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豆又称相思子、红漆豆、鸳鸯豆,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种子。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南部等地。
相思豆外观呈椭圆形,表面红色,种脐白色,位于腹面的一端,在其周围呈乌黑色,种脊位于种子一端,呈微凸的直线状。由于其特殊形态,旧时街头用水草编售的蛤蟆,以此豆做眼睛。相思豆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平,味苦。据分析,含有抗癌活性的外源凝集素、相思子毒蛋白、红豆碱、下箴桐碱、相思豆碱、葫芦巴碱、胆碱、花色苷、多种氨基酸、胆甾醇、豆甾醇及脂类、角鲨烯、铁、铅、钙、硅、硫酸盐、磷酸盐等成分,具有通九窍、止头痛、破积聚、通脉络的功效,外用治皮肤疥疮、顽癣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相思豆所含的毒蛋白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白血病、黑色素瘤及肺癌;对治疗19种癌症也有较好的效果;所含的花色苷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施米茨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相思豆有如此高的药用价值,但由于含有毒蛋白,属细胞毒,如超量服用,可引起神经系统紊乱,导致肺、心、胃、小肠、肾等部位的出血,使肝脏坏死,淋巴充血、出血。因此,相思豆多外用捣烂涂敷。内服可与多味药物配伍应用,每次用量为6~9克,最多不能超过9克。如误服15克即可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循环系统衰竭和少尿,最后出现溶血现象,严重的可呈现呼吸性窒息而死亡。所以,内服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相思豆虽属豆类,但不可误做为红小豆食用,如误食,中毒症状轻微的,可催吐或洗胃,然后导泻,并注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盐水;并每日口服小苏打5~15克,以防止血红素或其产物在肾中沉淀,如中毒较为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韩德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