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对经络医学理论若干问题的认识

  经络是中医学最为古老的概念之一。但长期以来,很多中医人一直未能明确、清晰地认识经络的结构和功能,以致直接影响到针灸学术的发展。笔者在此,以跟随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专家王居易教授的临床学习感悟,谈谈对经络医学理论若干问题的认识。

  中西相参 认识经络结构

  首先是对经络形成的认识。《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明经络是由人体的先天之精而生,随人体胚胎组织的分化而逐渐发育成熟。随着新个体的诞生,人体脱离了母体的营养系统供应,谷气入于胃,经脉通道开始运行,成为人体运行气血、抵御外邪、调整人体虚实的重要生理结构。

  王居易在对《内经》经络结构理论的长期研究与针灸临床病例观察中发现,每一条经络都有相应固定的缝隙通道,这些通道是由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有形的物质结构的缝隙形成。经络体系不仅具有明确的脏腑器官联系通道,而且通道之间还有不同层次的流注和转输,经络结构与功能高度适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我们所称之为的经络系统。

  其次,要准确掌握经络系统的结构,还要借助现代组织胚胎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尽管传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方法与现代解剖有着不同的视角,运用现代解剖形态学的方法并不能系统完整地反映复杂的经络生理状态。但是王居易基于《内经》对经络结构(缝隙理论)研究的发现却与现代解剖所剖析的肌肉、神经、血管等有形结构高度暗合,而这些有形结构正是构成经络结构的物质基础。

  借助和运用现代的解剖知识不仅可以从特定的角度揭示出经络结构的重要内容,而且便于现代人理解经络结构在“运行气血”时呈现出的“高、下、浅、深”之差别;在“反应病候”时出现的“结节”、“结块”等特异性的经络异常改变。

  此外,对于经络结构的研究还可以对古人尚未揭示清楚的一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寻和思考。例如现代组织胚胎学研究表明,呼吸道与消化道同由中胚层发育形成,这恰恰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传统经典理论相吻合。

  研究心脏房室壁解剖结构,可以推测心经与心内膜和心瓣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心包经则与供应心肌血液的心外膜联系密切。心经、心包经和心脏之间的联系通道具有不同的层次,这一解释对传统理论的缺失进行了有效的补充,而且得到临床大量病例的证实。

  明了气化 理解经络功能

  要正确理解经络“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本质,需要了解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过程、对脏腑经络体系及气血运行规律的整体论述。既需要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微观剖析,又需要对自然界四时阴阳、五运六气对人体作用的宏观把握。对此,《内经》都有全面的论述及分析。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

  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在《黄帝内经》许多篇目中都有涉及,自然界四时之气、昼夜阴阳消长之变对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影响,是我们理解经络功能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王居易对于经络气化理论有着精辟的论述,并且运用在针灸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他在治疗疾病时配合选用的“表里经”“同名经”“相生相克”经常超出笔者预测。他说不仅要准确运用和掌握经脉的功能,还要能了解经脉在转输气血、传变外邪时所需要的重要条件,“任何腧穴的作用,都是在经络气化的特定条件下才能够产生”。

  笔者在读《内经》时发现,很多篇目也谈到经络感受化解外邪的一些具体变化。如《邪气脏腑病形篇》:“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说明经络系统中的表里经不仅具有结构的相通性,在承接外邪时,阴经可将邪气转输于表里经(六腑),不会使五脏直接发病。

  这显示表里经在“处百病”功能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临床选择治疗经脉时,遇见肺经实热病变,王居易常常会选取肺经络穴列缺与大肠经腧穴配合治疗,使肺经实邪通过阳明经转输出去。

  《邪气脏腑病形篇》还谈到外邪袭中阳经亦有不同的传变规律。“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下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这些都对临床诊治病症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如在随诊时,笔者发现王居易治疗面瘫患者,尤其是迁延日久的后遗症病患,每诊必在面部、耳后、项部、口唇等处寻摸数遍,以判断外邪之所居处,详查病情。笔者此时方明白《逆肥顺瘦》篇末黄帝对岐伯的感叹:“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反思自己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对于经典的理解和运用有太多忽视粗略之处。

  重视循环 掌握腧穴特性

  由于腧穴依附于经络而存在,分布于身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缝隙中,它内含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包括现代医学证实的体液、血液、淋巴液等组织间液。它们可以形成压力、势位,由于压力和势位的不同可以在皮、脉、肉、筋、骨间形成渗透的网状结构。

  缝隙的周围可以西医的解剖方法用肉眼观察到,但缝隙内的物质流动却是动态变化的。所以,王居易对腧穴的定位既有细致特定的测定标准,又会根据每一个病患不同的经络状态而有相应变动,因此他在临床对腧穴的定位非常重视,每穴必经反复寻摸探察方才下针。

  笔者发现,王居易定位腧穴首先必须在经脉缝隙中,其次需要具备皮、脉、肉、筋、骨相互衔接或形态变化所形成的皮节、脉节、肉节、筋节、骨节之处;而这些细微的结构变化均可被医者细致的触摸切循所得。同样,临床亦可见一些腧穴结构随病情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异,所以笔者从未见过王居易只凭右手进针。

  这正如《难经·七十八难》所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

  对于腧穴的特性,王居易亦有独特的理解,对于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与募穴等特定穴的主治特点和临床运用均有深入的理论探讨,其中对腧穴结构与主治功能之间的机理探讨更是洞中肯綮;使腧穴的临床运用可以遵循经络气血流注转输的变化规律,而非拘泥于机械套用某些名师、名家的经验穴。这也是目前中医针灸学理论缺失所导致的普遍问题。

  打破常规 众法调经取佳效

  《灵枢·病传第四十二》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笍、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可见在《内经》时代,遵循经络气化理论运用多种手段调整经络的方法非常普遍。而在目前,针灸科室的主体治疗手段却往往很单一。笔者在随诊过程中常见到王居易将中药、推拿、艾灸、刺血等方法与针法配合取得奇效的案例。

  某澳大利亚患者,因搬抬重物而扭伤腰部,牵扯右下肢疼痛;检查发现其右侧委阳穴下方有一条瘀紫静脉。王居易判断其腰伤影响足太阳经筋气血运行,遂在脉络瘀阻之处放血疏通。结果出黑紫瘀血10余滴而获愈,迅捷的疗效和特殊的治疗手段令患者惊喜不已。

  其实,人体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经络运行气血、灌渗精微的功能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只有使用更恰当的方法才可以使经络功能得到恢复。使用单一治疗方法有时无法调整紊乱的经脉,而使用过度甚至粗暴的治疗方法则会干扰破坏经络的气化过程,使经络功能更加紊乱异常。为寻求更多的治疗手段,王居易将《史记·扁鹊传》中有关上古俞跗所用的“割皮”“解肌”“揲荒”“结筋”“决脉”的记载进行研究运用,竟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临床效果。更加坚定了笔者学习运用综合方法调整经络的思路。

上一篇:清明节“寒食节”

下一篇:清明时节养生 心清肺清脾胃有序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