯苓皮50g
薏苡仁(炒苡)50g   法半夏15g       海螵蛸(鱼15g(先煎)
广金钱草(金钱)30g   藿香(广藿香)15g    丹参25g
大黄(川军)5g      炒黄柏15g       炙甘草10g

2013年09月16日二诊时,患者稍有乏力,腰背部偶有酸痛,无发热,无口干口苦,无双下肢浮肿,小便量可,无尿急尿频尿痛,纳一般,眠欠佳,大便可。舌淡暗,苔薄黄,脉细。查体:双肾区叩击痛(+),双侧肋脊点、肋腰点无压痛,双侧输尿管行程区无压痛,颜面及双下肢无浮肿。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眠欠佳,在上方中加夜交藤安眠。

【理法方药】

健脾补肾活血降浊为法,方用仙芪地黄汤加减。方中,太子参茯苓皮、法半夏、海螵蛸、炒苡仁,健脾和胃利湿,淫羊藿、菟丝子、女贞子、杜仲补肾填精抗菌,金钱草排石,藿香芳香化湿、黄柏苦寒燥湿抗菌,大黄通淋降浊,丹参活血

【经验介绍】

黄教授采用辨病:疾病诊断为CKD4,病因为梗阻性肾病,加重因素为饮食控制不达标、感染、血压控制不达标,无明显并发症,应该针对病因和诱因进行治疗。结石梗阻,分为内科排石治疗,中医认为核心病机为肾虚膀胱湿热蕴藉结石,应补肾排石,女贞子、鹿含草、当归补肾,排石有三金排石汤加减,如鸡内金、海金砂、金钱草、沙牛末、牛膝。外科排石注意指征,如结石直径大于0.6cm,有尿流动力学异常,如返流等。并发症的处理,如反复的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期中医辩证为湿热下注,应用清热通淋抗菌,行气活血消炎,石韦、车前草、黄柏、炒苡仁、秦皮清热通淋抗菌,香附延胡索木香牛膝、刘寄奴行气活血消炎,慢性期中医辩证为脾肾亏虚,应用健脾补肾抗菌,应用黄芪、仙灵脾、女贞子、黄精、山茱萸、蛇床子等。再如慢性肾衰的治疗,基本的病机为脾肾气虚,湿浊内蕴,应健脾补肾活血降浊,应用仙芪地黄汤加减,同样应用黄芪、仙灵脾等健脾补肾中药,酌情加用理气、活血、降浊之品,如丹参大黄、法半夏藿香等。

上一篇:慢性肾脏病3期以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加减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