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拼音导航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抱龙丸

目录
“抱龙丸”在《中国药典》
“抱龙丸”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抱龙丸”在《小儿药证宜诀》卷下
“抱龙丸”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抱龙丸”在《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抱龙丸”在《医方一盘珠》卷八
“抱龙丸”在《幼科直言》卷四
“抱龙丸”在《种痘新书》卷十二
“抱龙丸”在《一盘珠》卷八
“抱龙丸”在《医略六书》卷二十二
“抱龙丸”在《集验良方》卷五
“抱龙丸”在《卫生鸿宝》卷三引计元让方
“抱龙丸”在《良方续录》卷下
“抱龙丸”在《青囊秘传》
“抱龙丸”在《育婴秘诀》卷二
“抱龙丸”在《治痘全书》卷十三
“抱龙丸”在《百一》卷十九
“抱龙丸”在《扶寿精方》
“抱龙丸”在《片玉痘疹》卷六
“抱龙丸”在《片玉心书》卷五
“抱龙丸”在《家庭治病新书》
“抱龙丸”在《幼幼新书》卷八引《灵苑方》
“抱龙丸”在《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抱龙丸”在《简明医彀》卷六
“抱龙丸”在《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抱龙丸”在《局方》卷六
“抱龙丸”在《虺后方》
“抱龙丸”在《玉案》卷六
“抱龙丸”在《古方选注》卷下
“抱龙丸”在《诚书》卷八
“抱龙丸”在《三因》卷三
“抱龙丸”在《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抱龙丸”在《斑疹备急》
“抱龙丸”在《医部全录》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编》
“抱龙丸”在《痘疹一贯》卷二
“抱龙丸”在《幼科直言》卷二
“抱龙丸”在《幼科直言》卷三

 

《中国药典》:抱龙丸

【处方】 茯苓50g 赤石脂25g 广藿香38g 法半夏31g 陈皮25g 厚朴25g 薄荷31g 紫苏叶31g 僵蚕(姜制)31g 山药25g 天竺黄38g 檀香25g 白芷25g 砂仁25g 防风31g 荆芥38g 白附子31g 独活31g 白芍25g 诃子(去核)25g 荜茇25g 白术(炒)38g 川芎(酒蒸)31g 木香25g 朱砂47g 天麻25g 香附(四制)25g

【性状】 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甘、辛、辣。

【炮制】 上二十七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茯苓等二十六味粉碎成细粉,与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祛风健胃。用于小儿风痰吐乳腹泻。

【用法用量】 口服,一岁以内一次1丸,一岁至二岁一次2丸,一日2~3次。

【规格】 每丸重1.56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抱龙丸

【处方】 雄黄(研飞)120克 白石英(研飞)生犀角 麝香(研)朱砂(研飞)各30克 藿香叶60克 天南星(牛胆制)500克 牛黄(研)15克 阿胶(碎,炒如珠)90克 金箔(研)银箔(研)各50片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入已研药令匀,用温汤搜和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主风壅痰实,头目昏眩,胸膈烦闷,心神不宁,恍饱惊悸,痰涎壅塞;及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用新汲水化破,入盐少许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小儿药证宜诀》卷下:抱龙丸

【别名】 保肝丸(《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四)。

【处方】 天竺黄30克 雄黄(水飞)3克 辰砂 麝香(各别研)各15克 天南星120克(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锉,炒干用)

【制法】 上药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主小儿伤风瘟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盛咳嗽,惊风抽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

【用法用量】 温水化服。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至四次服,五岁一至二丸;大人三至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1~2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一法用浆水或新水浸天南星三日,候透软,煮三五沸,取出乘软切,去皮,只取白软者,薄切焙干炒黄色,取末240克,甘草75克,拍破,用水500毫升浸一宿,慢火煮至250毫升,去滓,旋旋洒入天南星末,慢研之,令甘草水尽,人余药。

