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学之形而上学基础

近世以来, 西学东渐, 学说杂呈, 中医面临之挑 战遂起。 中医有被西学裹挟同化之趋势, 其后果自 然是消亡; 中医有关门自大之倾向, 其后果必然是 式微。 百年前先贤呼吁中学为本, 西学为用, 此乃 中医发展之大道。 今尊先贤遗志, 申明中医阴阳五 行之理, 采撷西医解剖生理之优长, 汇通中西, 作 此文。

五行

“人之秉气受形, 与天地合其德, 机缄相通” [1] , 故察问人道, 需从天道始。 阴阳未判, 一气混茫。 气含阴阳, 则有清浊, 清则 浮升, 浊则沉降。 升则为阳, 降则为阴, 阴阳二分, 天 地化成。 清浊之间, 是谓中气, 中气者, 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 清气左旋, 升而化火, 浊气右转, 降而化水。 化火则热, 化水则寒。 方其半升, 未成火 也, 名之曰木。 木之气温, 升而不已, 积温成热, 而化 火矣。 方其半降, 未成水也, 名之曰金。 金之气凉, 降 而不已, 积凉成寒, 而化水矣” [2] 。 枢纽运动之助力 者, 相火也。

水、火、金、木, 四时之四象也。 四象轮旋, 一 年而已。 阳升于前之岁半, 阴降于后之岁半。 阳之半 升则为春, 全升则为夏; 阴之半降则为秋, 全降则为 冬。 春生夏长, 木火之气也; 秋收冬藏, 金水之气也。 土合四象, 谓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 各有阴阳, 阴生五脏, 阳生六腑。 阴 阳之间, 是谓中气。 中气者, 土也。 戊土为胃, 己土为 脾。 己土上行, 阴升而化阳。 阳升于左, 则为肝, 升于 上, 则为心; 戊土下行, 阳降而化阴, 阴降于右, 则为 肺, 降于下, 则为肾。 肝属木而心属火, 肺属金而肾 属水。

中土

土无专位, 寄寓于四季之末, 各十八日, 而其旺 令之时, 则在六月之间。

若论阴阳, 土则分戊己, 戊为阳, 己为阴。 若论四季, 则为辰未戌丑。 而辰戌为阳, 未丑 为阴。

若论天地, 则戊己为天干, 辰未戌丑为地支。 盖 天干者, 五行在天流行之气也; 地支者, 五行在地四 时流行之序也。 戊己行乎上而辰未戌丑在下受之, 戊 己如官长, 辰未戌丑如管辖之地也。

戊土固重, 中正高亢。 其在辰位, 内含乙癸, 癸水 润而消其固重, 故其体柔和, 乙木酸而敛其高亢, 故 其体能受食纳降, 其在人体乃胃也。 其在戌位, 内含 辛丁 , 辛金助其固坚, 丁火辅其高亢, 故戌土为老成 之土, 其在人体乃骨也。 戊者刚强, 先圣以其柔弱时 指称之。 辰位乃弱冠之时, 位居东方, 柔弱如海岸之 沙, 故以胃腑指称戊土。

戊在戌位, 墓库之土, 位居西方, 造化收藏, 其 在人体乃骨也。 戌之高立, 成就人之直立; 戌之老 成, 成就人之敛藏。 头骨居顶, 内藏癸水, 骨失其锐 而圆; 脊柱居中, 交通之地, 骨数众而灵活; 四肢居 外, 拱卫中央, 骨坚强且多动。 四肢有指, 其数为五, 上下各合而为十。 五与十者, 土之数也。

己土卑湿, 中正蓄藏。 其在未位, 内含丁乙, 丁火 炎上而消其濡湿, 乙木升达而除其卑下 , 其在人体乃 脾脏也。 其在丑位, 内含癸辛, 癸水纯柔而生濡湿, 辛金敛润而助清肃, 其在人体乃淋巴系统也。 己土卑 下而数众, 先圣以其强大者指称之。 未丑之中, 脾脏 最大, 故以脾脏总称己土。

