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农历节气,今年的处暑是8月23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于处暑是这么描述的:“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热曰登。”
因此,我们又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由上可知处暑其实就是炎热离开之意,也就是意味着要进入秋天了,此时的气温会逐渐下降,因而这个时候的养生就不能和炎热的夏季一样。有关处暑的农谚有很多,下面摘取一小部分,从充满智慧的农谚中,体会一下隐藏着的、被我们遗忘的处暑养生经:
处暑天不暑 炎热在中午
这个农谚的意思是处暑虽然带有暑字,但其实已经不是暑天了,因此是“处暑天不暑”。尽管如此,中午依旧还是比较炎热,民间经常“秋老虎”的称谓,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指的处暑时节中午炎热的气候,此时户外活动要尽量避免在中午的时候进行。
这个时候要注意补充水分,因为虽然不是暑天,但是炎热的中午依旧容易出现水分的缺失,建议煲汤或做粥时可以多用百合、莲子、薏米、北沙参、玉竹等清补之类的滋补之品,一则清热健脾,二则滋肺润燥。
处暑谷渐黄 大风要提防
处暑时节,正所谓“处暑十日忙割谷”。此时稻谷已熟,农民们已经忙着收割稻谷,但此时已经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大雨过后会有阵阵的凉意,而且早晚已经是比较凉爽,因此要提防大风来袭,况且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因而不少肺功能比较弱的人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很不适应,很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如鼻塞、感冒、咳嗽、哮喘等。
对于这种肺功能比较弱的患者建议多用虫草花炖瘦肉、排骨、老鸭等,另外也可以用猪肺炖汤增加肺脏功能,以适应季节交替的变化,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要抵御“大风”,一则早晚添加衣物,二则增强肺脏功能。
七月半 石榴当饭
处暑节气意味着天气由热转凉,秋燥更加明显。此时就应该多吃水分含量比较多的食物,比如新鲜水果等,而石榴就是这个时节的应季水果,它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而且果粒酸甜可口多汁,可补充我们人体所需的能量和热量。
中医认为,石榴具清热、解毒、平肝、止血和止泻功效。江西经常用石榴根皮或花来治疗鼻出血、牙龈红肿或溃烂疼痛、鼻前庭炎及鼻前庭湿疹。而秋季也是痢疾高发的季节,对此,江西寻乌客家则用石榴皮治疗痢疾,常言道“痢无止法”,但寻乌客家治疗痢疾一开始即用石榴皮止痢,且止痢不留邪,这其中是有秘诀的。
七月枣 八月梨 九月柿子红了皮
很多人都知道枣是补血养生的佳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枣的应季应该是农历七月,因为现在交通的方便、储藏的进步,导致大家对于应季的水果都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吃应季的水果才是最健康的养生模式。
新鲜的枣含有较高的热量,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鲜枣虽然营养丰富,但过多食用会引起胃酸过多或者是腹胀,民间有“一日三颗枣,医生不用找”的说法,巧妙地说明了食用的数量(不多吃,一天三颗足矣),同时又说明了其强身健体的功效。(黎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