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的科学发现是从医学原点开始

作者简介:祝世讷(1940—),男,山东青州人,教授,长期从事自然辩论法、医学方法论、中医系统论、中医发展战略、中西医比较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摘要]中医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科学发现和发明,包含系列重大科学发现,所发现的科学事实和规律已总结为中医的基本理论。但这些科学发现被长期漠视和否定,今天要正式地提出来进行研判和认定。中医科学发现众多,重大而有原理意义的有:生气——中医发现的生命运动;生气通天——人的生命运动与天地相通;精气神——生气的“态”及其病变;经络——生气态的结构;气化、气机——生气的运化机制;病机——病变的内在枢机;证——生气的疾病态;生生之气——人的自组织特性和机制。中医的这些科学发现有三大特点:集成性、原创性、先驱性。
 
中医是中国的第一大科学发现与发明,科学发现是其主体和核心,是中医几千年实践和理论的精髓,但在学界长期以来认识不清,不理解其科学发现的性质和内容,有的被颠倒黑白批为不科学、伪科学,有些人甚至根本否定中医的科学发现。为促进中医的复兴,这个重大的是非问题必须提出来,摆到桌面上郑重地进行探究和论证,还事实以本来的面貌。

所谓科学发现,是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认识和揭示。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科学发现史,是由系列科学发现前后相继形成的发展链。医学的历史同样如此,中医的历史也同样如此。只是医学的科学发现限于医学专业领域,严格地讲应称医学发现。

本文所论中医的科学发现,不是指新近才完成的,而是从中医起源以来已经逐步实现的。中医的科学发现众多,需要着重讨论的,不在那些细小的操作性项目,而是形成中医基本原理的那些基本的重大发现。正是这些发现,才形成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构成了理法方药体系,铸成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具有与西医不可通约的性质,饱含超越其他医学甚至现代科学的巨大发展潜力。在中医的众多科学发现中,重大而有原理意义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1. 生气——中医发现的生命运动

中医的科学发现是从医学原点开始的。疾病究竟发生在哪里,医学的立足点是人,还是人体?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医发现了西医迄今未能认识的事实和规律。西医立足于人体,以解剖研究为基础,着重研究和发现了人体的形态结构所发生的器质性病变。中医则立足于人,不但研究了人体的形态结构,而且着重研究和发现了更深刻和本质的生命运动及其失常为病的规律。

认识到人的生命运动是健康与疾病之本,是中医的首要科学发现,所发现的事实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内容。
 
发现生命运动是健康与疾病之本。人的健康与疾病究竟是本于人体,还是本于人的生命运动?与西方医学把健康与疾病之本定位于人体完全不同,中医发现人的健康与疾病之本是生命运动,从起源开始认识就紧紧地围绕人的生命运动,一部《内经》就是一套关于如何认识和调理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的理论。中医虽然有关于人体的解剖研究,但从张仲景创立辨证论治开始,更加明确地把研究焦点集中于人的生命运动失常。人体与人的生命运动有何区别?事实很清楚——在太平间里,人的生命结束了,人体还在,“死”的是生命运动,生命运动一结束,人体也随之瓦解。人体之病不过是人的生命运动之病的恶化产物,人的生命运动是人体之源,是真正的健康与疾病之本。

建立中医的生命运动概念——“生气”。“生气”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以中国理论对“生命运动”的抽象和概括,也是在现代科学和哲学提出“生命运动”概念之前,最早建立的关于生命运动的概念。“气”概念有多种含义,但作为中国的哲学概念,是在辩证唯物论总结出“物质运动”概念之前,对客观存在物质运动的抽象概括。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统一体,气是从运动侧认识的物质运动,气即物质运动。现代科学和哲学把物质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等,生命运动的本质在“生”,“生气”概念的内涵是“有生之气”,是有生命的物质运动,即“生命运动”。《内经》是医学史上第一部关于人的生命运动的论著,第一次以“生气”概念论述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

健康与疾病是生气的正常与失常。中医不仅不表面地强调人体之病,也不孤立地强调病变,而是把健康与疾病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的两种过程和状态来对待,这个整体就是人的生气。生气正常就是健康,生气失调就是病变,认为“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难经》)。中医学研究和发现了人的元气、经气、藏气、气化、气机等,及生气失常为病的病机,发现和发明了以生气为枢机来养生、御病、祛病的规律和法则。

