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凝练研究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其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 和优秀人文精神。对核心价值进行深入、 系统地研 究和解读, 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 充实中医药文化内 涵, 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 既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落 脚点。

1 研究意义与目的

2009 年, 国务院下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 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 家文化规划。2012 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 医药文化建设 “十二五” 规划》 并提出 : “对中医药文 化内涵、 核心理念、 价值观念等进行深入挖掘、 整理 和研究, 深入探讨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内容 和方法。 ” 2016 年 8 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制的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 规划》 又将弘扬中医药文化 作为重点任务, 强调要“挖掘、 整理、 研究中医药文 化内涵和原创思维, 研究总结中华民族对生命、 健康 和疾病的认识与理解, 提炼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 精神实质,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医特点、 行业特征 并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 。 由此, 中医药文化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是时代的召唤更是发展的趋势。推动中医药文化 特别是核心价值研究对促进中医学回归人文与自然 科学共生属性的完整理论体系, 提升中医自身的价 值, 激发其原创力、 生命力; 为现代科学研究拓展认 知方式、 思维方式; 倡导健康理念、 生活方式, 弘扬和 谐的生命观、 生态观、 发展观, 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 [1 ]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当前研究还尚未完 善, 在理论形态的建成、 思想认识的建设、 宣传教育 的推广、 人才队伍的培养、 经费保障的提供等 [2 ] 方 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面对上述问题, 项目组以“中 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凝练” 为题, 力求从源头寻找 答案, 从精神、 行为、 物质等不同层面加以凝练, 对中 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概括。

2 研究方法

采用 “三线三面” 网格式研究法 。“三线” 即 3 条贯穿研究始终的脉络, 包括对古籍文献的挖掘整 理、 对现代期刊的检索梳理、 对现有城市精神和行业 精神的搜集分析。通过对这三方面内容的汇总整 理、 研究分析, 挖掘阐释中医药文化内涵与核心价 值。

“三面” , 即 3 个覆盖研究始终的层面, 包括社 会各界热心人士、 不同领域及学科的专家学者、 中医 药行业管理部门。通过在网站、 报纸等媒体发出征 集通知, 面向社会大众广泛征集; 向行业内外专家学 者重点征询并组织座谈研讨; 向中医药行业管理部 门征询意见和建议等, 确保凝练出的核心价值获得 广泛认可, 经得起时间考验。

3 研究内容与结果

表 1 显示, 在文献梳理方面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古籍文献搜索, 二是现代期刊文献搜索。在古 籍文献搜索过程中, 发现法天地、 精诚、 仁术、 和平作 为核心词汇出现的频次较多。

表 2 显示, 在现代期刊搜索过程中, 对 CBM 数 据库、 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 中国知网数据 库、 万方数据库进行了搜索, 以中文标题“文化” 、 “中医 ” 、 “中药” 、 “传统医学” 为核心词, 共检索出 文献 3768 篇, 剔除重复性文献后剩余 2344 篇文献。 为检索文章全面, 对 2344 篇文献进行人工筛除后剩 余了 710 篇。通过对文献的系统归纳和整理, 共梳 理了 32 个词汇。



表 3 归纳分类

类 别 频次 词条举例

道 德 观 68 大医精诚、 仁心仁术、 积善厚德

治 疗 观 56 治未病、 以人为本、 济世贵生、 扶正

健 康 观 43 中和、 阴阳和谐、 以平为期

生 命 观 41 天人合一、 医法自然、 法天则地

思维方式 23 整体观念、 取象比类、 崇古纳新

在实地调研方面, 项目组汇集了北京、 上海、 天 津、 重庆、 广州等 91 个省、 自治区、 地级或县市级的 城市精神, 以及包括烟草、 航天、 水利、 银行、 保险、 政 法干警等 11 个行业精神。经研究发现, 这些行业精 神多以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的对偶或排比句式体现, 有的是文言语体, 有的是现代汉语。基于此, 中医药 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阐释也应主动参考和借 鉴, 通过缜密思考、 集思广益, 真正能提炼、 形成经得 起时间考验且群众认可的行业精神。

在专家及社会人员征询方面, 以邮件、 电话、 信 函、 会议、 网络征集等形式开展了 3 次大范围的征询 工作, 人员涵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 地方中医药管理局、 地方中医药科研院 所、 地方中医药高校、 老字号企业等不同层面的 200 余名专家及社会热心人士。在第一次征询中, 共收 到 25 条专家建议稿, 270 条社会投稿, 项目组对征 集到的词汇进行了同类归并及频次分析, 发现样本 量虽然大, 却存在一定共识。如天人合一类词汇出 现 32 次, 大医精诚类词汇出现 28 次, 厚德类词汇出 现 17 次, 中和类词汇出现 14 次等。经进一步聚类 分析, 归为以下几类( 见表 3) 。在第 2 次征询中, 共 收到意见建议 61 条, 在综合专家意见和前期文献分 析及实地调研结果的基础上, 从中医药的生命观、 健 康观、 治疗观、 道德观和思维方式 5 个维度对中医药 文化核心价值进行了进一步概括, 表述为“医道自 然、 治病求本、 精诚仁和、 历久弥新” 。第 3 次征询 通过挂号信、 传真、 电子邮件等形式, 就初步形成的 5 个表述内容面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司办及直属 单位、 全国各中医药管理部门、 地方中医药科研院 所、 地方中医药院校、 老字号企业等共计 111 家单位 进行了意见征集, 共收到 46 家单位的明确回复。在 回复中, 对“医道自然” 、 “精诚仁和” 2 个词的认可 度较高。

