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李士懋:“八面受敌法”研习《伤寒杂病论》

治学方法对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
 
“八面受敌法” 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提出的读书方法,属于精读法的一种。对重要的作品,不能一下子完全领会,就分多个角度多次学习,有重点地研究,“每次做一意求之”,集中精力打“歼灭战”,逐一攻克再融会贯通。初读经典,这也不懂那也不懂,有四顾茫然之感。八面遇敌,不能四面出击,当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就是“八面受敌法”的读书思路。
 
《伤寒杂病论》乃方书之祖,仲景乃医中圣人。历代医家推崇备至,初学者亦心向往之,欲逾仲景之宫墙,见治病大法。学中医者人人重视仲景,能真正理解仲景的人却不多。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研读的方法,没有桥,过河只是一句空话。
 
李士懋在行医数十年中,对《伤寒杂病论》用功颇深,探索钩提,于微言中寻大义,在加减中求理法,提出的“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思辨体系是指示后学者登堂入室之门径。
 
掌握经方,非一朝一夕之功。《伤寒杂病论》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研读《伤寒杂病论》,要有《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对《伤寒杂病论》的钻研,要以读原文为主。先是逐条读,搞懂每条的含义,在条文间前后联系,互相对比,搞清本证、变证及演变规律。继之拆开读,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病为纲,以条为目 弄清诸病的病机及其演变规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病大法、主方和变方。
 
以证为纲 看每一种病的传变过程都出现了哪些证,每一证的病机、病位、程度、病势特点及治法、主方。
 
以症为纲 看同一症都由哪些病机引起,其治法与方药。
 
以类方为纲 归纳类方的病机、应用的异同。
 
以脉为纲 归纳各方证的脉象特点。
 
以药为纲 归纳各药的配伍、用法、用量、服法。
 
以诸可与诸不可为纲 从诸法与诸方的宜忌正反两方面总结应用规律。
 
以法为纲 统辖诸方,再以八纲归纳397法,纲举目张。
 
拆分归纳,纵横捭阖,从不同角度,反复学习领悟,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再参诸医家的观点。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后,就会形成自己的主见,再参阅诸家注释时,就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就可择其善者而吸纳之。再进一步学习历代名家应用经方治疗的医案。医案熔理论和实践为一炉,可从中学习名家如何辨证,如何运用经方,从中可得到很多启悟。
 
拜读名家注释与医案,就是聆听诸家教诲。有了刻苦钻研领悟,依然还处于认识层面,尚未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所以,必须在对经方的学习过程中,勤临证,在不断实践的磨砺中,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对原文的学习,将临床中的成功与失败,升华到理论高度。理论-实践-理论,不断往复,相互印证,认真思索、联想、总结、升华,达到纵横捭阖,融会贯通,就可以发皇古义,创立新说。这是继承发扬中医学的重要途径。
 
李士懋读《伤寒杂病论》的思路,便是“八面受敌法”在中医领域的使用,是研习仲景著作很好的思路。每次皆做一意,分数次读之。从理论来源、条文原义、病、证、症、类方、脉、药、法、名家注释与医案、临证多方面去读。将仲景的巍峨大厦一一拆解,降低读原著的难度,便于深入领会仲景的思想。
 
一种学术思想在历史上的价值,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看它是否提出了几个有分量的问题;二是看它有没有解决几个有分量的问题。李士懋针对中医学术思想现状提出“溯本求源”,并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回答溯本求源时如何研习仲景学说问题,是对中医的一个贡献。
 
“八面受敌法”在史学界被熟知运用,为现代学者学习和研究提供帮助,李士懋、田淑霄夫妇研习《伤寒杂病论》的思路也可作为学习仲景思想的一个方案提出来,供广大中医同道借鉴。 (李士懋名医工作室 吴东杰 整理)

上一篇:汉韵润泽九州

下一篇:中药外靶向透皮精准给药的研究与实践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