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中医教材\《中国医学通史》\
 《中国医学通史》 >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

辽夏金元医学家传记

一、成无己

成无己(1066?~1156?)。据张孝忠《注解伤寒论·跋》称,成氏1156年已90余岁尚健在,可知其生于1066~1156年间。聊摄(今山东与聊城县、茌平县一带)人,靖康后聊摄入金,遂为金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生平事迹欠详。撰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行世。

成氏《注解伤寒论》的刊行,使仲景《伤寒论》原文变得通俗易懂,对《伤寒论》的广泛流传和后世伤寒学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刘完素

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比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又传原籍为河北甘肃宁杨边村(今师素村),他自幼聪慧,耽嗜医书,因母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学医。他初曾拜陈先生(陈师夷?)为师,学成后独立行医,声誉渐隆。其为医,独好《素问》,朝夕研读,手不释卷,终得要旨,并根据其原理,结合北方环境气修特点,及民众饮食醇厚、体质强悍的特性,围绕《内经》病机十九条,倡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名盛于大定、明昌年间(1161~1195年)。金彦宗曾三次征聘,坚辞不就,章亲爱其淳素,特赐号为“高尚先生”。随着他的创新理论广泛流传,师从者甚多,先后有穆子昭、马宗素、镏洪、常德、董系、刘荣甫、荆山浮图等从之,私涉者也不少,如张从正、程辉、刘吉甫、潘田坡等,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形成金元时期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河间学派”。

刘氏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1172年)15卷,《素问玄机原病式》(1186年),《内经运气要旨论》(即《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1186年)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三消论》《附《儒门事亲》),《素问药注》(已佚),《医方精要》(已佚),其他托名刘完素的著作还有《习医要用直格并药方》、《河间刘先生十八剂》、《保童秘要》、《治病心印》、《刘河间医案》等。后人多把完素的主要著作统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

三、张元素

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初医术不精,经深入研究《内经》等医学经典,医术大进,一次当时名医刘完素患伤寒多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自治不效,张元素前往诊候,刘氏对他十分冷淡,元素言之于医理,用药一剂而愈,使刘完素大服其能,元素由此显名。

洁古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在元代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

现存张元素的学术著作不多,主要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节本)、《洁古家珍》等。

四、张从正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幼好读书,酷爱作诗,性格豪放,不拘细节,家世业医,居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后住浑源(今山西浑源县),从刘从益门下习医,深受当时盛行刘完素学说的影响,大定、明昌间(1161~1195年),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以高操的医术闻名于世。兴定(1217~1223年)中,被征召入太医院任职,后因与时医医风不合,不久即辞职,回到家乡宛丘行医。曾有张伯全等人从其学医。当时已具盛名的文人麻知几(九畴)与他有深交。他常与麻氏和常仲明(用晦)等讨论医学疑难问题,后又由他们协助,于1228年撰成《儒门事亲》一书。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后十二卷则由麻氏、常氏润色整理而成,该书集中反映了他学术思想的特色。

张从正学术思想形成之时,正值刘完素“寒凉”理论兴起。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基本思想,力矫世医好用温补之时弊,宗《内经》、《难经》之旨,及仲景汗、吐、下三法,创立了以“攻邪论”为中心的理论学说。

张从正创新理论诞生以后,时后来“金元医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学后又下传麻知几、常仲明、张伯全等人,继续得列流传和发展,形成金元医学一大学术流派“攻下派”。传张从正还曾撰有《张氏经验方》、《伤寒心镜》等书,惜均未存世。

五、李杲

李杲(1180~1251年),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朝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他出身子一个富豪家族,父辈好读书,招待宾客,常有名士拜访他家,他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但自幼即异于群童,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交往无戏言。曾从王内翰(从之)学《论语》、《孟子》,从马内翰(叔献)学《春秋》。家里富庶时,他便建书院待士人,对贫困者也尽力周济,如泰和中(1201~1204年)家乡闹饥荒,民多流亡,他极力赈救,活人甚众。他自幼好读医书,20多岁时因其母王氏患病死于庸医之手,遂立志学医。当时易水洁古老人张元素,医名很大,他听说后即师从之,仅数年尽得其术而归,开始行医。不久即以高超医术闻名于世,尤善治伤寒、痈疽,眼病等疾。后因避战乱,到汴梁,目睹城内疫病流行惨状,感触极深。从中原北返后,寄居鲁北东平、聊城一带,以医为业达六年,1244年回归故里,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吾述立说,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他的理论学说庭生后,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等人的继承发展。后世师从、私淑者甚多。形成延续至今的学术流派“补土派”,李杲也因此被尊为该学派的始组。

