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治感冒高热 水痘高热 疱疮高热

  三阳合病,兼夹湿浊者,见舌苔淡黄厚腻,为湿浊之证据,加苍术、茯苓对应之,尚嫌单薄。故仍高热反复,后改方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对应湿浊之力度加大,故最终热退病愈。

  三阳合病,兼夹水饮者,临床常见病人一出现发热小便即明显减少,往往是水饮内停的表现,不治疗水饮,只顾发汗解表,或者只顾清里热,是不可能退烧的。

  四是,必须注意兼夹。如明显兼夹湿浊、夹饮、夹咳喘等,则非本合方所宜。以下再举例说明之。

  (1)三阳合病,兼夹湿浊。

  如果出现明显舌苔厚腻,则非小柴胡汤合葛根汤证所宜!此为湿浊蕴阻中焦,中焦湿浊黏腻不化,则发热不退。一般常伴见身热不扬,头重如蒙,胸闷身重,脘痞纳呆,无汗或汗出不畅。关键仍在舌苔厚腻,脉濡未必定见。此时若一味辛温发表,水去湿浊不去,反而更加黏腻胶着,发热缠绵,减而不退。只宜宣畅三焦,芳香化浊,三仁汤最堪适宜!若用经方,有时小柴胡汤合用麻杏薏甘汤、麻黄加术汤或半夏厚朴汤等,能勉强对应。

  病案举例:感冒高热

  邓某,中年女性,2012年2月15日短信询诊。自诉头一天晚上开始发烧,最高38.5℃,现在(第二天早上)38.3℃,咳嗽欲吐,嗓子干痒,无痰,头痛,怕冷,有点汗,浑身酸痛,口干。见此情况,遂予小柴胡汤加桂加减。

  组方:柴胡2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桔梗12克,前胡10克,荆芥10克,川芎6克,杏仁12克,枳壳10克,生石膏30克,生姜10克,甘草9克,1剂。

  下午2点来短信,说中午11点半喝药,但现在体温39℃,口干,浑身酸痛,咳稍减,少痰,头痛,疲倦明显,口干欲热饮。疲倦明显,似陷入少阴状态,故改方以小柴胡合真武汤加减。

  组方:柴胡2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大枣20克,熟附子20克,桔梗12克,前胡10克,茯苓15克,苍术12克,生姜30克,甘草9克,1剂。

  下午6点半再来短信,谓4点喝药,现在39.5℃,捂着被子热,手伸出来就冷,稍口干口苦,汗出不多但感觉潮,头痛,仍疲倦,咳时咽痛,浑身疼。

  此时,疑或夹有湿浊。故问:是否小便偏黄、胸闷、舌苔很厚腻?答:三个症状都有,还怕冷。再问:头痛像裹紧的感觉?口里黏?答:是。很明确是湿浊。遂告知:这是湿困在里面,中医本应不见病人不开方,特别是大人不同小孩,更复杂,也看不到舌脉,所以容易辨错!遂再发一方过去,三仁汤加减。

  组方:生薏仁25克,白豆蔻仁10克,杏仁18克,苍术18克,藿香12克,厚朴9克,法半夏15克,薄荷6克,白芷6克,滑石12克,通草5克,白芥子9克,陈皮6克,生姜20克,1剂。

  服药后,发热渐退,2天后,热退症消而愈。

  按:此案初诊虽也有发热、恶寒、无汗(或汗出不明显)、头痛、一身痛的太阳表证;同时又有咽痛、口苦、疲倦、食欲下降的少阳证;又有口干、小便黄的阳明证。很容易认为是三阳合病而选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加减。结果无效。就在于忽视了湿浊困阻的一些症状。如虽头痛但头困重如裹,胸闷,口干但口黏,发热汗出但汗出不畅,疲倦身重等症状。临床必须仔细辨明,方至不误。

  病案举例:成人水痘高热

  雷某,男性,28岁,本院医生,2012年8月7日初诊。发热,伴全身起水疱4天入院。4天来反复高热,最高达40.2℃,急诊给予西药抗生素、抗病毒、退热及中药等诸多处理,不能缓解,反而越来越重,而于8月11日下午收住院。

  症见高热40.2℃、恶寒、无汗、胸闷、咳嗽痰白,咽痛,不欲食,呕吐,一日呕吐3次,腹泻,口干稍苦,疲倦,全身大量皮疹,舌苔淡黄厚,根部稍腻,脉弦稍滑数,为成人水痘重症。

  此三阳合病,给与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石膏、射干、桔梗、苍术、茯苓。

  当晚热退缓慢,体温39.6℃,诉胸闷、阵咳,咳甚胸痛,呕吐,气促气短,胃脘胀闷难受。此中焦湿浊阻滞,给与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加陈皮、石膏。

  药后胃脘稍觉舒适,呕吐减少。8月12日清晨体温退至38.9℃。但上午热度再升至39.2 ℃,舌苔淡黄厚腻明显,舌体胖大,胸闷气短稍促,咽痒甚而咳。

  三焦湿浊仍未宣化,宜宣畅气机,芳香化浊,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茯苓、紫苏叶、防风。

  服药后体温仍在39℃上下波动,但精神明显好转。胸闷气促气短好转,不再呕吐,咽痒阵咳减少,胸及胃脘渐觉舒适。可进少许糜粥。夜间热退至38.3℃。

  8月12日清晨热再次回升至39℃,舌边偏红明显,厚腻苔减,但较前偏黄稍干,精神及诸症渐次好转。

  此湿浊渐化,但有化热之势,改与甘露消毒汤加减。此方尚未服用,当日上午体温即退至36.8℃,以后未再反复,皮疹渐消,体力恢复而愈。

  按:初诊发热、恶寒、无汗,太阳表实证据;口苦咽痛、疲倦、不欲食、呕吐、脉弦,少阳证据;口干、苔黄、脉数,有阳明证据,故选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虽已见舌苔淡黄厚腻,为湿浊之证据,已加苍术、茯苓对应之,尚嫌单薄。故仍高热反复,后改方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对应湿浊之力度加大,故最终热退病愈。可见方证对应,须如轮应齿,如鼓应桴,丝丝入扣,方可见效迅捷。

