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北京
中医之生命全在于疗效,中医之生存全在于疗效,中医之发展亦全在于疗效。奈何许多年来的许多中医之研究,花钱花精力甚多,而偏离提高临床疗效甚远。良可叹也!花拳绣脚,于中医丝毫无补;于临证足以偾事。
吴鞠通的成才、成名,是很值得研究的。《温病条辨》,在最初成稿时,吴鞠通还很年轻,而且并没有大量温病的临床实践。但在总结吴又可、叶天士等前人的实践基础上,系统抽提出理论,而成划时代名著。有人说,他是善读书的典型。大家对吴鞠通的成才之路有何看法?或许对年轻的中医人走向成功会有启发。
@中医纪元
中医界一大奇怪现象:临床疗效不错的看不起搞理论研究的,搞理论研究的瞧不上只会看病理论上说不出一二三的。其实,临床疗效不错的只要问问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就懂了理论;搞理论研究的只要具有求实精神,不找到那个能指导临床的理论就不罢手的话,临床疗效肯定不是问题。
谈中医有些人很喜欢说理论都是浮云,治好病才是正经,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这类的言语还非常有市场。如果中医仅仅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经验堆积,当然可以这么说。的确大多数人谈的中医理论都无法指导临床。但是如果你承认中医是一门学术,那么必然有能够指导临床的理论,你这么说只能说明你浅薄无知。
一切指导不了实践的理论,都不是真正正确的那个理论,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遇到病人就抓瞎。学习中医想成为超级高手,就是要在不断否定的过程中找到那个真正能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这就是医道。注意,探求医道的过程就是不断否定的过程,如果只是记住一个又一个方子和用法,这样学习是不存在否定的。
@同有三和中医-高圣洁
中医治疗讲理、法、方、药。那么用手法治疗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手法的理就是世界观,手法的法即是方法论,手法的方就是具体到经络部位,那么手法的药应该是每个手法的具体应用,即推,拿,拨,揉,点,压,提,按等。
最基础的手法治疗是用手做的,当你有了作为医生的责任后就会用大脑思考去做,加入爱心以后用心体悟感觉就是用心去做了,当你融入手法之中达到游刃有余随心所欲之时,当为手法最高之境界。因此手法不单单靠手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