李杲以洁古扶养胃气思想为主旨,结合自己多年临床体会,围绕“内伤脾胃”诸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理论,作了系统阐发,他联系《内经》“人以谷气为本”,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为健康之本,膊胃伤则元气衰,疾病生,治疗上他主张:外感热病用刘完素寒凉之法,内伤热证则取曾温除热,扶正祛邪,即升举清阳,温补脾胃,潜降阴火,并创制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一系列名方,治疗脾胃内伤诸疾。后世师从、私淑者甚多,形成延续至今的学术流派“补土派”,李杲也因此被尊为该学派的始祖。

他的理论学说诞生后,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等人的继承发展。

李杲的著述较多,主要有《内外伤辨惑论》(1247)三卷,《脾胃论》(1249)三卷;及经罗天益整理后的《东垣试效方》(1266)九卷;《兰室秘藏》(1276年)三卷,《用药法象》一卷,附《东垣试效方》、《医学发明》。其他著作还有《伤寒会要》(佚),《活法机要》(存),以及题为李杲的《东垣心要》(佚),《脉理玄微》(存),《珍珠囊药性赋》(存)等十余种,多为后人托名之作。

六、窦默

窦默(1196~1280),字自声,早年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今日河北)人。窦氏自幼好学。元兵伐金,他一度被浮,家破母亡,于是南渡黄河,依靠母族吴氏。后来有一姓王的老医生将女儿嫁与他为妻,并劝他从书医业。不久窦氏各居蔡州(今河南汝南一带),遇名医李浩,得其铜人针法,针术遂精,中统元年(1260)授翰林侍讲学士,至元十七年(1280)加昭文馆大学士。同年卒,归葬肥乡,追赠太师,封魏国公,谥文正。后人习称窦太师。

窦默是我国针灸史上的名家之一,他的“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颇有影响,对针灸学的发展具有一定贡献。

七、罗天益

罗天益(1220~1290年),字谦甫,元代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嵩城县)。他幼承父训,有志经史。精。李杲晚年(1244年以后),学医数年,尽得其术。李杲身后,他整理刊出了多部李杲的医学著作,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1251年后,他自师门回乡行医,以善治疗疮而显名,为元太医,元兵南下。罗天益一再随军征战,他在军中,还四处访师问贤,以提高医术,晚年诊务之余,他以《内经》理论及洁古、东垣之说为宗,旁搜博采众家,结合自己的体会,于1281年撰写了《卫生宝鉴》二十四卷。

罗天益生活于金末元初,他的学术思想遥承于洁古,授受于东垣,又突出脏腑辨证、脾胃理论、药性药理的运用的“易水学派”特色,成为易水学派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医家。

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反映在《卫生宝鉴》一书中,他还撰有《内经类编》、《药象图》、《经验方》、《医经辨惑》(见刘因《静修文集》)等书,均佚。经过整理的张元素的著作有《洁古注难经》。

八、爱薛

爱薛(Isa,1227~1308),拂林(在今阿拉伯权利亚共和国西部)人。出身于景教徒世家,祖父名不阿里,父名不鲁麻失,博学多才。爱薛继承家学,通西域诸部语,擅长星历、医药之术。1246年前后,他代父应蒙古定宗贵由之召,来到蒙古国,以教士兼侍医身分入侍贵由与其叔母唆便禾帖尼。后娶唆鲁禾帖尼同族侍女撒刺为妻,夫妻俩曾经担任过蒙古宪宗蒙哥的公主的傅父和傅母,深为蒙哥一家所亲信。

