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29岁,反复一侧搏动性头痛2年来诊。患者于2年来反复出现一侧搏动性头痛,或左或右,以月经前后、工作情绪不稳定时明显,伴有口苦咽干,不寐,纳差,疼痛明显时可伴恶心呕吐,舌红,苔薄黄,脉弦。查体:BP110/60mmHg,神志清,颅神经未查及异常,一般内科检查均未见异常,雌激素水平正常。西医诊断:偏头痛。中医辨病为头风病,辨证为肝郁化火。
中医治则: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药用龙胆草10g,黄芩10g,山栀子10g,泽泻10g,木通10g,玄胡索15g,当归10g,生地黄20g,柴胡15g,生甘草10g。上药配清水500ml,煎取汁250ml,分两次温服。
守方治疗1周,二诊时患者症状头痛,口苦咽干减轻,已无恶心呕吐,舌质仍红,苔黄,脉弦,继用原方1周。三诊时,诸症减轻,已无明显不适,大便微溏,考虑由于苦寒太过,脾阳不运所致,停用上方,嘱食糜粥3天,无不适。
头风是指经久难愈之头痛。《医林绳墨?头痛》:“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头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也;头风作止不常,愈后触感复发也。”头风有正头风、偏头风之分,痛在头之当中者,为正头风;痛在左半部或右半部者为偏头风。偏头风即指现代医学之偏头痛,病因尚未明确,有多种学说,包括血管神经递质学说。主要表现为青年女性发病,具有家族史,反复发作特点,以一侧或双侧额、颞部钝痛开始,逐渐加重呈搏动性剧痛,持续数小时至数日,睡眠后症状可缓解。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约数分钟至1小时左右出现一侧头部一跳一跳的疼痛,并逐渐加剧,可伴有恶心、呕吐、面白、出汗畏光等症状。直到出现恶心、呕吐后,感觉才会有所好转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疼缓解,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沈老认为,本病如若肝气不舒,郁而发热,肝火上火则一侧头痛,伴视物模糊,肝火旺横可犯脾,木旺克土,则恶心、呕吐后,肝经之热下注,则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沈老以龙胆头痛方加减治疗本病,方中龙胆草泻肝胆之实火,清下焦之湿热为君,黄芩、栀子、柴胡苦寒泻火,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解,均为臣药;肝为藏血之脏,肝经有热则易伤阴血,故佐以生地、当归养血益阴;玄胡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之功。
【主治】偏头痛。
【组成】龙胆草10g,黄芩10g,山栀子10g,泽泻10g,木通10g,玄胡索15g,当归10g,生地黄20g,柴胡15g,生甘草10g。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