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俗溯源
清明扫墓之俗,民间颇以之为重。添的是土,烧的是纸,献的是心,以此表示对先人的缅怀,应该说是善举,是中国人传统美德的体现。追寻历史,此俗是在唐宋之后逐渐形成的。因为上古不葬,所谓“不封不树,葬之中野”,无墓可扫。商周时代老百姓“墓而不坟”,只埋葬而不立坟,自然也无坟可添。汉代皇室虽建立了陵园,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但在民间没有普及,时间也不一定就在清明。唐政府对清明扫墓发了官方文书,《旧唐书》中写得清楚,从此才在全国形成定例了。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中着意刻画了此日的凄凉悲伤景象:“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舂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扫墓活动更为隆重,法定扫墓3日,官府还要放假,据《帝京景物略》《五杂俎》中对明代北京、山东人“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植,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哭声相望,至不忍闻”的记载,使清明扫墓隆重、肃穆、凄悲之象跃然纸上,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坟是墓的标志,墓地还要种树,此始于春秋贵族阶层。《白虎通》中“天子坟高八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的话可证。
健康话题
扫墓固然必要,但建墓的问题也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大的困惑,坟头占地和土葬带来的卫生学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人死后,肠道里的细菌便产生腐败的气体,这些气味和渗出物,或从尸体表面散发,或从头面窍道流出,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对接触者的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
如果死者生前患有传染病,其危害则更大。与土葬相比,火葬显然更符合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卫生学要求。火葬的高温,有净化、消毒的作用,是相对无害的。有人说,对实施火葬不是不赞成,就是情感上过不去。人死如灯灭,让尸体在地下慢慢腐败与快速火化何异?我国其他兄弟民族实行的天葬、水葬、悬葬、树葬又将作何解释?说穿了,这是一种观念转变问题。事由人办,俗由人起,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新俗,应当成为时尚。一些地区对暂时没有条件实行火化的,采取栽纪念林的方法也不失为一种过渡之策。辟一块净土,下葬死者,上植松柏,树上写名,子孙保活,还真是一举多益的好方法。一些城市埋葬骨灰,栽纪念树的方法,也有相同的意义。
此外,清明扫墓大量举火焚纸,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引发的森林火灾近年来屡有报道,并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也是值得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有人提出用开座谈会、举行宣誓活动、献花、植树等健康内容替代添坟、烧纸等形式,逐渐形成既符合中国的传统,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名同实异的清明新俗,具有积极意义。(温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