【摘录】 《小儿药证宜诀》卷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抱龙丸

【处方】 赤小豆120克(略炒)五灵脂 白胶香 破故纸(炒)狗脊(烧去毛)木鳖子(去壳)海桐皮 威灵仙 地龙(炒)草乌(米泔浸三日,净洗,去皮、尖)各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 主肝肾脏虚,风寒湿邪流注腿膝,行步艰难,渐成风湿脚气,足心如火,上气喘急,小腹不仁,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抱龙丸

【处方】 琥珀 人参 天竺黄 檀香茯苓各21克 甘草(炙)30克 枳实(麸炒)15克 辰砂(水飞)75克 白山药250克(炒)牛胆南星(炒)15克 金箔50片

【制法】 上各味为细末,和匀,取新汲水为丸,如芡实大,阴干。

【功能主治】 祛风化痰,镇心解热。主婴孩诸惊,四时温疫邪热,以致烦躁不宁,痰嗽气急,疮疹欲出发搐。

【用法用量】 用葱白煎汤或薄荷汤送下,痰壅嗽甚,姜汤调化服。

【摘录】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医方一盘珠》卷八:抱龙丸

【处方】 明雄黄4.5克 辰砂4.5克 胆星15克 明天麻(姜汁炒)9克 竺黄9克 麝香1.5克

【制法】 上药共为末,薄荷汤为丸。

【功能主治】 主小儿发热痰喘。

【用法用量】 每服0.3~1克,温开水送下。

冬月加麻黄、款冬花、甘草各6克。

【摘录】 《医方一盘珠》卷八

《幼科直言》卷四:抱龙丸

【处方】 赤芍药3钱,贝母5钱(去心),僵蚕1两,防风2两,天麻5钱,钩藤1两,薄荷1两,枳壳1两,桔梗1两,胆星2两,陈皮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核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小儿着惊吓,伤心肝二经,唇青,四肢摇动。

【用法用量】 《绛囊撮要》有茯神、天竺黄,无僵蚕

【摘录】 《幼科直言》卷四

《种痘新书》卷十二:抱龙丸

【处方】 胆南星(用南星入乌牛腹内,吊于风处阴干,又换1牛胆,连换7胆,阴干,不可见日)5钱,天竺黄(内中有节者)5钱,雄黄(明红者)3钱,朱砂(大者)4钱,青礞石(用消和匀,入银锅炒过,煅出尽金色者方可用,研作灰尘)6钱,天麻4钱,花粉5钱,僵虫3钱,防风4钱,甘草2钱,琥珀5钱(有此固佳,无此亦可)。

【制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龙眼核大。

【功能主治】 痘。一切惊风发搐。

【用法用量】 用灯心汤磨银器化下。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

《一盘珠》卷八:抱龙丸

【处方】 明雄黄1钱半,辰砂1钱半,胆星5钱,天麻(姜汁炒)3钱,竺黄3钱,麝香5分。

【制法】 上为末,薄荷汤为丸。

【功能主治】 小儿发热痰喘。

【用法用量】 口服。

冬月,加麻黄、款冬花、甘草各2钱。

【摘录】 《一盘珠》卷八

《医略六书》卷二十二:抱龙丸

【处方】 银粉3两,朱砂3两,乳香1两半。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狂妄不止,脉浮者。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井花水送下。

【各家论述】 虚阳浮越,心气不降,心神失其运用之权,故狂妄不能自安焉。银粉降离归坎,朱砂镇心安神,乳香活血脉以荣心血也。丸以白蜜,益虚润澡;下以井花水,化热归原,使虚阳下蛰,则心气自宁,而神志得安,安有狂妄不退者乎。此镇坠浮越之剂,为虚阳狂妄之专方。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二

《集验良方》卷五:抱龙丸

【处方】 白附子(炮)1两,胆星(姜炒)1两,羌活1两,僵蚕(炒,去嘴)1两,前胡1两,橘红2两,天竺黄2两,天麻1两(纸包煨),青皮(醋炒)1两,全蝎(米炒)1两,黄芩(生)1两,花粉2两,生黄连1两,薄荷1两。

