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基于象思维的中药五味理论解析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继承与发展中药学的前提和基础。五味理论用以 概括药物的功效特点,指导临床辨证用药,阐释药 物作用原理,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近年 来,众多学者从文献梳理 [ 1 ] 、理论探讨 [ 2 ] 、现代研 究思路及方法 [ 3 ] 等方面对五味理论进行了多角度剖 析,但五味理论在实践应用中仍存在着局限性,这 也是制约五味理论发展的最大障碍。为厘清五味理 论中的若干分歧,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着眼,为科学地揭示五味理论的内涵奠定基础。

1 象思维是中医学思维的核心

王树人 [4 ] 通过对中国易、道、儒、禅经典思 维方式的深入研究,抽提出 “象思维”这一基本 范畴,揭示了 “观物取象 ”“象以尽意”的思维特 征和深刻底蕴,以及在 “象的流动与转化”中思 维的奇妙过程。中国哲学文化经典 《周易》 《老 子 》《庄子》及儒家经典之 “四书” ,均是象思维 的产物,而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医经典 《黄 帝内经》 ,各篇所论均与阴阳五行密切相关,而阴 阳五行亦是象思维的产物。

阴阳是基于 “象”解释世界来源和事物对应 关系的。老子 《道德经》曰 :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中 “二”就是阴阳,如同 “太极生两仪 ”( 《易传·系辞上传》 ) 的 “两仪” 一样,旨在简要揭示宇宙演化的基本过程,而把诸 如天地、四时、昼夜、上下、内外、左右、寒热、 湿燥、动静、升降、清浊、轻重、晦明、男女等分 为阴阳两类,认为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阴阳两个原 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5 ] 。 《庄子·天 下》云 : “ 《易》以道阴阳” ,可知其理论渊源来自 《易经》 。作为解释八卦的专书 ,《易经》每卦均包 含三个完整或分为两段的直线 ( 即阴爻和阳爻) , 阴阳爻三个叠加,则生八卦。从最初表征具象、原 象和初象的阴爻和阳爻,转化为八卦 ,“八卦定吉 凶,吉凶生大业 ”( 《周易》 ) ,展示了阴阳由形下 之象向形上之象跃升的象变图景。可以看到,阴阳 之象从形下和形上两个方面广泛渗透,除直接称谓 的阴 阳 外,既 济、通 否、虚 实、损 益、吉 凶、 顺逆、 刚柔等卦象、卦德大量充斥于中医经典著 作中 。

《尚书·洪范 》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 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分类属性的 早期记录。于是 “润下 ”“炎上 ”“曲直”“从革” 和 “稼穑” 便成为水、火、木、金、土各自之 “象”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世间万物 ( 包括人体脏 腑、孔窍、肢体、情志等) 则根据各自属性之象 与五行之象的关联程度分属于各行,实现所谓的 “援物比类 ” ( 《素问·示从容论》 ) 。在 《黄帝内 经》中,把五气、五味、五方、五季、五音、五 果、五菜、五谷、五畜、五脏、五精、五病、五 邪、五劳、五脉、五风、五实、五虚、五并、五恶、五液、五发、五脏疟、五脏咳等 ( 包括人的 结构、生理状态和疾病状态等) 全部做出五行定 位。所有事物一旦纳入五行模式之中,并借助生、 克、制、化动态运行起来,便随即进入意象层次, 丧失了各自的原有属性。

这样一来,事物分别在阴阳模式和五行模式中 找到各自的位置,而阴阳与五行又彼此联通起来,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为中医经典理论的系统 建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观测方法和思维工具。

2 象的分类与变化

《易传·系辞上》 云 :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 圣人立象以尽意。 ”又云 :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 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象思维 以 “象”为工具,对被观察对象与已知对象在 “象”方面的相似性予以关联,进而形成两个层次 的象 [6 ] 。 第一个层次是形下之象。物象、具象、形象、 表象,指客观事物表露于外的、可直接感知的、有 形的实物之象,即通过人的嗅、听、视、味、触诸 感觉之象,均为形下之象。如五臭之臊、焦、香、 腥、腐; 五音之角、徵、宫、商、羽; 五色之青、 赤、黄、白、黑; 五味之酸、苦、甘、辛、咸; 五 气之风、热、湿、燥、寒等。

