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由来
“落叶黄,寒风狂,立冬时节又登场;花带露,月如霜,一天更比一天凉。“立冬”节气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这时太阳位于黄经225°,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
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气候
立冬的气候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偏北风加大、气温下降、下雪。古人在立冬季节多用占卜的方法来看整个冬天的冷暖,古人认为,如果立冬当日是晴天,一个冬天都会寒冷;如果立冬当日是阴雨天,反而一个冬天都不是很冷,是暖冬。左河水《立冬》诗云:“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立冬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
此时,水已经开始结冰。
▲二候地始冻。
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 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习俗
在民间,立冬有许多许多习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迎冬
在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如进酒肴、更新衣、拜尊长。也有冬泳爱好者们用冬泳迎接冬天的到来。
▲吃饺子
因为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关于吃饺子还有一个典故,话说当年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为乡亲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驱寒药材切碎用面包裹成耳朵样的“娇耳”分给人们。后人学着包成食物,成为“饺子”。张仲景在立冬这天去世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这天吃饺子。
立冬养生
冬天来了,要睡得好、穿的好,更要吃得好呦。
▲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其中有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多。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调养作息,早睡晚起
立冬之后,要逐渐养成多睡一会儿的习惯,养护阳气。《黄帝内经》中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人们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
▲注意保暖,防心血管疾病
立冬之后,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非常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刮大风时最好不要迎风行走。
▲适当锻炼,激发身体潜能
冬季养生,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也要适当感受天气间的寒凉之气,走出室外,激发身体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宜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敲打健身球等。
▲温养情志,振奋精神
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弈棋、画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今天是“立冬”节气。在了解了立冬节气饮食、起居、防病等相关知识后,愿大家健康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