4 研究结论

历时 1 年时间, 采用开放的“三线三面” 网格 式研究方法, 在认真开展古籍挖掘整理、 现代期刊 检索基础上, 通过对其他行业和城市精神的借鉴, 以及面向行业管理部门、 中医药科研院校及老字 号企业单位、 社会大众和相关领域专家的 3 次函 询、 多次论证, 最终提出了“医道自然、 精诚仁和” 的 8 字释义。

4. 1 医道自然

《道德经》 云: “道法自然。 ” 《素问·宝命全形 论》 云: “人生于地, 悬命于天, 天地合气, 命之曰 人。 ” 中医学认为人生于自然, 当与自然融为一体, 生长应于自然, 病养调于自然, 是所谓天人合德。 自混沌初开至医药与人相合, 演化出中医对生命 与疾病的认知, 是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 物的体现。中医学可谓是“从医入道, 道以医显” , 并非简单的医术。中医之道, 在法于阴阳、 于术数 以致阴平阳秘的自然平和之态。此道非惟医之 道, 乃是天道, 是合乎规律、 合乎戒律、 合乎韵律的 和合自然之道。

孙思邈云: “天生万物无一而非药。 ” 中医顺应 自然之性, 采自然之物以为药, 用其四气五味之 性, 经过配伍变化为万千方剂以应对各种疾患; 基 于自然之纹理, 发现经络、 腧穴, 以针、 灸、 推拿等 手段调动人体生命自身的平衡力量以维系健康。 中医药既是愈疾疗病之术, 亦为顺时养生之道。 敬顺天道, 法于自然, 是中医对生命与疾病认知 之旨。

4. 2 精诚仁和

精, 中医学是博大精深的一门学科, 仅中医古籍 就数以万计, 都是古圣先贤毕生学术精华的积累与 传递。医者必须经过“博及医源, 精勤不倦” 的积 累, 才可由博返约以达到医术精湛、 医道精微的 境界。

诚, 要求医者应具备诚意正心的态度, 只有心怀 至诚于中, 方能言行诚谨于外, 具体表现在为人处 事、 治学诊疗、 著述科研等方面待人以诚, 律己以严, 言出必信, 著述必谨, 不尚浮华, 务求实效。中医学 是至诚至信的学问, 讲求真实有效, 中医学对待生命 也是以诚为先, 不成无物, 有成方真。

仁, 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 生命至上的伦理思 想, 以救死扶伤、 济世活人为宗旨, 表现为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 爱护生命。要求医者应具备仁爱之心, 推 己及人, 待人如己, 应对病人有关怀、 爱护、 同情之 心。仁即人也, 仁是中华民族对做人的基本要求, 也 是中华民族道德的最高境界。医乃仁术是对中国传 统医学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 以仁心统御医术, 方可 称为仁术。

和, 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 并要求医 者应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 。“和” 是数千年来中 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也是中医学防病治病所追 求的 “以平为期, 阴平阳秘” 的自然状态。中医学追 求的 “和” 是和而不同之“和” , 是和实生物之“和” , 是追求人体自身形与神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 与自然的和谐, 是这三方面的共同和谐。

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 法则天地阴阳自然 之道, 本于天, 应于人, 又与中国传统儒道哲理相孳 乳而延续至今, 是本民族人文与医学智慧的结晶。 “医道自然, 精诚仁和” 体现了中医医道医技的核心 理念与价值诉求, 是中医药继承与发展的精神之 所在。

参考文献:

[1] 郑晓红, 王旭东.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J]. 中医杂志, 2012, 53( 4) :271- 273.

[2] 彭恩胜, 陈江勇. 影响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若干 维度[J]. 医学争鸣, 2014, 5( 3) :28- 31.

[3] 刘理想, 李海玉. 论生生之道在中医学中之体现[J]. 中国中 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 21( 11) :1407- 1409.

[4] 宋琳, 邸智勇, 朴钟源, 等. 中医 “精” 的涵义及其结构层次探 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 21 ( 8) :919- 923.

[5] 申俊龙, 马洪瑶, 魏鲁霞.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的 互动和演化逻辑[J]. 医学与哲学, 2013, 34( 10) :90- 94.

[6] 孙建中. 论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核心价值[J]. 中华中医药杂 志, 2013, 28( 9) :2505- 2307.

[7] 吴德珍, 申俊龙, 徐爱军, 等.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播路径 创新[J]. 医学与社会, 2015, 28( 5) :55- 57.

上一篇:什么是中医 中医的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中医健康教育在治未病中的运用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