土之固重者, 升降之中气也; 既辅春木之升达, 又佐秋金之蓄降。 土之濡湿者, 水火之中气也; 六月 之季, 水火交蒸, 湿气正盛也。

言土无专位者, 缘于此也: 辰为胃腑, 柔弱而做 酸, 寄寓木位; 戌为骨体, 老成无生气, 脏腑无其位, 寓于外围而成架构, 但内蕴癸水, 癸水至柔如少女, 两者合伴, 如老父颐养于少女; 未为脾脏, 寄寓丁火, 如同婢女, 佐辅心及包络; 丑为淋巴, 起于盲端, 无中 生有, 依附包络而终归包络, 脏腑无其名。

言土之旺令在六月者, 乃六月为火季之末, 未土 脾脏正旺之时。 丑土淋巴卑弱, 得未土帮助而生旺; 辰土胃腑柔润, 得丑土辅佐也转强。

脏腑形体

五行之理, 有生有克有化。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 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 金, 金克木。 戊癸化火, 丙辛化水, 丁壬化木, 乙庚化 金。 克中有情者, 合化也。 辰为龙象, 合化万象, 功不 可没。 辰时万物发生, 生机勃勃, “物尽震动而长” [3] 。

水谷入胃, 戊癸合化而助磨合, 丁壬合化而成阴血, 丙 辛合化而输布四方, 乙庚化合助其敛藏, 此自然之妙 也。 辰土亏缺, 五脏孤立, 各顾其事, 其势危也。 五行 之相生相克相化者, 皆以气论而不以质论也。 相克者, 制其太过也。 人之左为东方, 右为西方, 上为南方, 下为北方。 木性发散, 敛之以金气, 则木 不过散, 故肝居体右以受金气。 戊土高亢, 不受木 制无以纳下, 故胃居左侧以受木气。 火性炎上, 伏之 以水气, 则火不过炎, 故心居体中以纳四方之水; 心 又受木养, 故偏于左以承木气。 金性收敛, 温之以火 气, 则金不过收, 故肺金居心上以受火气; 其位高, 借高势以撒布精微。 水性降润, 围之以土气, 则水不过 降; 故壬水虽居包络之内, 仍需己土围栏净化; 癸水 气纯飘渺, 乘上而为天癸, 亟需戊土固摄涵养, 如湖 海生云, 高山锁之, 此谓水土合德也。 “此其所以相 克者, 实又所以相成也” [4] 。 壬水者, 在淋巴为液, 在包络为血, 合而为血液 也; 如细水江河, 灌达脏腑, 内含五谷精微也。 癸水 者, 在上为脑髓, 在下为精卵, 合而为肾水也; 其在上 者, 如云挂丽空, 内蕴文明之象也。 表里者, 脏腑之互动也。 脏属阴, 腑属阳, 脏为 里, 腑为表。 肺属辛金, 大肠属庚金, 肺与大肠相表 里; 脾属己土, 胃属戊土, 脾与胃相表里; 心属丁火, 小肠属丙火, 心与小肠相表里; 肾属癸水, 膀胱属壬 水, 肾与膀胱相表里; 心包络(或称包络) 属丁火, 三 焦属丙火, 心包络与三焦相表里。 脏腑之表里者, 通 过经络相互联属也。

肾者, 乃脑、 脊髓与生殖器也。 肾者, 生命之始基 也。 《素问· 灵兰秘典论》 曰: “肾者, 作强之官, 伎巧 出焉” 。 强者, 肾之本意也。 肾水虽柔, 依附骨体, 坚 强为其体; 肾主志, 坚强为其用。 人之大脑, 司思维 之职, 技巧从其出也。

