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 20%~3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疾患,老年群体中更是高达40%。嗜睡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证,常见的症状是白天睡眠过多或突然睡眠发作,睡眠发作不能用睡眠时间不足来解释,而是呼之即醒,醒后又睡。研究发现,引起老年人嗜睡的原因较多,如疾病、环境和药物等因素均与老年人嗜睡息息相关。
失眠变嗜睡药物惹的褐
老张患失眠症多年.退休后症状非但没有改善,还日益加重,每晚最多只能睡上 2~3个小时,不得已老张只好吃安眠药。服药之后,睡眠时间倒是延长了,但白天老张总感觉有点迷糊,不清醒,老想睡觉。有时早饭后靠在沙发上就能睡着,有时下棋时也能迷迷糊糊的“睡”上一觉。有一次老张在去女儿家的公共汽车上睡着了,到了终点才被司机叫醒。老张就想不明白了,原来是睡不着,怎么突然变成睡不醒了呢?
据调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长期使用催眠药者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大于 65岁的老年人中,16%以上的人使用催眠药。其中连续使用1年以上者占75%,少数老年人连续使用催眠药高达10年以上,而在医院或康复医院中老年人使用率更高。
然而,由于老年人机体对催眠药的反应性增高,对催眠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发生了变化,易使老年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席珍教授提醒,老人失眠应慎用镇静催眠药。失眠发生后,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镇静催眠药上,认为一片药就可以让自己睡得又舒服又踏实。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念。药物因素导致老年人嗜睡,主要指安眠药的副作用,因为有的安眠药作用时间比较长。
另外,若老人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现安眠药的后遗症效应,表现为白天嗜睡、迟钝、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乃至精神紊乱等。这是由于老年人对催眠药的反应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以及催眠药在老年人体内消除缓慢,半衰期显著延长,易引起药物的蓄积作用所致。因服安眠药导致的老人嗜睡,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改用或减量应用。不可擅自停药,如突然停药,有可能会引起反跳性失眠,甚至比用药前的失眠更为严重。
嗜睡病因多治疗须对症
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这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嗜睡者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中风,这是出现最早的中风先兆。此外,许多疾病都可出现嗜睡这一症状,如脑部的炎症、脑瘤、脑萎缩、脑动脉 硬化症和脑 血管疾病、糖 尿病、甲状腺 功能低下、肺 部感染、心理 及精神疾病 等都会出现 嗜睡症状。因 此,老年人出 现嗜睡的情 况,应及时就 医,以防延误 治疗。
病案一:
近日,年过六旬的刘婆婆总感到昏昏沉沉的,怎么睡也睡不够,开始她还以为是每天接送孙儿上学过度操劳所致,可到医院一查才发现,平日嗜睡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动脉硬化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喜田指出,像刘婆婆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少人往往不重视,认为是身体劳累所致。其实,如果劳累嗜睡经过休息得不到缓解,就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心脑血管:因为头晕、嗜睡都可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果长期忍耐拖延,将会酿成脑梗塞等严重后果。有些慢性脑供血不足还会有其他症状,比如不固定的头痛、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加治疗,就可能引起脑萎缩、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
胡医师提醒,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一般比较规律,如果发现老人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说明老人的身体发出了信号,应该引起警觉。因为心血管毛病的一个特征就是血流量慢了,这会导致脑缺氧而表现为精力不济、嗜睡。老人自己出现头晕、心悸等情况时,也应该及时告知家人,尽早到医院诊治,以免漏诊、误诊,避免晕厥摔倒而出现外伤、猝死等意外事件发生,造成遗憾。
病案二:朱大爷年逾七旬,平常睡觉也不多,但近半年来,家人发现他特别能睡,一天到晚无精打采、瞌睡连连,好像睡不醒似的。到医院就诊,脑cT、B超、x光片都正常。后来,又给他做了甲状腺功能(FT3、 FT4、TSH)和血糖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正常,而血糖明显升高,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
本站特约专家、山东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王建华指出,调查发现,糖尿病人出现白天嗜睡较其他人群高两倍,而老年糖尿病人比这个比例还要高,故嗜睡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早期的一个诊断线索。
糖尿病人出现嗜睡有以下几个原因:1.由于糖代谢紊乱,血糖不能被机体(如脑组织)充分利用,导致血糖升高,大量糖分随尿排出,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2.老年糖尿病人往往同时合并高粘血症及脑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硬化等),致使脑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嗜睡。3.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早期,由于代谢紊乱及脱水也会引起病人嗜睡。另外,2型糖尿病人在早期常常以餐前低血糖作为“首发表现”(注:这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延迟、与餐后血糖升高不同步有关),而低血糖在老年人身上容易表现为嗜睡。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患者可立即吃 l~2粒方糖或果糖,也可饮用半杯果汁或含糖饮料,或者吃上1~2片面包及饼干。一般情况下,及时补充糖分后15分钟内使低血糖症状可得到缓解。如果补糖后症状仍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防止发展为低血糖昏迷。
治老年嗜睡 中医有良方
本站特约专家、河南辉县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尚学瑞指出,“好卧”、“安卧”、“善眠”、“自瞑”是祖国医学对嗜睡症的记载。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是阴盛阳虚,脾虚湿胜或气血不足。中医临床分型辨证治疗,效果良好。
1.湿浊内盛:多见于体质肥胖之人,症见胸闷食少,身重嗜睡,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燥湿健脾,方用平胃散加味:苍术 12克,陈皮、厚朴、藿香、佩兰、半夏、石菖蒲各10克,薏苡仁15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 3次服。成药可选香砂平胃丸一
2.气血两虚:多见于体质瘦弱或病、产后之人。症见食少困倦多寐,面色无华.气短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化裁:黄芪15克,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茯苓各12克.川芎、陈皮、半夏、益智仁、炙甘草各10克.焦神曲、焦麦芽各15克:水煎分3次服,成药可选十全大补丸,或根据气血虚偏重选用六君子丸、当归补血丸等。
3.阳气不振:多见于老年或久病之人。症见神疲倦怠,食少懒言,畏寒肢冷,时时欲睡,舌淡或胖,苔白,脉弱。治宜温振阳气,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桂枝、淫羊藿、沙苑子、山萸肉各10克,党参15克,白术、枸杞子各12克,熟附子、干姜、炙甘草各6克。水煎分3次服。成药可选附子理中丸,偏肾阳虚者可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嗜睡患者还可通过自我穴位按摩进行保健。调整睡意的穴位位于太阳穴发际的 “前额发际点”,也就是用手按发角会感到疼痛之处。方法: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手掌左右拍打前额压痛处,每次数十下,每天做3次。再以同样方法拍打颈后大椎穴及风池穴附近。另外,搓揉面部、捏揉颈部与加强四肢活动,早晚坚持散步半小时至1 小时。坚持采用上述方法不用药物就能达到有效的自我调整,恢复正常睡眠的作用。
此外,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要加强心理调适,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合适的饮食调理;适量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合理休息,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