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胃肠病>胃炎>正文

慢性胃炎中医体质分型

中医体质类型与慢性胃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依据有无胃黏膜固有腺体的减少,慢性胃炎的病理分型可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癌变可能性大。减缓或阻断癌变发生,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热点,这与中医注重“未病先防”理论相吻合。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疾病的发生和转归的差异及个体对治疗的不同反应。本研究将传统医学的宏观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微观概念相结合,旨在探究不同病理分型的慢性胃炎在不同类型体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以期为根据慢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易感体质类型进行中医药干预寻求理论支持。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忻州市中心医院收检的200例胃黏膜活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平均年龄(41.5±7.8)岁,平均病程(3.7±1.5)年。
 
2 研究方法
活检标本的采集方式:采用胃镜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在胃镜直视下钳取胃窦部黏膜4~6块。对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确定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3 分型标准
3.1 病理学分型标准
按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制定的统一标准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参考《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标准[1]:根据胃黏膜固有腺减少的程度分为轻度(减少量≤1/3)、重度(减少量≥2/3)和中度(介于轻、中度之间);根据胃黏膜固有腺有无肠上皮化生分为含肠化上皮组和不含肠化上皮组。
 
3.2 中医体质分型
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中医体质分型[2]。根据被调查者最近1年的自身感觉,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中的全部问题,每个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据判定标准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平和质转化分>160分,且其他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30分者为平和质;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为偏颇体质,30~39分为偏颇体质倾向,<30分为不是偏颇体质,选取判定为“是”和“倾向是”的结果作为本研究对象的体质类型。
 
3.3 结果
(1)慢性胃炎体质类型分布200例慢性胃炎中,阳虚质49例(24.50%),湿热质42例(21.00%),痰湿质34例(17.00%),阴虚质23例(11.50%),血瘀质23例(11.50%),气虚质8例(4.00%),气郁质20例(10.00%),平和质1例(0.50%),无特禀质。慢性胃炎中各种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
 
(2)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体质类型分布200例被调查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129例(64.50%),慢性非萎缩性胃炎71例(35.50%)。阴虚质(91.30%)、阳虚质(81.63%)、血瘀质(73.91%)3种体质类型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较高。见表1。
 
(3)慢性萎缩性胃炎分级与体质类型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中、重3级,湿热质(77.78%)、血瘀质(76.47%)、阳虚质(75.00%)中度以上萎缩的发生率较高。见表2。
 
(4)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伴肠化与体质类型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含有肠化成分及不含肠化成分两类,阴虚质(90.48%)、阳虚质(82.50%)、血瘀质(82.25%)3种体质肠化的发生率较高。见表3。
 
4 讨论
慢性胃炎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占胃镜检查者的80%~90%,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及镜下病理活检。本研究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癌前期病变,根据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的程度分为轻、中、重3级。肠上皮细胞化生是一种腺上皮分化异常的现象,肠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的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癌变的关键为肠上皮化生,而肠上皮化生是慢性胃炎伴发的成熟、可逆性病变[3]。
 
体质辨识是中医的独特理论,中医体质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不仅表现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还认为体质是机体发病的内部因素,其不但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且决定着某些疾病的趋向性。体质在疾病的发生、演变和转归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偏颇质中阳虚体质为易患体质类型,其次为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以气郁质为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阳虚质为主;伴肠化上皮成分组以、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为主,不伴肠化上皮成分组以气郁质为主;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以上萎缩以湿热质、血瘀质、阳虚质为主。因此,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气瘀质人群容易罹患慢性胃炎,且阴虚质人群更有可能出现癌前病变。由于本研究例数较少,不排除样本量小使结果产生偏差的可能。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肝脾失调,肝失疏泄,或素体脾虚,肝木乘脾(胃),或肝郁化火犯胃,胃阴虚,湿阻中焦或气滞血瘀等。阳虚质人群多脾胃虚寒,阴虚质人群易胃阴虚,湿热质人群易湿阻中焦,气郁质人群易肝郁化火乘脾犯胃,提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这几种体质的人群应早防早治。研究表明,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Hp可使胃黏膜炎症消退,防止萎缩和肠化进一步发展[4,5]。故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气郁质人群可疑有慢性胃炎时尽早做Hp检测。根据本研究结果可知,阴虚质人群罹患慢性萎缩性胃炎概率高,应建议此类体质者在出现胃炎常见症状时检测血清胃泌素、维生素B12和相关自身抗体,如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者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增加,为了减少胃癌发生率,又不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阴虚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加强随访,而其他体质患者可适当延长胃镜和病理复查时间。本研究所选病例数较少,研究深度也不够,进一步细化和精准的探究有待以后继续开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1):721-738.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3]张继增,赵世民.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活检随访组织病理学观察[J].天津医药,1995,23(3):144-146,193.
[4]WARREN J R.Gastric pathology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J].Gastroenter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0,29(3):705-751.
[5]刘茂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23):3520-3523.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连丽娟
山西省忻州市中心医院

上一篇: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合理中汤,黄芪建中汤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