【制法】 炼蜜为丸,辰砂为衣,重5分。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积热惊痫。

【摘录】 《集验良方》卷五

《卫生鸿宝》卷三引计元让方:抱龙丸

【处方】 胆星(9套)1两,天竺黄5钱,辰砂(水飞)2钱,雄黄(用水莱菔煮,飞)1钱,麝香1分。

【制法】 上为细末,另用麻黄、款冬花、甘草各5钱,煎汤去滓,慢火熬成膏,和末药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急惊癫痫,痰涎壅盛,胎惊内钓,咳嗽喘息,搦搐惊悸。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

【各家论述】 蒋仲芳曰:镇惊化痰,安神开窍,制抱龙之义也。然恐病轻药重,朱、雄过于镇坠,麝香引惊入窍。此方之妙,佐之以膏,麝香得麻黄之辛散,窍内之惊尽出;朱,雄得甘草之和缓,镇坠之性和平,咳嗽痰喘,不治悉愈,其方则同,其效远胜矣。

【摘录】 《卫生鸿宝》卷三引计元让方

《良方续录》卷下:抱龙丸

【处方】 陈胆星(熔化)2两5分,天麻(煨)2两5分,白附片(泡)2两5分,辰砂(水飞)2两5分,僵蚕(炒去嘴)2两5分,钩藤2两5分,薄荷(晒)3钱,防风3钱,天竺黄3钱,乳香(去油)1钱5分,全蝎(酒浸,去翅足、腹内物净,再用酒洗,焙)1钱5分,蝉蜕(去翅足,焙,净末)2钱,西黄5分,冰片5分,琥珀5分,雄黄(水飞)4钱。

【制法】 上为细末,用六神曲2两为末打糊,先将熔化胆星拌药,酌量加糊为丸,金箔为衣,每重5分,阴干收贮。

【功能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 每服1岁内半丸,1岁外1丸,2岁以上2-3丸,开水化下。

【摘录】 《良方续录》卷下

《青囊秘传》:抱龙丸

【处方】 西牛黄2钱,明雄2钱,朱砂2钱,远志2钱,茯神1两,胆星1两,天竺黄5钱。

【制法】 上为末,将胆星酒化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痰迷心窍,不时昏晕,妄见妄闻,痫发,及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 口服。

【摘录】 《青囊秘传》

《育婴秘诀》卷二:抱龙丸

【处方】 水银2两,铅1两5钱(熔化,入水银制死)。

【制法】 以柳枝烧成珠,又入朱砂末、乳香末各1两在内,乘热用柳木槌擂匀,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安神去痰。主如见生人、异扮人、或六畜跳跃异者。或鬼神恶状者、或迅雷击鼓、一切大声使儿客忤者;或小儿病根日深成痫,但见闻原忤之例即发。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井花水化下。服后令睡,不可惊动。或作小丸服亦妙。

【摘录】 《育婴秘诀》卷二

《治痘全书》卷十三:抱龙丸

【处方】 天竺黄1两,胆南星5钱,人参2钱,辰砂3钱(水飞7次),雄黄3钱,珍珠3钱,琥珀3钱,檀香2钱,木香1钱,沉香1钱,麝香2钱5分,金箔20叶。

【制法】 上为末,甘草汁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惊风潮搐,四时瘟疫,身热昏睡,痰涎壅盛,风热喘嗽,烦躁不宁,并痘疹欲出先惊搐,及蛊毒、中暑。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婴儿半丸。

【各家论述】 《医方考》:明者可以安神,故用琥珀、珍珠;重者可以去怯,故用辰砂、金箔;气窜可以利窍,故用雄黄、沉、檀、木、麝;甘温可以固元,故用人参;辛燥可使开痰,故用南星;寒凉可使清热,故用竺黄。

【摘录】 《治痘全书》卷十三

《百一》卷十九:抱龙丸

【别名】 人参

【处方】 人参1两,雄黄(飞)1两,郁金2两,白茯苓2两,藿香叶2两,甘草2两,山药4两,朱砂2两(一半为衣),全蝎半两,麝香1钱,脑子1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和成剂,每1两分作6丸,朱砂为衣,10丸用金箔1片。

