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因家居义乌丹溪,故时人称之“丹溪翁”,后人称之 “朱丹溪”,是金元时代的四大名医之一。
朱丹溪的养生法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饮食,二是色欲。丹溪所处的时代元朝是相对平定的时期,他所接触的人既有达官显贵,又有贫穷百姓。一方面,他看到那些富贵者娇养而体弱,恣食反多病,纵欲早夭;另一方面,他又看到那些贫穷之家穷苦终日而身体强健,饥寒交迫反少病长寿。两相对比,他悟出了其中的奥妙,养生之道在于节饮食,戒色欲。因此他在其论文集《格致余论》中首到《饮食》《色欲》二箴,告诫其子蛭并诸同道,在此二箴不可不慎。
其《饮食箴》日:人身之贵.父母遗体,为口伤身.滔滔皆是。人有此身.饥渴洧兴.乃作饮食,以遂其生。啦彼昧者.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疾病生也.其机甚微.馋涎所牵,忽而不思。病之成也.饮食俱废,忧贻父母.医祷百计.山野贫贱,淡薄是谙:动作不衰.其身亦安。均系同体.我独多病,悔悟一萌,尘开镜净。日节饮食,易之象辞,养小失大.孟子所饥。口能致病。亦败尔德.守口如瓶,服之无虞。
《饮食箴》全篇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纵口恣食伤身致病和安于淡薄饮食身安体健两种不同的结果,使人豁然开悟,明白了节制饮食以养生康体的道理。
节制饮食的真正含义不在于少食,而在于不追求美食之品,甘于淡薄之味,即所谓“茹淡”。丹溪老年之时,尽却盐醯,饮食不用调料,年逾七十,反神茂而色泽,时人以为异j问其故,丹溪因作《茹淡论》指出,《内经》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及“地食人以五味”。人之饮食不出五味。然味有二类,一类出于天赋,一类成于人为。象谷菽果菜是出于天赋,具有自然冲和之味,人食之有补阴之功。而烹饪调和之厚味则出于人为,有致疾伐命之毒。若追求厚味,则是纵欲恣心,火自内生,岂能不病?
丹溪的饮食养生法不仅适用于成人,对小儿老人更有讲究。就小儿来说,人生16岁之前气血旺盛而阴常不足,肠胃脆弱而窄,若多吃辛辣、干硬难化之物,易生病;小儿之性情,不知道饥饱,看见喜欢的食物就多食,食则无度,积久则生疮,以致生热伤阴。尤其哺乳小儿,乳母喂养不慎或不节饮食,’ 恣食辛辣肥甘,母体生热,病气由乳传及儿体,则儿病生矣。对于孕妇养胎之道,丹溪指出: “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饮食,尤须缜密。”若母在妊期恣食辛辣热物,则遗儿胎毒,致儿出生后多患热毒疮疡等症。
至于老人养生,尤当于饮食处下工夫,丹溪提出“节养” 二字以为要诀。丹溪认为,人生六七十以后,精血俱耗,阴不足以配阳,内热火升,饮食不可再生热助火,此老人饮食当慎之一也。丹溪指出:老人饮食调理,凡物性之热者,炭火制作者,气之香辣者,味之甘腻者,皆不可食。“多不如少,少不如绝”老人养生节养之法,乃丹溪阅历之言。丹溪本人七十以后尽却盐酸而神茂色泽。其母七十而后行节养之法,甘于清淡饮食,素多痰饮之病得以根绝,大便燥结得以渐愈,虽形体瘦弱,而面色莹洁,至终老无病,得尽天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