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棹仙 朝代:近代 年份:公元1956年
环周图说难
上卷\本输穴说难
手太阴肺经五穴
• 一、少商(井穴)
• 二、鱼际(荥穴)
• 三、大渊(俞穴)
• 四、经渠(经穴)
• 五、尺泽(合穴)
手阳明大肠经六穴
• 一、商阳(井穴)
• 二、二间(荥穴)
• 三、三间(俞穴)
• 四、合谷(原穴)
• 五、阳溪(经穴)
• 六、曲池(合穴)
足阳明胃经六穴
• 一、厉兑(井穴)
• 二、内庭(荥穴)
• 三、陷谷(俞穴)
• 四、冲阳(原穴)
• 五、解溪(经穴)
• 六、足三里(合穴)
足太阴脾经五穴
• 一、隐白(井穴)
• 二、大都(荥穴)
• 三、太白(俞穴)
• 四、商丘(经穴)
• 五、阴陵泉(合穴)
手少阴心经五穴
• 一、少冲(井穴)
• 二、少府(荥穴)
• 三、神门(俞穴)
• 四、灵道(经穴)
• 五、少海(合穴)
手太阳小肠经六穴
• 一、少泽(井穴)
• 二、前谷(荥穴)
• 三、后溪(俞穴)
• 四、腕骨(原穴)
• 五、阳谷(经穴)
• 六、小海(合穴)
足太阳膀胱经六穴
• 一、至阴(井穴)
• 二、通谷(荥穴)
• 三、束骨(俞穴)
• 四、京骨(原穴)
• 五、昆仑(经穴)
• 六、委中(合穴)
足少阴肾经五穴
• 一、涌泉(井穴)
• 二、然谷(荥穴)
• 三、太溪(俞穴)
• 四、复溜(经穴)
• 五、阴谷(合穴)
手厥阴心包络五穴
• 一、中冲(井穴)
• 二、劳宫(荥穴)
• 三、大陵(俞穴)
• 四、间使(经穴)
• 五、曲泽(合穴)
手少阳三焦六穴
• 一、关冲(井穴)
• 二、液门(荥穴)
• 三、中渚(俞穴)
• 四、阳池(原穴)
• 五、支沟(经穴)
• 六、天井(合穴)
足少阳胆经六穴
• 一、窍阴(井穴)
• 二、侠溪(荥穴)
• 三、临泣(俞穴)
• 四、丘墟(原穴)
• 五、阳辅(经穴)
• 六、阳陵泉(合穴)
足厥阴肝经五穴
• 一、大敦(井穴)
• 二、行间(荥穴)
• 三、太冲(俞穴)
• 四、中封(经穴)
• 五、曲泉(合穴)
十二别络
• 一、列缺
• 二、偏历
• 三、丰隆
• 四、公孙
• 五、通里
• 六、支正
• 七、飞扬
• 八、大钟
• 九、内关
• 十、外关
• 十一、光明
• 十二、蠡沟
(手阳明下合穴)
• 一、巨虚上廉(手阳明下合穴)
• 二、巨虚下廉(手太阳下合穴)
• 三、委阳(手少阳下合穴)
(图缺)
下卷
五脏五六腑六释义
终始根结释义
补泻手法
寒热手法
升降手法
卧针迎随手法
进针手法
催气手法
调和营卫手法
用针脉法
针效
针害
针灸禁忌
经正六合
• 附:本输穴即景诗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