【功能主治】 小儿惊。

【用法用量】 人参丸(《普济方》卷三七三)。

【摘录】 《百一》卷十九

《扶寿精方》:抱龙丸

【处方】 南星(汤泡,去皮脐,锉片,微炒,为末,入黑黄牛胆中,悬风处阴干,春夏5钱,秋冬6钱)3钱,白茯苓(去皮)3钱,山药3钱,天竺黄1钱5分,雄黄(水飞,另研)1钱5分,琥珀(猪胆浸1宿,火焙,研)1钱5分,麝香1分,朱砂(水飞,另研,为衣)。

【制法】 上为细末,腊月取雪,新坛盛,埋土中,合药取1碗,甘草3钱,煎汁为丸;如无雪水,新汲水亦可,和匀如芡实大,阴干。

【功能主治】 小儿惊悸,痰嗽,痘疹。

【用法用量】 葱头、薄荷汤送下。痰嗽,姜汤送下;痘疹见形,白汤送下;惊不安,灯心汤送下。

【摘录】 《扶寿精方》

《片玉痘疹》卷六:抱龙丸

【处方】 胆星(腊月取牯牛胆大者1枚,用南星去皮,为末,倾出胆汁相和,再入胆中悬挂天德方上,自阴干收用)4钱,天竺黄5分,牛黄2钱,辰砂2钱,雄黄5分。

【制法】 上为末,甘草水煮,蒸饼为丸服。

【功能主治】 小儿痘已收靥,余热不退,慢惊发搐。

【用法用量】 口服。

【注意】 不用麝香,以痘疮忌故耳。

【摘录】 《片玉痘疹》卷六

《片玉心书》卷五:抱龙丸

【处方】 牛胆南星5钱(腊月取牛胆1个,将南星去皮脐,研为末,放于牛胆中,阴干备用),天竺黄1钱,辰砂1钱,琥珀3分,牛黄2分,麝香半分,珍珠3分,白檀香3分,枳实3分,枳壳3分。

【制法】 上为末,山药打糊为丸,如黄豆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 形实壮热,昏睡气粗,或痰盛壅嗽,惊风抽搦。

【用法用量】 潮热,灯心汤化下;惊风,薄荷汤送下;咳嗽,白开水送下。

【摘录】 《片玉心书》卷五

《家庭治病新书》:抱龙丸

【处方】 琥珀7钱,枳壳1两,生甘1两,怀山药1两,胆星1两,茯苓1两,月石1两,雄黄5钱,天竺黄5钱,沉香5钱,辰砂3钱,麝香5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1钱,金箔为衣,蜡护。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搐搦,痰嗽口噤者。

【摘录】 《家庭治病新书》

《幼幼新书》卷八引《灵苑方》:抱龙丸

【处方】 天南星1斤(生),朱砂(细研,水飞)1两,紫石英(研,飞)1两,白石英(研,飞)1两,犀角(锉末)1两,牛黄(研)半两,阿胶(锉碎,炒如珠子)半两,藿香半两,麝香(研)半两,金箔50片,雄黄(水磨通明者)4两(研)。

【制法】 上为细末,更入乳钵内研如粉,以黄牛胆45个,取汁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解一切热,化风痰。主大人小儿风痫、惊痫,阳毒狂躁;及心热惊悸,夜卧不安,胸膈壅痰,厥头痛,心神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盐1捻,和药细嚼,新水吞下。如牛胆少,以煎水相和,诸疾服之,心膈清凉如冰雪,便觉精神爽快也。

【摘录】 《幼幼新书》卷八引《灵苑方》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抱龙丸

【处方】 腊月黄牛胆1枚,天南星(炮去皮脐,捣为细末,填满胆中,紧系,通风处阴干。去胆皮取药,每1两入后药)10片,金箔(小者)10片,银箔(小者)10片,丹砂1钱半,龙脑1字,麝香1字。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凉心压惊。主小儿风热壅毒,关膈滞塞。

