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读《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有感

记得曾读过一个故事,大概意思是一妇人难产,服药不效,待叶天士看毕处方,即将原方中的药引“竹叶三片”改为 “桐叶三片”,产妇遵方服药,不出叶天士所料,不久便顺利产下一胎儿,母子均报平安!这让我觉得中医治病很潇洒,很写意。日月如梭,转眼已到大三,古人学医,三年师承,即可出师开业。看看自己。那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啊!真是惭愧。
 
《医中百误歌》是清代医家程钟龄行医30年的心得,读完之后,突然很多往事涌上心头,想起平时的点点滴滴。《医中百误歌》大体可分成医家误、病家误、旁人误、药中误、煎药误几个方面,作为一名医途行者,医家误和药中误,自然是重中之重,下面是我的一点点体会与想法。
 
医家百误,首先当是审证,识证。但不管多么复杂的疾病,总有根源,把握根本,才是治病的前提。
 
我学习脉学的时候,最先接触到也最常接触的一句话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让人有点望而生畏,不知如何是好。但我知道脉象不是不可知,脉学也不是不可学,所以并没有着急,总是把握住机会多体验各种脉象,渐渐地越来越有体会,有时候甚至有点沾沾自喜,自以为有了点小心得。
 
对我来说,经络可能是最不能理解的东西了,记得大一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的概念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时就问老师了:血管跟经络啥关系啊,血液不是在血管里吗,怎么经络里也有血啊,这不矛盾吗?像这类问题,老师的答案并不让我满意,但也没有因此让我丧失信心,而是一直在思考。心里明白中医很多东西的理解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俗话说一针二药三推拿,没用的大夫把药抓。但处方遣药对我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手段,应该也是我以后主要的方向。说到中药方剂,我一直有个疑问,人人都说经方好,药简效卓,可奇怪的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原原本本地使用经方呢?如果说汉代的病跟现在的不同,体质不同,药物性能也有差异等等这些回答,总觉得太牵强,不让人满意。最近听本校老师的伤寒讲座,他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对证使用经方疗效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做到对证并不容易,使用经方不对证是要付出代价的。由此我明白:“理不过内经,法不过仲景”这句话的含义。不仅是我,中医界的所有人,都是在前进的路上,这条路看不见尽头,却为之痴迷。治病救人,不能一味地图痛快,开大剂量的处方,医生必须明白自己面对的是生命,不容丝毫差池。
 
“固护脾胃,医中之王道也”“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乃一身正气之根本。老师看病也常常通过舌象观察胃气盛衰。《内经》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治病必须重视正邪的矛盾斗争,攻邪之时尤其重视保存正气,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避免与病邪同归于尽情况的出现。
 
豹子在做出猎杀决定之前非常安静地判断和等待,而一旦出击必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毫不迟疑。医生也应该是这样的,审查病情一定要细而慢,而一旦成竹在胸,便不再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俗话说自尊心害死人,当医生尤其是这样,自己明明治不了,还硬要治,这不是害死人嘛!程钟龄说:“谦恭退位让贤能,勿俾他人全性命”。
 
一个和蔼的医生能够认真听患者的痛苦,不说别的,光那份亲切就是一份暖心的安慰。在老师的诊所里,当患者来就诊时,他总是能不急不躁地询问,然后安静地诊脉,当病人想起来要说点啥时,他都会抬起头专注于患者的述说。那天一位阿姨抱着孩子就诊,孩子的指头感染,看起来挺严重,老师首先说的是:“不碍事,喝点药,再用药汤洗洗手,几天就好了”。就这么一句话。对于一个母亲是多么重要啊!她的眉头一下子就舒展开了,医生不能理解患者的痛苦,怎么能当个好医生呢!正如程钟龄所说的:“好生之念合苍穹”。
 
说到病人试探医生,其实不能全怪医生,他们珍视身体,当然想找个可靠点的大夫,都是人之常情,作为医生,这应该不是个无解的问题,以诚相待,总会得到理解与配合,这又让我想起一个例子,一位口鼻干燥难耐的患者来诊,第一次老师给他开了药就回去了,第二次来的时候说症状似有缓解,但还是很难受,这时候他掏出一张别人给开的方子让老师看,方子似乎并不怎么样,被老师否定了。老师经过一番耐心解释,患者最后又拿着老师开的药回去了,第三次来的时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很高兴,说吃了药所有症状都大为减轻,由此我体会了医者父母心。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以前或许是我还小,或许是没有学医的缘故,一直都没发现原来老家好多一年到头劳作的乡亲,没几个是完全健康的,都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病,他们就一直忍着,撑着。突然有一天就听说谁又住院了,手术了。读到“病家误,早失计”,突然就想起他们,能为他们解除病痛是我学医的原动力,只能对自己说加油吧!
 
从大一到现在,我一直把自己标榜得很热爱中医,很会学中医的样子,殊不知自己依然是一个抓石子的小孩,须知:学,然后知不足。医术可决生死,岂敢有半点马虎,自古医家多标榜成功病例,鲜有失败案例的记载,但走上这条路,很多情况下都失误不起。谨记前人教训,是避免失败的法门,医中百误,程钟龄先生将其详细列出,须为我等后学谨记。(邵志强)

上一篇:重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传承应从小抓起

下一篇:中医要有“三个自信”加深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解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