心包络者, 即膻中也。 “膻” 即 “繵” , 意即 “缠” 也。 膻中者, 心脏外围之血管系统也。 心与心包络紧 密一体, 内藏壬血, 同属丁火。 丁火为己土之母, 故 脾脏寄寓心包络上, 淋巴依附心包络旁。 丙火也生己 土, 不如丁火之显明也。

丁火与丙火相表里。 丁火者, 君火也; 丙火者, 相 火也。 君火如烛, 柔和昭融, 其在君位, 动静可查; 相火如炬, 普照四方, 其在相位, 其功不言。 相火者, 三焦也, 分上中下三部。 上焦者, 今西医之胸腺、 甲状 腺也; 中焦者, 今西医之胰腺也; 下焦者, 今人之所谓 “肾脏” 也。 《灵枢·营卫生会》言: “上焦出于胃上 口” ; “中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 ; “下焦者, 别回 肠, 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 其说昭然也。 又曰: “上焦 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5] 。 上焦撒布元气, 联合 肺脏壮实己土之气, 故如雾也; 中焦傍依胃腑, 连通 肝胆, 协土助木, 其体柔滑, 助土降脂, 故称其为沤 也; 下焦滤浊泌清, 水净而木火旺, 浊去而己土安, 故 如渎也。 三焦如相, 辅佐并管辖脏腑也。 三焦者, 实 乃西医之内分泌系统也。

皮毛者, 肺金之所生也, 肺气盛则皮毛润密。 肌 肉者, 脾土之所生也, 脾气盛则肌肉丰实。 血脉者, 心火之所生也, 心气盛则脉络通达。 筋膜者, 肝木 之所生也, 肝气盛则筋膜荣和。 骨髓者, 肾水之所生 也, 肾气盛则骨髓盈满。 形体之中, 骨为至大, 负载 五脏六腑, 中正直立, 成形体之中心也; 其体为土, 不独为癸水所养, 木火金水集结供奉, 如人至老年, 退而受禄也。 形体之所生成, 终究于气血也; 气血之 所由来, 终究于癸水也。

精神

人有骨体, 直立条达, 清浊得以分明。 清者借阳 气上达, 浊者借阴气下降。 清者愈清, 浊者愈浊。 而 动物俯伏而行, 清浊难分。

癸水体轻, 借直立之体而上达, 阴水转而化为清 阳, 北水转而化成南火也。 清阳汇于大脑, 头骨固摄 而生脑髓也。 手之三阳, 自手走头, 足之三阳, 自头走 足, 六阳聚会, 皆生清阳也。 五藏阴也, 阴极生虚阳, 虚阳亲上, 借直立之体而上达也。

清虚之极, 而神明出焉, 神明出而言语成也。 五 神发露, 上开七窍, 声色臭味, 于此分辨。 神发于心, 方其在肝, 神未旺也, 而已现其阳魂; 魂者, 神之初气, 故随神而往来。 精藏于肾, 方其在 肺, 精未盈也, 而先结其阴魄; 魄者, 精之始基, 故并 精而出入也。

心神一体, 心藏壬水, 神藏癸水, 壬癸流通, 循 环无间也。 精神一家, 精为神之根, 神为精之官, 精 虚则神散, 神飞则精脱也。 肝窍于目, 心窍于舌, 脾窍于口, 肺窍于鼻, 肾 窍于耳。 五藏精气, 开窍于头, 是谓五官七窍。 五者, 土之数也, 四脏皆有土, 合脾而生五也; 七者, 火之数 也, 阳气乃为火也。 常人之体, 清升而浊降, 故上虚下 实而七窍空灵也。

戊土至坚, 内蕴矿物, 癸水至柔, 内生流质; 戊 癸化火而神动, 如高山锁云, 两者摩擦砥砺而生电 也。 于卦为咸, 上兑下艮, 兑者癸水也, 艮者戊土也, 两者交感, 西医之谓神经传导也。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张伟琛

上一篇:余霖《疫疹一得》治疫大法拾萃

下一篇:管炎威《救护学讲义》“引药”特色探析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