第二个层次是形上之象。超越形下之象进入精 神之象 ( 如意象、幻象等多层面) ,特别是进入老 子所说的 “大象无形”之象,即动态整体之象, 乃是形上之象,是从各种物态之象中,经过分析、 综合等按照主体的目的重新建构起来的,即需主体 体悟的 “意象” 。如根据五脏各自特点而赋予不同 的官职,心者君主之官、肝者将军之官、脾胃者仓 廪之官等,即借用官职的职能比类五脏的功能,皆 取于意象。

易者象也,易者变也 ( 《易经·系辞下传》 ) 。 王树人把象在形下层次的变化称之为 “流动” ,而 在形上层次的变化称之为 “转化” ,统称 “象的流 动与转化” [4 ] 。在 《黄帝内经》中,事物诸象的转 化是通过阴阳、五行模式而实现的。当确定了事物 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属性,随即进入阴阳、五行思维 模式之中,自然而然地携带了阴阳和五行之象。进 而借助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 互转化和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关系,全 面促成 “象的流动与转化” 。诸如治则中的 “寒者 热之 ” “虚则补之” ; 五脏中体现相生关系的 “肝 肾精血不足 ” “心肝血虚” ,体现相克关系的 “肝 郁脾虚 ” “肝火犯肺” ; 单味中药及复方的功能描 述,如 “金水相生” “培土生金” “抑木扶土” “佐金平木” ,无一不是诸象转化的结果,均是象 思维的表述形式。

所谓 “医者,意也” ,标志着中医象思维的核 心是意象。在 “象的流动与转化”过程中 “意象” 与 “物象”渐行渐远,最终 “得意忘象” “得意 忘形” 。

3 象思维与五味、藏象之间的关系

味,即味觉感知食物和药物所具有的辛、甘、 酸、苦、咸之类的味道。最初通过味觉感知的味道 限定在酸、苦、甘、辛、咸五种,当与阴阳、五行 相匹配,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首先,五味与 阴阳之象结合起来 , “阳为气,阴为味” ,将药食 所具有的气与味相对而言,又有 “气味辛甘发散 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 为阳” ,即食物和药物之味具备了阴阳之象。其 次,五味又与五行之象相配。将 “五味”中的酸、 苦、甘、辛、咸分别归属于五行的木、火、土、 金、水,于是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中央生湿,湿生 土,土生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 ”( 《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 。进一步,则 “谷味酸,先走肝; 谷味苦, 先走心; 谷味甘,先走脾; 谷味辛,先走肺; 谷味 咸,先走肾 ”( 《灵枢·五味》 ) 。至此,进入五行 关系模式的五味与五方、五气、五脏等相互联系起 来。由味觉感知的食物和药物的味道,也因进入五 行学说的意象思维而发生 “得意忘形”和 “得意 忘象”的 “转化” 。

4 象思维与中药五味标定的多元性

4. 1 口尝确定药味

人们对药物的发现和认识最初是与觅食活动紧 密相关的,食物和药物的真实滋味通过口尝而感 知,同时也初步积累了中药学知识。如 《素问· 六节藏象论》曰 : “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 极 ” ;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载” 。 《神农 本草经百种录》记载 : “入口则知其味” 。这些记 载都说明,中药五味的确定始于口尝,是药物真实 滋味的体现。如 《神农本草经》载五味子之味酸、 大黄之味苦、甘草之味甘、细辛之味辛、牡蛎之味 咸,均是依据真实滋味确定的。