  (2)三阳合病,兼夹水饮。

  若夹有水饮内停,阻滞气机,与热相合成水热互结,亦非小柴胡汤合葛根汤方证所宜!其症多见发热则小便减少,舌体胖大,舌苔偏润有津。须去葛根汤,合用越婢汤,发越水气,方能退热。

  以上必须注意,特别是小便不利(小便减少),临床常见病人一出现发热小便即明显减少,这个时候就要引起注意了,往往是水饮内停的表现,不治疗水饮,只顾发汗解表,或者只顾清里热,是不可能退烧的。很多情况医生辨证不准,没有效果,但病情又紧急严重,不得已马上用上西药,反而怪中医效果慢。并非中医慢的问题,是中医师自己的问题。

  以上情况如果见无汗表实,多合用越婢汤(越婢汤为很强的发越水气作用);当然,如果有汗表虚,多合用五苓散。

  病案举例:寻常型天疱疮高热

  患者女性,28岁,妊娠8月时身起红斑、水疱。开始未治疗,后渐增多延及四肢躯干,当地医院皮肤病理活检确诊:寻常型天疱疮。给与青霉素、湿毒清等处理,14天前分娩,当地医院再给予强的松及抗生素治疗,病情加重泛发全身而于2012年4月28日收住院。

  入院当日即出现发热,最高达40℃。全身皮肤糜烂渗液,恶臭,多次分泌物培养: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普通变形杆菌。中段尿培养:金葡菌。外阴:白色假丝酵母菌。阴道:大肠埃希菌。血培养: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

  有妊娠糖尿病史,血糖33.3mmol/L,酮体高,低蛋白血症,低钾、低钠、中度贫血,Hb:64g/L。

  诊断:寻常型天疱疮,脓毒症,糖尿病,乙肝病毒携带者。

  患者生命垂危,已下病危通知书。院内大会诊通力合作,给与大剂量激素甲强龙及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先后多种抗生素、抗真菌药:舒普深、可乐必妥、泰能、万古霉素、利福平、拜复乐、甲硝唑、氟康唑等治疗。

  中药给与清热解毒利湿治疗。经治疗,全身红斑转暗,糜烂有所收敛,渗液、渗血减少,部分痂皮脱落。但仍有发热不退,至5月20日已发热20余天。多下午晚上发热,上午热减。

  笔者5月20日值夜班。查患者体温39.3 ℃,恶寒,无明显汗出,热度上升时明显小便减少,口干稍苦,精神疲倦,纳欠佳,舌苔白,脉弦细,稍数。

  此三阳合病,夹饮。给与小柴胡汤合越婢汤(颗粒剂)。

  组方:柴胡24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法半夏12克,麻黄12克,生石膏30克,生姜9克,大枣20克,炙甘草9克。

  连服2剂,当晚热退,小便畅,次日体温正常。

  次日晚上体温稍升至37.8℃,未作处理,嘱服温开水而退。以后未再发热。于6月2日皮疹基本愈合出院。

  按:发热、恶寒、无汗,太阳表实证据;口苦、纳欠佳、脉弦细,少阳证据;口干、脉数,阳明证据。似乎可以使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但应注意,患者明显有当热度上升时,即小便减少之现象(当然,此种小便减少非小便短赤或赤涩),结合舌体稍胖大,舌苔白,当考虑内有水饮,故合用越婢汤。

  (3)三阳合病,兼夹咳喘。

  若兼夹明显咳喘者,去葛根汤,合用麻杏石甘汤更为对应,能收桴鼓之效。

  病案举例:肺炎高热

  男孩4岁。2013年元月初,不慎感受风寒,出现清涕咳嗽,两三天后,病情加重。元月8号下午,孩子高烧,咳嗽气急,听诊右下肺有小水泡音。胸片报告:右下肺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接近高限值。刻诊体温39.8℃,稍许怕冷,身无明显汗出,手稍微偏凉,精神状态欠佳,口稍干,咳嗽频繁,咳甚稍喘。

  此属三阳合病,但因咳喘甚,故给与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因病情紧急,用免煎颗粒剂马上冲服(换算成饮片剂量)。

  组方:柴胡24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党参10克,大枣10克,麻黄12克,杏仁12克,石膏30克,生姜9克,炙甘草9克,前胡10克,枳壳12克,1剂。

  晚上8点半服药,到晚上12点,测体温36.9℃,半夜孩子咳嗽厉害。次晨再测体温,36.7℃,服完第2剂的一半。精神好很多,咳嗽仍重,阵发性频咳,少许痰难咳出,流清涕。下午调整用药。

  组方:柴胡18克,黄芩10克,法半夏12克,党参10克,大枣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9克,百部10克,紫菀10克,桔梗克12,荆芥10克,炙甘草9克,前胡10克,枳壳12克,1付。

  后再调整中药服2剂,完全治愈。

  按:本案因咳喘明显,故合用麻杏石甘汤。葛根汤适合无汗,而麻杏石甘汤有汗、无汗均可使用,此亦二者之别。

上一篇:《红楼梦》怡情养生 饮食养生

下一篇:夏天吃甜食 加剧上火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