2. 生气通天——人的生命运动与天地相通
 
      中医不但发现了人的生气,而且进一步发现“生气通天”,人的生命运动与天地相通相应,其健康与疾病的变化是人与天的这种关系的一种效应。《内经》的“生气通天论”等篇,系统地论述人与天(自然界)的关系,及其影响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这在医学中是最早和最明确的。
人的生气源于天地。人的生命运动从哪里来?与各种神创论不同,中医发现并如实地认清,“人生于地,悬命于天”;“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是子母关系。提出“天地人‘三才’”概念,把人与天地统一起来作为一个子系统来对待,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一认识已被现代科学关于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与演化的研究结果所证实。
   生气变化与天地相参。认识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与四时相副,发现并掌握了其相应的基本机制,包括“天人相应”、“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等。
   五运六气与生气的关系。发现了五运(木、火、土、金、水)、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医学意义,认识了运气变化影响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总结了遵循运气规律养生、御病、祛病的法则。
养生、发病、愈病的时间规律。认识到年、季、月、日、时等时间变化和周期节律与人的生气的内在规律性关系,及其对养生、发病、愈病的影响,总结了气血、脏腑、经络、阴阳、证候等的变化时间节律,及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理论。

3. 精气神——生气的“态”及其病变
 
       解剖学研究的是人的解剖形态,但是,人不仅有体的形态,更有生命运动之“态”。中医研究了人的形态,但更加注意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运动之态,即“生气态”或“生态”。这是比形态更深刻和本质的态,是活的永不进太平间的态。
    钱学森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的人体科学,避开解剖研究开辟了“功能态”研究,提出人的功能态学说,证明人的功能态比解剖形态更深刻,其正常与失常是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更深本质,认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对失常功能态的调理。实际上,所谓“功能态”就是中医早已发现的“生气态”。中医就此发现的事实和规律主要有如下内容。
 
   生气态的整体内容——“精、气、神”。它是个统一体,旺盛就健康,失旺就不健康,是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表现。这比1946年以来西方医学对健康的两种西餐式拼盘定义要深刻和准确得多,且早了两千年。
生气态的正常与失常规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正气”是生气态的正态,偏离正常态就是虚、邪之态,就是病态。中医所研究和认识的病变,主要集中于生气态的失常,关键是正气失正,许多情况下是正气失正又为邪之所凑。辨证论治之“证”,是最典型的生气态失常为病。
   生气态的藏象关系。发现了生气态有内在过程和外在表现,将内在过程称为藏,外在表现称为象,概括为“藏象”关系,揭示了其“藏藏于内,象现于外”的规律,及察其外象可知内藏的机制,总结为藏象学说,应用于临床诊治。
   考察生气态变化的途径——“四诊”。生气态的变化有多种特征性表现,中医发现有四种外象具有特异性意义,发展为“四诊”(望、闻、问、切)。四诊的每一方面都是生气态变化的外现特征,四诊合参可综合地判断生气态发生变化的性质和程度。这与形态结构的器质性病变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诊察完全不同。
   生气态的亚整体层次及其变化。认识了生气的多个层次和分支及其态的变化,例如气血津液、经气、藏气、营气、卫气等,其态的不同变化是各层次或分支的健康与疾病的变化。

4.经络——生气态的结构
 
      人体的形态有结构,即解剖结构;人的生气态同样有结构,是活的,不具有解剖形态。中医研究了人体的形态结构,但没有停步于此,更深入地研究了人的生气态结构,它比形态结构要深刻得多,复杂得多。
    非解剖的活结构。中医在人体形态结构之外,发现了生气态的结构,即生命运动的结构,其特点是“活”,是系统论讲的“结构就是过程流”。形成这种结构的内容是生气,不是物质实体(粒子),有空间和时间特性,但没有解剖形态,不进太平间,不上解剖台,是一种非解剖结构。
        经络——典型的生气态结构。“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经络的发现不是源于解剖,而是基于针灸、脉诊、气功等,在《内经》和《难经》时代就作了系统的总结。经络是最典型的生气态结构,所有研究已证实,经络没有解剖形态,在尸体上不存在,有基态与激态之变,是活的“过程流”。
       五藏等多种功能子系统。在经络之外还发现了多种生气态结构,大都属于现代科学所说的“功能子系统”。功能子系统是由整体分化而生的子系统,它在功能上相对独立,但没有解剖形态,是以功能为基础形成的结构,功能一结束结构就瓦解,较为典型的是五藏。中医是以生气的研究为基础,在认识心肝脾肺肾五个解剖器官之外,又发现了生气态的五个功能子系统心藏、肝藏、脾藏、肺藏、肾藏。迄今的研究已证实,五藏的生理病理等内容与解剖器官五脏迥异,也没有单独的解剖形态,在解剖台上不可见,是典型的功能子系统。
       生气态的不同层次和分支结构。人的生气有多种层次和分支,各有自己的生气态及其结构,各有其生理和病理内容和特性,中医对此已有多项发现,如“六经”、“三焦”、“命门”等。