【用法用量】 方中黄牛胆,《普济方》作“猪胆”。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简明医彀》卷六:抱龙丸

【处方】 南星(腊月牛胆,制多次佳)4两,天竺黄(另研)1两,朱砂(水飞)5钱,雄黄(飞)5钱,甘草7钱,麝香5分(未出痘不必加),牛黄(陕西,千层)5分,琥珀5分。

【制法】 上和匀,取腊雪水或早首汲井水,另煎甘草汁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小儿伤风、寒、暑发热,变蒸,惊风痰壅,喘急咳嗽;及大人风痰。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睡薄荷汤化下,病急多服。伤风感寒,姜、葱、紫苏汤下,取汗。大人每服3-5丸。如风痰,用竹沥入姜汁数匙化服,姜汤亦可。惊后调理,初生至长,微有不快,即宜服。

【摘录】 《简明医彀》卷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抱龙丸

【处方】 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1两,黄药子1两,生干地黄(焙)1两,兰根1两,甘草(炙,锉)1两,雄黄(研)半两,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

【功能主治】 暑毒。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牛胆汁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冷盐汤嚼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局方》卷六:抱龙丸

【处方】 雄黄(研,飞)4两,白石英(研,飞)1两,生犀角1两,麝香(研)1两,朱砂(研,飞)1两,藿香叶2两,天南星(牛胆制)16两,牛黄(研)半两,阿胶(碎,炒如珠)3两,金箔(研)50片,银箔(研)50片。

【制法】 上为细末,入研者药令匀,用温汤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风痰壅实,头目昏眩,胸膈烦闷,心神不宁,恍惚惊悸,痰涎壅塞;及治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新汲水化破,入盐少许,食后服。

【摘录】 《局方》卷六

《虺后方》:抱龙丸

【处方】 大南星1个(重1两以上者,更清水浸,剖开作2片,中间剜1小孔,内藏巴豆肉3个,合成,线扎定,外用),防风1两,荆芥1两,薄荷1两。

【制法】 以清水煮南星,以南星无白点为度,取出,去豆不用,将南星捣如泥,为丸如鸡头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小儿实证惊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淡姜汤磨下。

【摘录】 《虺后方》

《玉案》卷六:抱龙丸

【处方】 胆星5分,琥珀5分,雄黄5分,朱砂5分,天竺黄6钱,全蝎6钱,麝香1钱,甘草2两(煎膏)。

【制法】 上为末,甘草膏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惊风发搐,或风痰身热。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生姜汤化下。

【摘录】 《玉案》卷六

《古方选注》卷下:抱龙丸

【处方】 琥珀5钱,辰砂3钱,雄黄7钱(香麻油煎12时,再用水萝卜汁煮),胆星2两1钱,僵蚕4钱(炒,去嘴足),全蝎3钱(研末,用石榴1枚剜空,以无灰酒调末填入盖定,坐文火上徐徐搅动成膏,取出冷用),牛黄1钱,麝香5分,天竺黄7钱,赤茯苓1两。

【制法】 上药各为末,蒸饼为丸,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 熄风化痰,镇惊发音,保守肝魂。主肝惊魂升,搐搦不语。

【用法用量】 按:本方加人参、草河车,名“人参抱龙丸”(见《饲鹤亭集方》。

【各家论述】 僵蚕全蝎薄荷辛以散肝风,天竺黄、胆星苦辛以泄风痰,辰砂、琥珀安五脏、镇魂魄,雄黄搜肝胆之伏风,麝香利骨髓之伏痰,金箔佐辰砂可镇胎惊,竺黄佐牛黄可发音声,赤苓、灯心可止夜啼。集肝经之药复方,初无深义。一方加人参二钱五分,培植正气以御肝风;草河车三钱五分(即蚤休草,切片,黑稆豆制),能伏牛黄、丹砂之毒,并可治惊祛风,二味却有妙义,当篡入方中。

