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说到出黑汗,这还有一个出红汗的。病人是上海人,20岁女性,常年发口疮,约有6年口疮病史。可是近半年来不仅常发口疮,而且身上还出红色的汗,像是血里加了水一样,而实际上也确实是汗里面带血。另外,她还伴有心烦,口渴,小便黄,两颧红肿、疼痛等症状,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从这些表现看,显然是个热证,那么热在哪?又该怎么治疗呢?
在中医历史上,有一个血证专家叫唐容川,他有一本血证专论《血证论》,其中在讲到“血汗”的时候,原文我已记不清了,但意思是说血汗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心火”,一个是“胃火”,而治疗血汗,一要清心火,二要清胃火。另外,中医认为,心主血,汗乃心之液,既然这个病人汗里面有血,肯定是心火太过,这一点无可非议。
那面部红肿、疼痛又是什么问题呢?面部属阳明,阳明者,胃也,当然是胃热上犯,阳明病热甚的时候不正是面部炽热、面色发赤吗?所以,这个病人就是个阳明实热证,这正好也符合唐容川所讲的引起红汗的另一个原因——胃火上亢。另外,这个病人常年发口疮,也是脾胃有热的表现。归根结底,这个病人的治疗主要是两点,一是清心火,二是清胃火。
如果是单纯清心火,可以用导赤散,也可以用清心导赤散,但这个病人不行,因为她的心火不在气分,而是入了血分,所以要用犀角地黄汤(生地、芍药、丹皮、犀角)。但是犀角地黄汤不能清胃火啊,所以我又选了栀子大黄汤,因为阳明实热证必须清降,所以要用大黄,另加一味栀子。栀子大黄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治黄疸、酒疸的,除了大黄和栀子,其实还有枳实和淡豆豉,但在这里我这不需要枳实和淡豆豉两味药。所以,最终的方子其实就是犀角地黄汤加栀子、大黄,这个病人的红汗,就是这个方治好的。
湖南省名中医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熊继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