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保养生命 达健康长寿

养生一词, 简单而言即保养生命以达健康长寿之意。在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到明清发展到巅峰。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的养生文化,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有着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理论为底蕴,更显得博大精深。
 
一、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
 
不知什么时候,养生作为一种保健手段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殷商之前,中华民族缺乏文字记载。
   
早在三皇五帝之前的时代,传说中的“阴康氏”部落的先民发明了一种“摔筋骨、动支节”的养生方法。据考证:“阴康氏”应是生活于传说中的女娲、伏羲之后,神农、黄帝之前的母系氏族部落,距今约5000年。《吕氏春秋·古乐篇》有一段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这就和南宋朱熹编撰的《通鉴纲目》、罗泌编撰的《路史》等所记载的:“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是谓大舞。”是相吻合的。“大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导引。 
 
二、有文字记载开始
 
中国养生的文字记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发现,殷商时的人们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 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时节气相应;并有了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周礼》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之,比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驱之,以焚石投之。”“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赤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貍虫。”等。
 
气功养生见于文字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或起源于《黄帝内经》,里面明确应该怎样衣、食、住、行。《上古天真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是顺应自然,这其实就是养生,现在的人们行路匆匆,实际上偏离身体自然地规律。只有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才能防病养生。“故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
 
气功养生见于文字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另有可能是起源于《道德经》和《南华经》。成书年代在战国时期。
 
《道德经》里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也提出了“清静无为”的养生观。也有 “致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等具体的气功指导养生的方法。《道德经》倡导气功养生的原则,在两千多年有关气功养生以来,一直具有总纲及指导意义。
 
在《南华经》里,黄帝本人曾向广成子求教养生方法,“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所,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宥》)意思是说长生之道,关键在于清静无为,无欲无求,这也是气功养生的首要条件。     
 
和《道德经》相比,《南华经》有描述具体而形象的养生方法。《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人世间》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坐忘”的概念见于《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从以上也确实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气功养生源远流长,在以后数千年中,流传演变为儒、道、佛、医、武等各家流派,都对气功养生的理论与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家各派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对后世气功修炼及中医指导临床有深远的意义。(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倪青根)

上一篇:入夏痰湿体质 健脾化湿养生美食

下一篇:刘贵珍 提出了气功的概念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