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国医大师夏桂成的养生秘药

国医大师夏桂成今年已八十四 岁,仍然精神矍铄,奋战在医疗、教学、 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每周的工作安排 是上午门诊四次,查房一次,下午图书 馆查阅资料或撰写稿件或著书发表。 学术“高产”,风采依然,他并无特别的 养生秘药,全凭朴素的生活和崇高的 思想境界。

生活规律合拍日月星辰

夏桂成根据《周易》所阐述的自然 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阴阳之气总体 协调人体的代谢,平衡着阴阳,使之顺 应自然变化,顺应自然就会颐养天年。 他非常反对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让一些 人夜作昼用,昼则夜寝,黑白颠倒,生 活无序。他常谓之:阴阳皆反,岂能不 加速衰老,诸病不久将至!

夏老作息非常规律,每天五点半 起床,起床洗漱后,进行八段锦或太极 拳锻炼,然后看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书 籍,吃完早饭后去医院上班;上午平均 诊治20~25名患者,工作结束,午餐后 小憩片刻,下午自由工作,图书馆是他 喜去之处;保持晚在五点半到六点晚 餐,餐后稍事休息,即散步;九点半到 十点问就寝。

一天的生活看似平淡,但是非常 有规律,保证睡眠非常重要,夏桂成指 出:充足的睡眠赛过吃补药,他并不主 张多吃补品。好的睡眠是精力充沛的 基本保证,过迟的睡眠会导致身体素 质的下降,百病丛生,这是他的养生信 条之一。

清淡饮食避免伤脾之苦

夏桂成最怕工作之余的应酬,因 为自知禀赋所致,他的肠胃功能历来 偏弱,过度的辛辣、油腻尚且不说,即 便是生冷、滋补之品,都会加重脾胃的 负担,导致便溏、腹痛。

所以当年过半百之后,他唯恐身 体素质下降,首先从后天脾胃着手调 护。他认为,肾之衰退,在八八之年已 经在所难免,唯有保护好后天,才能保 养体质,以养天年。所以在他一概谢绝 应酬之余,擅长以清谈、温润、平补的 调养方法,时刻不忘顾护脾胃。平素国 医大师夏桂成食谱是以“粗茶淡饭”, 五谷杂粮为多,尽量少食禽肉类、海鲜 等等。他认为对胃肠道影响比较大。平 素喜饮淡茶,忌饮咖啡。水果中夏教授 比较偏爱苹果,至于葡萄、猕猴桃由于 容易腹泻,并不多吃,主要旨在不去触 犯脾胃为要。

顺应时令违逆者易伤

顺应节令是大自然的要求,二十 四节气有着大自然特殊的规律,春发、 夏浮、秋肃、冬藏,这些都是人们应该 注意到的节令现象。夏桂成每每于盛 夏入三伏天时要休息1日,停诊1~2 周,即使再忙,大暑这天也是要注意休 息的。他会选择在春分、谷雨等节令外 出游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的空气。

夏桂成的养生经验源于生活,亦 用于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却是他按照 运气学说推算出来的成果,它告诉我 们如何陶冶情操,造就精气神。他认 为: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欲”的泛滥,熙 熙攘攘无不由“欲”而来,只有节制心 态,适可而止,善于满足者,在平淡追 求中获得乐趣,方是养生之境界。

怡情悦志宁心滋肾

夏桂成指出:心肾相合,就是天人 合一的境界,心者,离火也,肾者坎水 也,正是《易学》中坎离既济,心肾合交 之意。古代的高僧参悟练功时也讲究 天人合一,心气下降,肾水上滋,心气 得以滋养,肾气得以纳藏,这是更高层 次上的养生。

夏老一生早年特别怀才不遇,年 轻时候的夏桂成并不像现在有名,他 做了二十几年的主治医师,但是他一 心专研学问,并在低职称的情况下,依 旧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 务委员。他在几次晋升职称时也将机 会让给了别人。

夏桂成时常锻炼气功,注重冥想, 心气得以沉降敛藏,肾精亦可以得到 滋养。心胸宽广,海阔天高,怡情悦志, 宁心安神。注重心肾相合,这是在超然 于尘嚣之外的一种境界。 罗小艺



大暑养生牢记两点

暑为炎热,大暑更是炎热至极。加之空 气湿度大,气压低,酷热之上又多了一份 “闷”,就形成了熬人的“桑拿天”。针对大暑 酷热与湿重的特点,此时节养生的重点在于 化气生津以消暑热、化湿除烦缓解憋闷感。

化气生津。大暑正是酷热盛行之时。此 时十分需要适时地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 的亏耗,以改善症状。明代医家李时珍提出 “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说 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大暑 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 仅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老人、儿童、脾胃 功能虚弱的人,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 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会更好。日常饮食应 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莲藕、蜂蜜、 大枣、鸡蛋、木耳、豆浆等。

化湿除烦。大暑时节气温高、湿气大,多 出现闷热桑拿天。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 趋下,重浊黏滞,阻遏气机。胸中气机不展, 人就容易心生烦满,此时可以用新鲜的藿香 叶、薄荷叶、佩兰、艾叶等微微水煎,并用它 来泡澡。这些都是气味芳香的植物,不仅可 以醒神除烦,还可祛湿解表(过敏体质的人 慎用)。同时,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 等苦味食物,不仅可以开胃,还可醒脑,使人 产生轻松的感觉,从而起到祛湿除烦的作 用。 何双全

上一篇:我的“五水养生法”

下一篇:中医博士自创“五脏养生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