【摘录】 《古方选注》卷下

《诚书》卷八:抱龙丸

【处方】 远志(去心)3钱,琥珀3钱,牙消3钱,人参5钱,紫河车(黑豆煮)5钱,甘草1钱,山药1钱,橘红1钱,天麻(煨)1钱,茯苓1钱,辰砂6钱,麝香1钱,冰片3分,牛黄5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 四时感冒,瘟疫邪热,烦躁不宁,痰嗽气急,疮疹欲出,欲搐。

【用法用量】 姜汤或灯心汤,或麦门冬汤送下。

【摘录】 《诚书》卷八

《三因》卷三:抱龙丸

【处方】 赤小豆4两(略炒),五灵脂1两,白胶香1两,破故纸(炒)1两,狗脊(火去毛)1两,木鳖子(去壳)1两,海桐皮1两,威灵仙1两,地龙(炒)1两,草乌(米泔浸3日,净洗,去皮尖)1两。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 肝肾脏虚,风湿进袭,流注腿膝,行步艰难,渐成风湿脚气,足心如火,上气喘息,小腹不仁,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盐、酒任下。

【摘录】 《三因》卷三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抱龙丸

【别名】 小抱龙丸、加减抱龙丸、保肝丸

【处方】 天竺黄1两,雄黄(水飞)1钱,辰砂半两,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4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锉,炒干用)。

【制法】 上为细末,煮甘草水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伤风瘟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及蛊毒、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小儿四时感冒,疮疹欲出发搐。

【用法用量】 小抱龙丸(《局方》卷十淳佑新增方)、加减抱龙丸(《普济方》卷三八七)、保肝丸(《增补内经拾遗》卷四)。本方加琥珀,名“琥珀抱龙丸”(见《景岳全书》卷六十二);以金箔为衣,名“金衣抱龙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各家论述】 1.《育婴秘诀》:抱者,养也;龙者,纯阳之物,肝主风。小儿病则有热,热则生风,上二虑之,制此方以平肝木,防惊风,此抱龙之名义。

2.《小儿药证直快笺正》:是方胆星、竺黄不过为痰热而设,然方下主治不少,皆为实热痰壅言之,以小儿伤寒温热,每多痰热窒塞,故可通治。方下瘟疫,即今之所谓温病,然麝香开泄太重,此方太多,宜大减之。又谓壮实小儿可以时服,则言之太过,方后谓亦治室女白带,则带下每多湿痰凝滞,停积胞中所致,此能涤痰清热,所以可治。腊雪合药,清温甚佳。

3.《小儿药证直决类证释义》:此方竺黄、胆星清热化痰;雄黄祛痰解毒治惊痫;麝香、辰砂芳香开窍而安心神;故适于小儿痰热内壅而致的急惊实证。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斑疹备急》:抱龙丸

【别名】 牛黄抱龙丸

【处方】 天南星(锉开,里白者,生为末,腊月内取黄牛胆汁和为剂,却入胆内阴干,再为末)半斤,天竺黄2两(别研),朱砂2钱(研,水飞),雄黄半两(研,水飞),麝香1钱(别研),牛黄1字(别研)。

【制法】 上为极细末,甘草水为丸,如鸡头子大,窨干。

【功能主治】 一切风热,中暑惊悸,疮疹欲出,多睡,咳嗽涎盛,面赤,手足冷,发温壮,睡中惊,搐搦不宁,脉洪数,头痛,呕吐,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 牛黄抱龙丸(《明医杂着》卷六)。《痘疹世医心法》有“金箔”。

【摘录】 《斑疹备急》

《医部全录》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编》:抱龙丸

【处方】 胆星1两,天竺黄7钱,辰砂5钱,雄黄5钱,直僵蚕5钱半,全蝎(去盐)5钱半,钓藤5钱半,天麻5钱半,牛黄1钱,麝香1钱,珍珠3钱(一方有琥珀)。

【制法】 甘草膏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小儿惊风,伤风,惊骇,惊动,痰热诸疾,风痰,惊痰。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送下。

【摘录】 《医部全录》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编》

《痘疹一贯》卷二:抱龙丸

【处方】 琥珀3分,人参6分,白苓1钱,白附1钱,朱砂5分,牛黄3分,全蝎7分(去毒),僵蚕7分(炒),胆星1钱,黄连1钱,胡连1钱,甘草5分,黄芩1钱,麝香1分半,紫檀5分,天麻6分。

