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女,61岁,衡南县人
患者自述8年前在夏末秋初之时,下到鱼塘中打捞水草后,即出现发热,下腹疼痛,伴有尿急,尿频,在当地乡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膀胱炎”,经给予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但从此以后,经常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腰酸痛,下腹阵发性疼痛,曾服用氟哌酸、环丙沙星和清热利湿中药,效果不明显,病情缠绵难愈,痛苦万状。入院时症见时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隐隐作痛,口舌干燥,心慌易汗,纳呆乏力,精神倦怠,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查体:T:36.5℃,P:92次/分,R:20次/分,BP:180/90mmHg。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表情焦虑,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脐下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验室检查:血、便常规正常,尿检: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炎。
中医诊断:淋证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慢性膀胱炎。
治法:益气养阴,清利湿热
处方:清心莲子饮化裁:
石莲子15克、茯苓10克、车前子(包)15克、黄芩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黄芪10克、地骨皮15克、滑石10克、太子参10克、生甘草6克。
再诊:服上方6剂后,尿急、尿频、尿痛、五心烦热有所缓解,仍感下腹疼痛,呈针刺样隐痛,腰膝酸软。上方去车前子、黄芩,加香附6克、赤芍10克。
三诊:服药6剂后,诸症大减,但下腹部稍感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化验:尿脓细胞+,红细胞+。上方去生地、太子参,易生熟地各10克、川断10克。
四诊:服药9剂,腰酸,下腹痛,及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均愈,饮食如常,精神明显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化验尿常规正常,尿培养及膀胱镜检查均正常,病告痊愈,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
〔评析〕泌尿系感染属中医的“淋证”、“腰痛”等病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历代医籍均有论述,如《中藏经》中云:“热淋者,小便涩,而色素如血。”《丹溪心法》也云:“淋者,小便淋漓,欲去不去,不去又来。”一般认为,本病的病机多为湿热蕴结膀胱所致,治疗上以清利湿热为首选,如八正散、导赤散、五淋散之属。但是,患者病程长、体质弱,每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临证之时,应当仔细辨证始为不误。本案之淋证,患病8年,病势缠绵病久多虚,见口干欲饮,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可知其阴分已伤,而神疲乏力,心悸易汗,可知其气分亦伤,故选清利湿热,益气养阴之方,尤为契合病机。清心莲子饮出自《局方》,方中石莲子为主药,清心火,利湿浊,配以黄芩、地骨皮清热,茯苓、车前子利湿,黄芪、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如此补虚泄实,清补并用,对于老年淋证之经年不愈,气阴两伤者,效果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