世祖中统年间(1160~1264),爱薛建议设西域星历、医药的专署,中统四年(1263),忽必列命他负责西域星历、医药二司事。西域医药司约于1268改置为广惠司。仍被命主持其事,广惠司为元代主要的回回医药专门机构,终元一代,在元代医政机构中占有较高地位。至元二十四年(1287),任秘书监卿,掌历代图籍和阴阳禁书。至元二十六年(1289),领崇福司,掌也里可温教宗教事务,至元三十一年(1294),升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封秦国公,次年去世,追封拂林王,谥忠献。

爱薛还创立了阿拉伯式医院——京师医药院,曾由他的妻子撒刺主持。长子野里牙,曾任太医院史。爱薛及其家人,是首次在中国医政机构中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外域人士,他们为回回医药在中国的传播起有重要作用。

九、王好古

王好古(1200?~?),字进之(一作信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王氏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博通经史,究心医道。他少时曾经与李杲一同受业于张元素(年辈较李氏为晚),后来又从师兄李杲学医。

王好古以儒者而习医,特别喜好经方。其造诣很深,后来又尽得张、李二家之传,成为易水学派又一名家,他的学术思想,尤以阴证学说为独到之处,并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有较大的影响。

王好古一生著述较多,可考者达20余种,其中《医垒元戒》12卷、《阴证略例》1卷、《汤液本草》3卷、《此事难知》2卷,乃王氏代表作,备受后世医学家之推重。现存尚有《伊尹汤液仲景广为da法》4卷、《斑疹论》1卷均佚。

十、许国祯

许国祯(生卒年不祥),字进之。元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祖父许济为金代绛州节度使,父许日严为荣州节度判官,皆通医,母韩氏,曾以食医身分侍奉元世祖忽必烈之母庄圣太后唆鲁禾帖尼。

许国帧博通经史,尤精医术。世祖即位前即召他至翰海(今阿尔泰山),留守掌医药。许氏忠正敢谏,深得世祖信任,并曾治愈了世祖的足疾。世祖即位,授荣禄大夫、提点太医院事,赐金符。后又改授金虎符,迁礼部尚书,拜集贤大学士,进光禄大夫。至元二十五年(1288)九月主持编修《至元增陷本草》,是元代唯一官修本草,惜书佚不传,后又撰成《御药院方》11卷,此书所辑多为南宋、金元医方,若干成方不见于其它方书,对临证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并流传至朝鲜、日本等国。

十一、曾世荣

曾世荣(1253~?),字德显,号育溪,衡阳(今属湖南)人。幼年习儒,后从世医刘思道习医多年,颇有领悟,渐精于儿科并知名于时。审证处方,每有独到之处,为人仁笃,重义轻利,深为时人所敬重。

曾世荣曾将刘思道的方论、诗诀等遗著详加编次,删增补缺,又旁求当时明医论述,并汇集自己平时论证与方剂,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撰成《活幼心书》3卷,刊行于世。另著有《活幼口议》20卷,论述儿科医理。以上两书均存于世。

十二、杜本

杜本(1276~1350),字伯原,又字原父,号清碧,元江西靖江人。杜氏性格沉静少言,以苦心研读经史为志趣,并且博学善文,诸如天文、地理、律历、度数、书面无不通习。顺帝至正三年(1343),朝廷修三史,拟从蒙古、色目、汉人、南人中各选一处士参与其事,经左丞脱脱举荐,杜氏以南人处士征授翰林待制、奉训大夫,兼国罗院编修官,行至钱圹,他以疾病为由辞归。卒葬福建崇安县南存心桥西。

杜氏兼通医学,于顺帝至正元年(1341)撰成《敖氏伤寒金镜录》1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杜氏尚有《四书表义》等非医学著述。

十三、王与

王与(1260~1346),字与之,浙江温州人。著名法医学家。王与少年好学,尤重法律,军方弱冠,任郡功曹,从事勤敏。岁逢荒年,守承罔然无措,经王与努力,散放官米,使民得活。后升任杭州路盐官,州提控案牍,经常参加验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州路总管知事,后转任湖州录事,请老,终于承直郎温州路乐清县尹。