4. 2 根据五行学说确定药味

五行学说一旦全面渗透与指导中医经典的理论 建构,药味的确定自然受到五行学说的影响,根据 五色、五行、五脏、五味等关系进行标定。如 《神农本草经》所载五芝 : “赤芝,味苦,益心 气 ” ; “黑芝,味咸,益肾气” ; “青芝,味酸,补 肝气 ” ; “白芝,味辛,益肺气” ; “黄芝,味甘, 益脾气” 。五芝之味的确定摆脱了口尝感知的束 缚,借助与同行的色和脏等予以标定,诸如赤、 苦、心,黑、咸、肾,青、酸、肝,白、辛、肺, 黄、甘、脾,明显是基于五行的典型标配。五色石 脂的情况也是如此 , 《神农本草经》云 : “五石脂 各随五色补五脏” ,一个 “随”字明确告知,所谓 五色石脂补五脏,是依据各自之色意象决定的。后 经 《名医别录》完善为 : “青石脂,味酸平,主养 肝气 ” ; “黑石脂,味咸平,主养肾气”等,同样 是依据各自之色按照五行模式充实了五石之味。又 如磁石 ,《神农本草经》云其 “味辛,寒,无毒” “主耳聋。一名玄石” 。 《名医别录》新增 “味咸。 养肾脏,强骨气,益精” ,显然是将磁石之 “黑” ( 玄) 、养肾脏之 “肾” 、主耳聋之 “耳” 、强骨气 之 “骨” 、其味之 “咸” ,依靠五行模型建立的五 色、五脏、五官、五体和五味等在象属性方面的同 类关系而联通起来,推而广之 ( 即 “象的转化” ) 补充完善磁石的药性与功能。细心考察不难发现, 早期不少药物的味是依据这种方式确定的。这种确 定方法受五行模式所制约,同时也是呼应受五行模 式制约而建立的五病系列 ( 诸如 《黄帝内经》中 五劳、五虚、五实、五发、五乱、五脏痹、五体 痹、五脏咳、五脏疟、五脏中风、五脏积、五脏 热、五脏胀、五心痛等) 必须建立的对等干预的 药物五味体系。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与五行模式没 有明显冲突的味觉感知之味保留下来,另有一些不 符合五行模式约定的味,则按照五行模式重新标 定,意象之味便产生了。

4. 3 由功能主治推定药味

随着对中药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药 味与中药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如 《素问· 脏气法时论》最早概括了 “辛散、酸收、甘缓、 苦涩、咸软” ,又把五味同阴阳、五行、经络脏腑 等理论结合起来,标志着在象思维的指导下,五味 理论基本形成。五味理论形成之后,反过来又影响 药味的标定 。《神农本草经》标定石菖蒲味辛、人 参味甘、干地黄味甘、白术味苦、菟丝子味辛、独 活味苦、木香味辛、龙胆味甘等,均体现药味与功 能主治的对应关系。从 《名医别录》补充、修改 《神农本草经》药味,把这种对应关系体现得更加 淋漓尽致 。《神农本草经》称天冬味苦,功用皆为 祛邪 ,《名医别录》补充味甘,一并增加 “保定肺 气 ”“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的功能 主治 ; 《神农本草经》载车前子味甘 , “主气癃” “利水道、小便” ,能调节水液代谢,与肾主水的 功能有关,故 《名医别录》将药味调整为咸,且 补充了 “强阴益精”的功能,以与咸味入肾、肾 主生殖相照应。泽泻与车前子相类似,由 《神农 本草经》味甘到 《名医别录》味咸,与补充 “起 阴气,止泄精” “逐三焦停水”的功用相吻合。

