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良方》卷八: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面裹煨香)不以多少。
【制法】 上为细末,入陈米白饮捣,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脏寒,泄泻不止,服诸药无效。
【用法用量】 空心煮粟米饮吞下100丸。
【摘录】 《妇人良方》卷八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面裹煨香)1两,草豆蔻(去壳)1两,草乌头3枚(烧灰留性)。
【制法】 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风冷搏于肠胃,飧泄不止,不思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乳食前煎萝卜汤送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去皮,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蓬莪术(炮)1两,天麻(酒浸,炙)1两,木香半两,槟榔(锉)半两,干蝎(去土,炒)半两,硵砂(别研)1分。
【制法】 上为细末,入研了药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损,久积风冷,脐腹胀满,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仁1两,京三棱(炮)1两,蓬莪术(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半两,木香半两,牵牛子(4两,半生半熟,取末)2两。
【制法】 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五膈气痞闷,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普济方》卷二○二引《仁存方》: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炮)半两,丁香半两,陈皮半两,良姜1两,藿香1两。
【制法】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吐痢不定,心烦燥渴。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姜汁、米饮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二引《仁存方》
《活幼心书》卷下: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3钱,南木香3钱,缩砂仁3钱,白龙骨5钱,诃子肉5钱,赤石脂7钱半,枯白矾7钱半。
【制法】 上除木香不过火,余六味锉、焙,仍同木香为末,稠煮面糊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 患痘疮,脾虚作泻。
【用法用量】 本方改为饼剂,名“豆蔻饼”(见《医统》)。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鸡峰》卷十四:豆蔻丸
【制法】 上为细末,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霍乱吐泻不定,烦渴躁热。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温生姜、米饮送下。
【摘录】 《鸡峰》卷十四
《症因脉治》卷一:豆蔻丸
【处方】 草豆蔻、吴茱萸、益智仁、青皮、姜黄、麦芽、神曲、半夏、甘草。
【功能主治】 内伤积冷,胃脘作痛。
【摘录】 《症因脉治》卷一
《普济方》卷二一一:豆蔻丸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虚弱,脏腑频滑,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 每服60丸。空心米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去壳)1枚,木香半两,丹砂(研)1分,人参1分,诃黎勒(煨,去核)1分,麝香(研)1分。
【制法】 上为末,用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痢及吐。不吃乳食,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心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豆蔻丸
【处方】 草豆蔻(去皮)1两,白术1两,人参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半两(入生姜半两,捣烂,焙)。
【制法】 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和调胃气。主妊娠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豆蔻丸
【处方】 草豆蔻3枚(去皮),乌头3枚(锉,盐水浸少时,炒),益智(去皮)1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
【制法】 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洞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煎木瓜汤、或生姜汤送下,乳食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豆蔻丸
【处方】 白豆蔻(去皮)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半斤,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炒)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 上为末,用浆水煮枣,去皮烂研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谷劳体重,食已好卧。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十七:豆蔻丸
【别名】 大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去壳)半两,羌活(去芦头)1分,防风(去叉)1分,桔梗(去芦头,炒)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薏苡仁半两,人参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芎䓖半两,甘草(炙)1分,木香1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胃风,颈项多汗恶风,饮食不下,隔壅不通,腹善满,食寒则泄,形瘦而腹大。
【用法用量】 大豆蔻丸(《宣明论》卷二)。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去壳,炮)1两,槟榔(锉)1两,桂(去粗皮)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姜汁制)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白术2两,京三棱(煨,锉)1两半。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虚进食,正脾元。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许氏幼科七种·痘诀余义》:豆蔻丸
【处方】 木香(面裹煨)5钱,诃子(面裹煨)5钱,白豆蔻(面裹煨,压去油)1钱5分,白术(土炒)3钱,赤石脂(火煅,醋淬)2钱5分,炙甘草2钱5分。
【制法】 上为细末,粥汤杵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痘疹,里虚泄泻者。
【用法用量】 用时米水浸软与食,周岁儿10粒,2岁20粒;研碎冲服亦可。
【摘录】 《许氏幼科七种·痘诀余义》
《卫生总微》卷十: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面裹煨)1两,木香半两,青皮(去瓤,炒黄)半两,黑牵牛1分(微炒)。
【制法】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泄泻,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 方中木香用量原缺。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
《史载之方》卷下:豆蔻丸
【处方】 草豆蔻1枚(剥开皮,入乳香1块在内,复用和白面裹,慢火烧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
【制法】 上为细末,以粟米饮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脏寒,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史载之方》卷下
《治疹全书》卷下:豆蔻丸
【处方】 木香6两(不见火),枯矾1两,黄连6两(用茱萸制),豆蔻3两(面裹煨熟)。
【制法】 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疹后久泻痢重者。
【用法用量】 米汤送下,量人大小多寡。
【摘录】 《治疹全书》卷下
《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施圆端效方》: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1钱,丁香1钱,木香1钱,胡粉1钱,川乌(炮,去皮)2钱半。
【制法】 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前木瓜汤送下,日进2服,渴即冷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施圆端效方》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面裹煨熟,为末)1两,草豆蔻(面裹煨熟,为末)1两,缩砂仁1两,母丁香1两,木香半两,沉香(锉)半两,墨(烧红为未)半两,地榆2两,枇杷叶(去毛,炙)1两。
【制法】 上为末,烧粟米饭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白滞痢,腹脏撮痛。
【用法用量】 每服2丸,食前米饮化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普济方》卷四○三: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5钱,木香3钱,缩砂3钱,白术1钱,诃子1钱。
【制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 小儿痘疮。
【用法用量】 汤饮送下,量与。
【摘录】 《普济方》卷四○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豆蔻丸
【处方】 肉豆蔻(大者,去壳)2枚,桂(去粗皮)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半夏(汤洗7遍,麸炒黄色)1两,干姜(炮)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开胃进食。主气逆上冲,吐逆不止,冷痰壅滞。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