【制法】 上为末,金箔10张为衣。

【功能主治】 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薄荷、金银汤送下。

【注意】 痘症忌麝香。

【摘录】 《痘疹一贯》卷二

《幼科直言》卷二:抱龙丸

【处方】 陈胆星2两,天麻5钱,钩藤5钱,全蝎3钱(去尾尖及子,洗净),僵蚕5钱(微炒),陈皮5钱,川贝母5钱(去心)。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5分,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痘症前后,咳嗽,有惊有痰。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白滚汤送下。有表证,伤风咳嗽者,淡姜汤化下。

【摘录】 《幼科直言》卷二

《幼科直言》卷三:抱龙丸

【处方】 陈胆星4两,钩藤1两,桔梗2两,天麻2两,升麻5钱,陈皮1两,薄荷1两,僵蚕5钱,川贝母1两(去心)。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痧症不拘前后,痰多咳嗽,有风有热者。

【用法用量】 乳孩每服半丸,大者每服1丸,白滚水送下;若外感风邪,用防风5分煎汤调下;若内热,用竹叶汤调下。

【摘录】 《幼科直言》卷三

缂傚倸鍊搁崐鐑芥倿閿曗偓椤繗銇愰幒鎾充画闂侀潧顦弲娑㈡嚋瑜版帗鐓欑紓浣靛灩閺嬬喖鏌涙惔锟犲弰闁哄瞼鍠撶槐鎺楀閻樺磭浜愰梻浣呵归鍡涘箰閹间緤缍栨繝闈涱儐閹偞銇勯幇鈺佲偓妤€鈻旈敓锟�

