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典》:牛肚
【出处】 《食疗本草》
【拼音名】 Niú Dǔ
【别名】 牛百叶(《本草拾遗》),牛膍(《纲目》)。
【来源】 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胃。
【性味】 ①《日用本草》:"味甘,平。"
②《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补虚,益脾胃。治病后虚羸,气血不足,消渴,风眩。
①《食疗本草》:"主消渴,风眩,补五脏,以醋煮食之。"
②《本草拾遗》:"牛肝和腹内百叶(即重瓣胃)作生,姜、醋食之,主热气,水气,丹毒,解酒劳。"
③《日用本草》:"和中,益脾胃。"
④《本草蒙筌》:"健脾胃,免饮积食伤。"
⑤《纲目》:"补中益气,解毒,养脾胃。"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牛肚
【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拼音名】 Niú Dǔ
【英文名】 Ox tripe, Water Buffalo tripe
【别名】 牛百叶、牛膍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胃。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时,剖腹取出胃,漂洗干交,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化学成份】 黄牛胃每100g含水分81g,蛋白质14.8g,脂肪3.7g,灰分0.5g;钙22mg,磷84mg,铁0.9mg,硫胺素(thiamine)0.04mg,核黄素(riboflavine)0.20mg,烟酸(nicotinic acid)3.6mg。此外,尚含胃泌素(gastrin),胃蛋白酶(pepsin)等。
【药理作用】 小牛胃肠粘膜提取物灌胃,对阿司匹林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显着才抑制作用,并能使腺胃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着上升。实验结果表明,胃肠粘膜提取物对急性胃粘膜病变,有预防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牛胃粘膜也可用于提取胃泌素、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稳定因子,它们的药理作用见“猪肚”条。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虚赢;健脾胃。主病后虚赢;气血不足;消渴;风眩;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 1.《食疗本草》:主消渴,风眩,补五脏,以醋煮食之。
2.《本草拾遗》:牛肝和腹内百叶(即重瓣胃)作生,姜、醋食之,主热气,水气,丹毒,解酒劳。
3.《日用本草》:和中,益脾胃。
4.《本草蒙筌》:健脾胃,免饮积食伤。
5.《纲目》:补中益气,解毒,养脾胃。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