王与一生精明法律,著有《无冤录》、《钦恤集》、《礼防书》、《刑名通义》等书,为从政者多所取法。《无冤录》一书,蜚声中外。

王与退休后,居于水嘉县,颇受乡里爱戴,有力所不及求于公者,无不给以帮助,终于至正六年(1346),年八十有六,葬于家乡马岙。

十四、宋震亨

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因世居丹溪,人尊称“丹溪翁”。

朱氏自幼聪明好学,稍长即学习经书,意欲通过科举以登仕途,后往八华山随理学家许谦学习道德性命之说,对理学深有造诣。放弃举子业,专心致力于医学。

泰定乙丑(公元1325年)夏拜罗知悌为师,罗氏以刘完素、李东垣、张于和之学,遂以经义解诸家之说传授丹溪。朱氏学成后返归乡里,数年之间,医名大振。

丹溪精于文字及古代哲学,善以《周易》、《礼记》等书中的哲学思想与《内经》相联系,于医学理论颇有建树,尤其是他提出的“阳有余阴不足沦”及“相火论”,对后世深有影响。

丹溪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辨疑》、《外科精要新论》。另外,《脉因证治》、《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等书,亦署丹溪之名,但或为门人编辑,或为伪托之作。

丹溪在《同方》盛行、温燥成习的时代,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在养生方面主张护惜阴精,治病方面力倡滋阴降火,对医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世称之为“滋阴派”,列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标志着人们对他的推崇和赞扬。但对阳气重视不够,未免有片面之失。

十五、忽思慧

忽思慧,一译和斯辉,生卒年月不详,蒙古族(一说为元代回回人),约为13、14世纪间人。

忽思慧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营养学家,在我国食疗史以至医药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赵国公常普兰奚任徽政院使,掌管侍奉皇太后诸事,忽思慧约于是年被选任饮膳太医,入侍元仁宗之母兴圣太后答己。其间,他与常普兰奚在食疗研究方面密切合作,后来他供职中宫,以膳医身分侍奉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所以忽思慧在元廷中主要是以饮膳太医之职侍奉皇太后与皇后。

忽思慧长期担任宫庭饮膳太医,负责宫庭中的饮食调理、养生疗病诸事,加之他重视食疗与食补的研定与实践,因此得以有条件将元文宗以前历朝宫廷的食疗经验加以及时总结整理,他还继承了前代著名本草著作与名医经验中的食疗学成就,并注意汲取当时民间日常生活中的食疗经验。正是在这神情况下,他编撰成了营养学名著《饮膳正要》一书。

十六、危亦林

危亦林,生卒年不详,字达斋。祖籍抚州(今江西抚州市西),后迁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出身子世医家庭,高祖危云山随董奉二十五世孙董京习大方脉(内科),尔后医道五世不衰。其伯祖危子美专妇人及正骨金镞等科。其父危碧崖,随周伯熙习小儿科,进而学眼科,兼疗瘵疾。危亦林自幼好学,20岁开始业医,除继承祖传医术外,还研究疮肿、咽喉、口齿等科,医术全面,而以骨伤科最有成就。于1337年撰成《世医得效方》19卷。经太医院审问后,于1345年刊行。

《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

十七、沙图穆苏

沙图穆苏,一译萨里弥实或萨德弥实(生卒年不详),字谦斋,蒙古族。元泰定年间(1324~1328),以御史出为建昌(今江西南城)太守,兼通医学。他在为官余暇,还留意于医药方书之事,常常思究疾病发生的缘由,考核适用的方药,用心搜集前代方书所未载的方剂。并在临证中审慎验证,往往获得效验,日久便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约于1326年,有医生参与帮助整理,订正成书。因他以“瑞竹”为其堂号,所以将书名取为《瑞竹堂经验方》。

十八、滑寿

滑寿(约1304~1386),字伯仁,晚号樱宁生,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后迁仪真(今江苏仪征县),又迁余姚《今浙江余姚县》。滑寿自幼聪明好学,善诗文,通经史诸家。先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名医王居中学医。研读《素问》、《难经》,颇有心得,遂著成《读素问抄》和《难经本义》二书。继之精心研究张仲景、刘守真、李东垣诸家之说,融会贯通,深有造诣。后来又随东平(今山东东平县)高洞阳学习针法,遂对经络悉心研究,取《内经》等书中有关经络的理论,撰成《十四经发挥》3卷。

滑氏医学著述除以上3种外,还有《读伤寒论抄》、《诊家枢要》、《痔瘘篇》、《医韵》等。后二书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