濠电姷顣藉Σ鍛村磻閹捐泛绶ゅΔ锝呭暞閸嬪鏌eΟ娆惧殭鏉╂繈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濡炪倖鍨甸幊鎰板箲閵忋倕绠i柨鏇楀亾闁藉啰鍠栭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鍛存偩閻戣姤鍋ㄧ紒瀣閻庮剟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纾瑰┑鐘宠壘缁犵娀鏌熼幆褏鎽犳繛鍛█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鐠轰綍娑㈠箣閻愭壆绠氶梺鎼炲労閸撴岸宕曢幘缁樼叆闁绘洖鍊圭€氾拷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归柍鍝勬噹閻鏌嶈閸撴盯鍩€椤掑喚娼愰柟纰卞亰楠炲繘鏁撻敓锟�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钘濋柟宄版湰閹冲矂姊绘担鍛婃儓闁活厼顦甸獮蹇涙晸閿燂拷闂傚倸鍊峰ù鍥磻閹扮増鍋ら柡鍐ㄧ墕閸ㄥ倿鏌℃径瀣剁穿鐟滅増甯楅弲鎼佹煥閻曞倹瀚�闂傚倸鍊烽悞锕傛儑瑜版帒纾归柡宥庡幑閳ь剙鍟村畷鍗炩枎閹邦剙骞戦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闂傚倸鍊峰ù鍥磻閹扮増鍋ら柡鍐ㄧ墕閸ㄥ倿姊洪鈧粔鎾嫅閻斿吋鐓ラ柣鏇炲€圭€氾拷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纾归柛婵勫劤缁€濠傗攽閻樻彃鈧敻寮搁弽顓熺叆闁绘洖鍊圭€氾拷闂傚倷娴囧畷鐢稿窗閹扮増鍋¢柕澶堝剻濞戞ǚ鏀介悗锝冨妷閸嬫捇宕掗悙瀛樻闂佽法鍣﹂幏锟�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閹鎳栭埡鍌氬簥濠电娀娼ч悧蹇曠矆婵犲洦鐓ラ柣鏇炲€圭€氾拷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茬闁哄洢鍨圭粻鐘绘煙閺夊灝绨荤紓宥嗙墵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濠电姷鏁告慨浼村垂婵傜ǹ鏄ラ柡宥庡幗閸嬪绻濇繝鍌滃⒊缂傚秵鐗犻弻銊╂偆閸屾稑顏�濠电姷鏁告慨鐑姐€傛禒瀣劦妞ゆ帒鍟悵顏嗏偓鐟版啞缁诲啴濡甸崟顖f晝妞ゆ帊绀侀锟�闂傚倸鍊烽悞锕傛儑瑜版帒鍨傚ù鐘茬懁婢舵劕绠诲ù鍏肩懅缁嬪繘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閺夊牃鏅濈粈濠囨煃瑜滈崜鐔煎蓟濞戞﹩娼ㄩ柛顐ゅ枎椤忥拷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楀⿰鍕弿闁圭虎鍟熼崶顒佺劶鐎广儱绻掔粙蹇涙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 濠电姵顔栭崰妤€鐣烽崸妤€骞㈡俊銈傚亾闁诡垳鍋ゅ铏圭矙鎼存挸鎮嶉梺鐟板殩閹凤拷闂傚倸鍊烽悞锕€顪冮幐搴n洸闁挎繂顦壕濠氭煙閺夊灝绨荤紓宥嗙墵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闂傚倸鍊风粈渚€宕ョ€n亶鐔嗘俊顖滃帶椤ユ碍銇勯幙鍐╃窙缂傚秵鐗犻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濠殿喗锕粻鎴﹀煝閺冨牆鍗虫い顐枤缁嬪繘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澀鐒婃繛鍡樺姈閸欏繐螖閿濆懎鏆欑痪鎯ф健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戔懞鍥敍閻愭潙娈e銈嗙墬缁海绮堥崟顖涚叆闁绘洖鍊圭€氾拷闂傚倸鍊烽懗鍫曞储瑜嶉锝夊礈娴g懓搴婇梺绯曞墲缁嬫垹澹曢崸妤佺叆闁绘洖鍊圭€氾拷闂傚倸鍊烽懗鍫曞储瑜嶉锝夊礈娴h櫣鐓撻梺鍝勭▉閸樿偐澹曟繝姘叆闁绘洖鍊圭€氾拷濠电姴鐥夐弶搴撳亾濡や焦鍙忓ù鍏兼綑缁€澶愬箹閹碱厾鍘滅紓宥嗙墵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缂傚倸鍊搁崐宄邦渻閹烘鍤勯柛顐f礀绾惧鏌i弬鎸庢儓闁搞劍绻堥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煓闁规崘顕ч崒銊ф喐閺冨牏宓侀柛鈩冪⊕閺呮悂鏌ㄩ悤鍌涘闂傚倸鍊烽悞锕€顪冮崸妤佸亗闁割偁鍎辩粣妤佺箾閹存瑥鐏╃痪鎯ь煼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澀鐒婃い蹇撳閺嬫牠鏌¢崶鈺佲偓锝夋晲婢跺娅㈤梺璺ㄥ櫐閹凤拷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缁嬫5娲Χ閸♀晜顔旈梺褰掓?缁讹繝寮繝鍥ㄧ叆闁绘洖鍊圭€氾拷濠电姷鏁搁崕鎴犲緤閽樺娲晜閻愵剙搴婇梺绋挎湰缁嬫捇銆呴悜鑺ョ叆闁绘洖鍊圭€氾拷闂備浇顕уù鐑藉磻閿濆纾规繛鎴炃氶弸鏍ㄧ箾閹存瑥鐒洪柡浣割儔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闂傚倸鍊搁オ鎾磻閸曨個娲Χ婢跺﹦鏌堥梺瑙勫劶濡嫮绮堥崼銉︾叆闁绘洖鍊圭€氾拷
闂傚倷绀侀幖顐λ囬锕€鐤炬繝濠傜墕閽冪喖鏌曟繛鍨壄婵炲樊浜滈崘鈧梺闈涒康缁茶偐鑺辨繝姘拺闁告挻褰冩禍婵囩箾閸欏澧电€规洘绻堥弫鎾绘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