《神农本草经》载蓍实味苦 , 《名医别录》改为味 酸,显然与 《神农本草经》确定的 “明目聪慧” ( 酸入肝,肝开窍于目) 功能相关联。肉苁蓉 《神 农本草经》称其味甘 , 《名医别录》补充酸咸两 味,与 《神农本草经》确定的 “强阴益精,多子” 功用相照应。诸如此类 ,《神农本草经》认定防风 味甘、蛇床子味苦、葈耳味甘、当归味甘、芍药味 苦、玄参味苦、秦艽味苦、贝母味辛、紫菀味苦, 《名医别录》则补充和修改为防风味辛、蛇床子辛 甘、葈耳味苦、当归味辛、芍药味酸、玄参味咸、 秦艽味辛、贝母味苦、紫菀味辛等,均在意象层次 将药味与功能主治的关系密切关联和协调起来。后 世本草基本上延续了由功能主治推定药味的思维方 式。寇宗奭 《本草衍义》根据功效修改旋覆花和 诃梨勒的药味,如旋覆花 , 《神农本草经》云其 “味咸 ” ,《名医别录》称其 “味甘” ,《本草衍义》 认为其 “亦走散之药也” ,将性味修改为 “味甘苦 辛 ” ; 《名医别录》云诃梨勒 “味苦” ,寇宗奭认为 其 “虽涩肠而又泄气,盖其味苦涩” 。

由此说明,根据五行学说和功能反推药味是普 遍存在的现象,认识主体借助象思维,通过 “象 的流动与转化” ,由最初的具象、原象、形象再到 意象的连续体悟,造就了五味理论。

5 对中药药味多元标定的思考

综上所述,中药的药味既有口尝而得的 “实 味” ,又有通过五行学说确定及功效反推而得的 “意味” ,两者并存,是造成历代对中药药味记载 不统一的主要原因。药味的差异给文献研究、现代 研究及临床应用带来极大困难,由于未能把握药味 来源的多元性,导致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可以确 认,现在针对中医的研究,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文 献研究,都采用了逻辑概念思维形式,分别各取所 需地借助现代医学、现代哲学及逻辑学,直接诠释 包括中药五味在内的中医理论,全然不顾五味标定 的象思维特征。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研究和传统 方法研究均出现了重大学术问题,各种研究的思路 方法未能真正走进中医经典 [7 ] 。 进入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上已经 显示出它的不足和薄弱方面,即缺乏理性的、逻辑 性的概念思维,要使 “象思维”的悟性与西方思 维方式的理性走向互补,这才是中国思想文化复兴 的根本路径 [8 ] 。在文化观上既不能 “全盘西化” , 也不能 “国粹主义” ,应在借助 “象思维”发现和 提出新问题后,从形上境界具体到形下境界,以便 能接受和运用逻辑概念思维以解决具体问题,并在 解决具体问题中继续发挥 “象思维”推动创新的 作用 [6 ] 。回归到中药五味的研究,不应简单地与 逻辑概念思维对号入座,应按照 “象的流动与转 化”的模式,将 “形上之象”逐步回归和还原到 “形下之象” ,即首先将五味回归为实味和意味两 种属性,同时明确药物之意味确定的象思维过程, 以及药物之味与其他药性、功能与主治基于五行的 协调关系,再与实味做比较,确认实味与意味之间 的差异性。这是开展性味理论研究应当遵循的思维 和分析方法,并且唯有实现了这一步,才有助于开 展后续的相关研究,避免盲目开展五味实验研究的 弊端。

参考文献

[ 1] 姜开运 . 五味的理论探讨[J] . 北京中医药, 2008, 27 ( 9) : 722- 724.
[ 2] 常惟智.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疑难辨析[ J] . 辽宁中医杂 志, 2012, 37( 1) : 42- 43.
[ 3] 王振国. 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 问题、 思路与方法 [ J]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5( 3) : 195- 198.
[ 4] 王树人.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 : “象” 与“象思维” [J] . 河北学刊, 2007, 27( 5) : 21- 25.
[ 5]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 2007: 125.
[ 6] 王树人. 文化观转型与 “象思维” 之失[ J] . 杭州师范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0( 3) : 6- 9.
[ 7] 梁茂新, 范颖, 李国信. 中医学的理性选择[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62.
[ 8] 王树人. 中国的 “象思维” 及其原创性问题[ J] . 学术月 刊, 2006, 38( 1) : 51- 57.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姜开运 梁茂新

上一篇:三焦脏腑问的通道

下一篇:中药十九畏衍化关系探讨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