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是育龄期患者的常见病,尤其是近几年,患者日益增加,并且逐渐年轻化,询问病史,大多数有多次流产、剖宫产史,或者熬夜、工作紧张、压力大等身心过用史。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个年龄段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逐渐增多,而月经量少伴随的症状之一就是不孕,其次还有睡眠质量下降,情绪不稳定,面色少泽,甚至是暗黄无光泽,黄褐斑。患者感觉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提前衰老带来心理上的恐慌,希望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满足生育要求甚至是延缓衰老。对于这类患者,我以前常用益气养血、甚至是血肉有情、填精益髓之品加减治疗,效果一般,很容易出现滋腻碍胃现象,且价格偏贵,患者不容易坚持服用。偶然看到《柴嵩岩妇科思辨经验录》一书,其中提到“补肺启肾”学说,给我很大启发,结合多年来自己在临床上的体会,拟定金水煎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兹介绍给同道。
肺为华盖,敷布五脏,洒陈六腑,为水之上源,在五行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为母子关系。方中北沙参,“补中,肺主气,肺气和则气充而三焦实也……惟沙参为肺家气分中理血之药,色白体轻,疏通而不燥,润泽而不滞,血阻于肺者,非此不能清也。”麦冬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百合一味药,在补心肺之阴的同时,还可以除烦安神。这类患者常常伴有情志不遂的症状,情绪偏于低落,或者烦躁易怒,做事情定不下心来,甚至是失眠,多梦,百合润心肺,除烦安神,弥补其他滋润药的不足。三者合为君药。菟丝子药性平和,不燥烈,不滋腻,可以调节免疫能力,与紫石英合用为臣,鼓舞肾气,补而不燥,从“阳中求阴”。苏木、香附调气和血,兼有疏通之功,二药药性平和,避免使用过于猛烈的活血药,以防“竭泽而渔”。川椒味辛入脾胃肾经,既可以温暖脾肾、引药入肾,又能解滋腻醒脾胃,为佐。炙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补肺启肾,金水相生,使泉源不竭。
适应症:临床运用时表现的症状主要有:月经量少,或者月经后期,甚至3~5个月1行,多数患者伴有不孕,烦躁易怒,失眠,面色少泽,皮肤干燥,甚至呈现与实际年龄不符的衰老貌,头发、皮肤均暗淡少光泽。舌质淡嫩,或稍暗,苔薄白,脉象沉细或沉细涩。常有多次流产、剖宫产史,或者是平时思虑多,比较操劳的一类人群。B超常显示子宫内膜偏薄,激素六项则呈现卵巢功能下降的趋势甚至卵巢早衰。
经前加怀牛膝10克,以引血下行。月经量极少,可酌情加入玉竹、石斛、女贞子、枸杞之属充养肺阴,使金润水充。兼有肝经郁热者,加炒栀子清热除烦。一般服用1~6个月,效果满意,基本能够达到患者的主观诉求。最近一段时间,我把这个方子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于部分痤疮、黄褐斑、失眠的患者,同样收到满意效果。
邢某,女,43岁,初诊日期:2016年1月19日。
月经量少5年,近期想要二胎,取消避孕1年未果。
月经周期提前3~4天,量少,带经3~4天,色暗,进行性加重。平素乳房胀痛,情绪低落,多梦,大便稍干,3~5天1行。颜面黄褐斑,舌质淡红,舌畔瘀点,苔薄,脉沉细涩。
胎产史:孕5剖宫产1。
B超:一侧卵巢萎缩(卵巢囊肿手术后开始);乳腺结节。
激素六项检查提示:卵巢功能下降。
西医诊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中医诊断:月经量少、不孕。
辨证:肾精不足,血海失养。
复诊:以此方加减调理4月余,月经量、色、周期基本正常,乳房胀痛消失,情绪逐渐平稳,大便转润,黄褐斑消退大半。嘱患者同时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熬夜、情绪波动,适当运动,积极备孕。又调理两个月怀孕,孕后继续中药保胎至三个月停药。后随访顺产1子,母子平安,且月经量、色依然正常,疗效稳定。
临床常见的月经量少患者,多数都有频繁的流产、剖宫产史,或劳心过度病史。频繁的流产,剖腹产,对生殖功能是重创。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本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怀孕时,机体犹如处在春夏之际,生机盎然。而流产、或者是剖腹产在胎儿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时提前终止妊娠,就如同在生机盎然的阶段的一场寒流,草木枯萎,使机体从生机盎然直接进入寒冬,生机被遏。如此反复,怎能不使生机下降,提前衰老?抑或是劳心之人,心血暗耗,不注意张弛有度,久而出现透支的早衰现象,治疗相当棘手。柴松岩老师的经验给我很大启发,联想到自然界的植物,为什么说春雨贵如油,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土木干枯,这个时候细雨蒙蒙好过大雨倾盆,均匀播撒,水分的渗透、滋润效果更好。比如旧社会赈济灾民的时候都是设粥棚,人在饥饿多日的时候,一碗薄粥胜过燕鲍翅参。又比如产后妇人的最佳食谱就是小米粥,红糖,鸡蛋,而不是大鱼大肉。“先人不欺我”,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老话,是从生活经验中积累出来的,运用到中医的治疗中,同样是真理。(石瑞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