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诗词中的“仙人杖”及其药用价值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这首《忆仙姿》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作品,描写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词牌《忆仙姿》调名本意即吟咏对仙女的绵绵情思。在我国神话故事里,不但有美丽的仙女,更有鹤发童颜、手持仙人杖的神仙。枸杞、仙人杖草、枯笋和仙人掌的某些品种,或因药效非凡,或因形如拐杖,均有“仙人杖”之名。
 
诗中枸杞寓深意
 
枸杞是先民最常用的养生品,陆玑《诗疏》曰:“杞,一名苦杞。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茎似莓。其子秋熟,正赤。茎、叶及子服之,轻身益气。”在《诗经》中,枸杞是最为常见的植物之一,具有丰富的寓意。
 
《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该诗以枸杞比兴,表现出年轻女子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社会舆论的畏惧所产生的矛盾心理。
 
《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小雅·杕杜》:“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这三首诗以枸杞比兴,刻画出基层官吏勤于王事,因忠孝不能两全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这两首诗以枸杞象征君子的高尚品德。
 
《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该诗以枸杞象征底层人民的孤苦生活。枸杞耐盐碱、耐干旱,常生长于荒郊野外,以之象征孤苦生活或因于此。
 
“神草如蓬世不知,壁间墙角自离离。辛盘空芼仙人杖,药斧惟寻地骨皮。千岁未逢朱孺子,四时堪供陆天随。霜晨忽讶春樱熟,闲摘殷红绕断篱。”(宋代蒲寿宬《赋枸杞》)这首诗除了描写枸杞的形态之外,还引用了三个关于枸杞的典故。古人常服食枸杞养生,故有仙人杖、西王母杖之名,陶弘景曰:“枸杞根、实为服食家用,其说甚美,名为仙人之杖,远有旨乎?”现代研究表明,枸杞子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诱变、抗辐射、降血压、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确是养生佳品。后人多有吟咏其事者,如刘禹锡《枸杞井诗》:“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宋代蒲寿宬《枸杞井》:“目为仙人杖,其事因长生。饮此枸杞水,与结千岁盟。”
 
枸杞的干燥根皮入药,名为地骨皮,根据道家传说,千年枸杞的根会长成狗的形状,服后可延年益寿,枸杞之名也由此而来。《续仙传》记载,朱儒子在小河边看见两条花狗,钻入枸杞丛下就不见了。他觉得很奇怪,将枸杞的根挖出来,其形如二犬,烹而食之,顿觉身轻体健,精神抖擞。后世多有吟咏其事者,如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千年枸杞常夜吠,无数草棘工藏遮。但令凡心一洗濯,神人仙药不我遐。”洪咨夔《和郭使君题枸杞》:“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唐代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喜欢枸杞菊花,曾作《杞菊赋并序》以抒怀。苏轼非常喜欢陆龟蒙的《杞菊赋并序》,但仍觉有不尽之意,乃作《后杞菊赋并序》,赞扬其食疗功效说:“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枸杞一身皆可入药,一年四季皆可采掇,传说有仙人赤脚张,留下“地仙丹”方,就是用枸杞的叶花子根制成,“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
 
枸杞叶、枸杞叶、地骨皮虽同出一物,药效却各有专长,《本草纲目》载:“盖其苗乃天精,苦甘而凉,上焦心肺客热者宜之。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此皆三焦气分之药,所谓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至于子则甘平而润,性滋而补,不能退热,止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枸杞苗,喝枸杞茶,养生保健之外,亦充满诗情画意。如杨万里《尝枸杞》:“芥花菘菡饯春忙,夜吠仙苗喜晚尝。味抱土膏甘复脆,气含风露咽犹香。”陆游《玉笈斋书事》:“雪霁茆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隐书不厌千回读,大药何时九转成?”
 
