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中医专家摩养生 秋季养血

一个好的习惯坚持几十年就是增寿,一个坏的习惯坚持几十年就是折寿——

我的原则:不忘脾胃是首

人的一生,饮食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和幸福。我认为要想健康养生,首先要不忘脾胃。有益脾胃的食物,首推红枣、山药和薏苡仁,堪称“脾胃三宝”。大枣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的健康饮食佳品。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服用大枣。如果将其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降低患流感等传染病的概率,因此非常适合脾胃虚弱之人食用。

张艳(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辽宁省名中医)我的方法:“混搭、轮换”才平衡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辨证施食,重视个体差异,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情,食用不同的食物和中药。中医将药性、食性分为寒、热、温、凉、平五大类,温性、热性的食物可以温阳,怕冷的人可以多食;寒性、凉性的食物可以清火,怕热的人可以多食;平性的食物,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实际生活中,我是几类食物混着吃的。除了混着吃,还需要轮换着吃。不偏食,才能营养多样化,不会造成体内营养失衡,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长寿。

沈丕安(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食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药膳协会副会长)我的态度:“不伤害”就是养生

晋代医家葛洪总结为 “养生以不伤为本”,“不伤害”就是养生的原则。为了做到不受伤害,中国人依据“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制定出“天时、地利、人和”的行为准则,以及治病时因时(季节不同)、因地(地理条件不同)、因人(男女老幼体质不同)的“三因制宜”原则。

冬季万物闭藏,人体的调养就应该顺应冬季闭藏之性,避寒保暖,谨防阳气耗散;反之,过多户外运动、耗散阳气,就不是天人合一的养生之行。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个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趾;脾、胃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属木,对应四趾;肾、膀胱属水,对应五趾。脚趾位于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足尖部的血液循环较差。脚趾产生病理的改变会通过经络反馈到相应的脏腑器官,产生多种症状。

脚趾按摩养生方法有:用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五分钟左右,两只脚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一天2-3次。也可按捏脚趾,按摩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睡前进行最为方便。对于缺乏运动的人来说,尤其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多走路也有同样的效果,因为一个人在走路时有近一半的重量是由脚趾来承担的,走路将促进脚趾的血液循环和经络运行,起到一定的保健养生功效。
 

民俗有 “贴秋膘”养生说,但实际上,没有人真的需要“膘”,而是需要充足的气血。中医理论讲:“秋冬养阴”、“守得一分血,就留住一分青春”。秋季要把气血养好,气血足了,循环好,代谢好,整个身体的状况就会好。

一到晚上背就痒——生地黄

秋天皮肤容易干痒,这不仅是气候原因,气血不足,血液无法把营养传达到皮肤时,就会出现瘙痒。清热养血的生地黄,在这时用格外有效。生地黄还能活血调经,配伍上芍药、当归,可以成为润肤调经的方剂。
手脚冰凉面色白——熟地黄

入秋转凉,很多女性有手脚冰凉、小腹寒凉、面色苍白等问题。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都是对女性很好的药材,加入益气的白芍和活血护心的川芎,就能变成帮你重拾好气色的四物养荣汤。

脾气焦虑易暴躁——黄芪

入秋后,北方特有的干燥感觉就来了,要有意识地做一些利肝养血的功课,黄芪就是一味好药材。黄芪本身味甘性温,有消肿利水的功效,而且还能补气。配伍沙参和枣仁,补气安神,能让你睡得更好。

睡不好觉爱疲倦——桂圆

作息不规律会让人出现“想睡睡不着,想吃吃不下”的感觉。出自《济生方》的桂圆归脾汤,对心脾两虚、神志疲倦、心慌心悸颇有效果。改良后的配方,加大了红枣和桂圆肉的用量,更像是喝滋补饮品。

上一篇:秋季养生原则 春捂秋冻

下一篇:身体不适 按揉三“池”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