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多用于不宜口服、注射药物或营养剂者,或用于对某些肠道疾病直接治疗等。保留灌肠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一是直肠的局部疾病如痔疮、便血、直肠息肉、肠癌等;二是直肠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女口结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痢疾、阑尾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及妇女生殖器官疾病;三是对某些全身性疾病有治疗作用,如发热、呕吐、咳嗽、癫狂、惊厥、破伤风、颅内压增高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此外,对于体虚或进食功能差的病人,还可通过保留灌肠补充水分和营养。
施行保留灌肠前,要让病人排净大便,或先用清水灌肠,以利于药物吸收。术者将灌肠筒依次接上橡皮管(上附开关夹)、玻璃接管和橡皮肛管,接好后扭紧开关夹,将所用药液倒入灌肠筒内。病人采取左侧卧位,臀部略垫高15厘米左右,双膝屈曲,以利保留药液;并在臀下铺油布和治疗巾,保护床单不污染。体位选好后,即可将肛管头上涂润滑油,然后扭松开关夹,放出管内温度较低的液体并排除管内空气,然后捏紧肛管,轻缓地插入肌门内约15-20厘米。漏斗的高低要与臀部上缘平齐或略高,一般以距床缘高度不超过20厘米为宜,使药液慢慢地灌入肠内。药液流完后,夹住导管拔出,此时要嘱咐病人尽量留住灌入的药液,保留药液时间30分钟至1小小时。必要时可用手纸压肛门数分钟,以助病人保留药液。应用保留灌肠法要注意:
①保留灌肠前一定要排出粪便,排便15-30分钟后,方可灌肠。
②保留灌肠的用液量,成人以200-300毫升为宜,小儿按年龄酌减;灌人的速度以每分钟60-70滴为宜,溶液温度35度-39度;溶液在肠内保留的时间越长越好,有利于肠黏膜充分吸收。
③用小剂量药液灌肠时,要加倍稀释,可增加肠吸收率。对有刺激性药液,如大蒜浸出液灌肠时,应嘱病人保留一段时间后排出。
④保留灌肠要掌握灌肠的卧位和插管的深度。如慢陛痢疾采取代侧卧位为宜;溃疡性结肠炎插入深度应达18-25厘米;阿米巴痢疾,应采取右侧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