滋肝补肾枸杞
 
“野岸竟多杞,小实霜且丹。系舟聊以掇,粲粲忽盈盘。助吾苦羸苶,岂必采琅玕。自异骄华人,百金求秘丸。”(宋代梅尧臣《舟中行自采枸杞子》)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的功效,用于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的治疗。《本草正》载:“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本草通玄》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按枸杞平而不热,有补水制火之能,与地黄同功。”
 
“畦间此种看来无,绿叶尖长也自殊。似取珊瑚沉铁网,空将薏苡作明珠。菊苗同摘凭谁赋,药品兼收正尔须。曾是老人宜服食,只今衰病莫如吾。”(明代吴宽《谢顾良弼送甘州枸杞》)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经,长于滋肾精、补肝血,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本草经疏》称其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枸杞子可治疗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所致之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如七宝美髯丹由枸杞子、何首乌、菟丝子等制成,可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肾虚不育等;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等制成,可治疗肝肾阴亏所致的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
 
“谁道春风未发生,杞苗试摘已堪羹。莫将口腹为人累,竹瘦殊胜豕腹亨。”(宋代赵蕃《食枸杞》)枸杞叶又名地仙苗、天精草等,不但是美味可口的野菜,也是滋补肝肾的佳品。枸杞叶味苦、甘,性凉,归肝、脾、肾经,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的治疗。《食疗本草》载其:“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凉血清肺地骨皮
 
“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明代龚廷贤《地骨皮》)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虚热、泻肺火、凉血的功效,用于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的治疗。《神农本草经》将地骨皮列为上品,载其:“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本草新编》载:“地骨皮,非黄柏知母之可比。地骨皮虽入肾而不凉肾,止入肾而凉骨耳,凉肾必至泄肾而伤胃,凉骨反能益肾而生髓。”
 
“千年药根蟠井底,灵液浸灌通寒浆。人言枸杞精变狗,夜吠往往闻空廊。”(宋代张耒《赠翟公巽》)地骨皮甘寒清润,入肝、肾经,善清虚热、除骨蒸,为凉血退热除蒸之佳品,配伍知母、鳖甲等,可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等。
 
枸杞怪成犬,寄奴妖见蛇。芸香虚辟蠹,鞠梅工两蛙。”(宋代陈著《次韵演雅》)地骨皮性寒,入肺经,能清泄肺热,配伍桑白皮、甘草等,可治疗肺火郁结,气逆不降之咳嗽气喘。
 
“根大多灵异,岁久精气成。为取入刀圭,颓颠扫霜茎。”(宋代李复《慈恩寺枸杞》)地骨皮甘寒,入血分能清热凉血以止血,配伍小蓟、侧柏叶、白茅根等,可治疗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等。
 
“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灵厖或夜吠,可见不可索。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苏轼《枸杞》)地骨皮能清热泻火而生津止渴,配伍天花粉、生地麦冬等,可治疗内热消渴。
 
其他“仙人杖”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好似葛陂龙化后,却留清影在虚堂。”(宋代释道济《墨竹》)仙人杖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及苦竹等枯死的幼竹茎秆,味咸,性平,归胃、肾经,具有和胃、利湿、截疟的功效,用于呕逆反胃、小儿吐乳、水肿、脚气、疟疾、痔疮的治疗。《本草拾遗》载:“仙人杖是笋欲成竹时立死者,色黑如漆,五、六月收之。”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杜甫《园官送菜》)古籍之中,记载一种仙人杖草,叶似苦苣,性味甘温,可作为蔬菜食用,久服可益寿延年,使人筋骨强壮。如《证类本草》载:“又别一种仙人杖,味甘,小温,无毒。久服长生,坚筋骨,令人不老。作茹食之,去痰癖,除风冷。生剑南平泽。叶似苦苣,丛生。”
 
“白帝宫前逢赋客,苍龙岭上把离杯。狂歌道我时时醉,舞向仙人掌上回。”(明代屈大均《答姚叔烟》)此种仙人杖又名虎尾,为仙人掌科多年生肉质植物,全身长有细毛刺,茎成圆形,长一米左右,形状像拐杖。仙人掌原产美洲,明代晚期引入我国,被当作药材使用。仙人掌味苦,性寒,归胃、肺、大肠经,具有行气活血、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胃痛、痞块、痢疾、喉痛、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吐血、痔血、疮疡疔疖、乳痈、痄腮、疾、蛇虫咬伤、烫伤、冻伤的治疗。
 
有“仙人杖”之名的中药有多种,它们正如趁手的拐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助其安乐健康。(黄新生)

上一篇:速愈不眠症临床经验方 白发转黑发养生酒方

下一篇:按摩药茶 防病保健 适当锻炼 疏肝解郁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