5. 气化、气机——生气的运化机制
 
       气化、气机是中医的特有发现,即生气的运化及其机制。
出入升降——生气的运化机制。认识到人的生命运动是生生化化的运动过程,其机制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根于外者,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环境汲取负熵(生命以负熵为食),称为“出入”;二是根于中者,即内部的物质、能量、信息运化,“阴藏精、阳化气”,称为“升降”。其规律是,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素问·五常政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由此总结为气机理论。
     常守与失常——健康与疾病的转化规律。认识到气机的出入升降是个动态过程,波动不超出正常范围为“守常”,为健;超出正常范围为“失常”,会病。发现其规律为“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
    气聚成形——形态结构由气化生成。认识到人的形态结构不是本原的,而是由气的运化生成的“气化结构”。“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始动而生化,流散而有形,布化而成结,终极而万象皆变”(《素问·五常政大论》),即形态结构的生、结、育、变,是气的始、流、布、终的表现或产物。因此,形态结构的器质性病变,是气化失常的结果,“大凡形质之失宜,莫不由气行之失序”。这些发现总结为气化学说,已被耗散结构理论的现代研究所证实,而量子场论从更深层次揭示了“粒子是能量的聚集”。
       百病生于气——气化失常是发病基础。认识到引起病变的机制有多种,但气化机制失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素问·六微旨大论》)。“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曰百病皆生于气。”

6.病机——病变的内在枢机
 
       病机是中医的独创发现,它不同于西医研究的病因和病理,是病变发生的内在机制。《内经》首论病机十九条,后发展为系统的病机学说。
病机是发病的内在枢机。病机不是外来特异致病作用,而是在内外环境变化态势的压力和激扰下,生气本身发生的内在性失调,它本身不是病变,而是“病变所由出”之机。其作用像弓弩之机,引而发之为病。“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机者,要也,变也,病变之所由出也”。
        病机的本质是矛盾关系失调。病机还不是生气之态的失常,而是生气所含的矛盾关系的失调,其代表是“阴阳失调”、“气机失常”、“正不胜邪”这三大病机。生气的运化包含多种因素、条件、机制、过程,及其多种相互作用关系,这些相互作用关系的正常与否是影响生气运化及其态的内在枢机。这些相互作用关系的失调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生气态失常为病。中医发现的病机多样,其共同本质是相互作用关系失调,失调所“失”的是关系之“调”,不是形态结构的损伤,不是物质成分的增减,不能量化为特异性理化指标。
     辨证审机,治病求本。发现了病机是病变所由出,因此辨证必须审明病机,治疗必须治至病机,认识和掌握了这一规律并贯彻到临床防治中。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至真要大论》)。针对病机进行调理,可“一推其本,诸证悉除”。

7. 证——生气的疾病态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之不可通约,在于中医之“证”是人的生气态失常,西医之“病”是人体形态结构的器质性改变。中医在此的重大贡献是,发现并有效地调理着人的生命运动的病变,它是比形态结构的病变更加深刻和本质的领域。
         正气是人的生命运动的基态。认识到人的生气之态不是恒定的,但在自然条件下其自发的最佳状态是正态,即“正气”,它是生气的基态;病变不过是在其基础上发生的不同性质和程度的部分性或阶段性失常,像不倒翁一样并不失去基础。医学的任务首先是维护这一基础,在发病的情况下依靠和发挥这一基础的作用来调理,因此把养生作为首务。《内经》从“上古天真论”开始,就系统地研究生气规律,强调养生以防止失调为本。
        生气的未病、欲病、已病。认识到生气的病变不是突发事件,而是从零的突破开始的渐变过程,其发生和发展有不同的性质、程度、阶段,原则上可分为未病、欲病、已病阶段。根据这一规律,明确总结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
       “证”是生气的疾病态。辨证论治之“证”,不是可解剖定位的器质性病变,而是人的生命运动的失常,是人的生气失常的疾病态。证作为一种疾病态,是在病机作用下,生气偏离正态,其偏离有不同性质和程度,中医认识的有寒热、虚实、阴阳、表里等(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1997]定义证候800条),现代人体科学称为疾病功能态。不同的病机发为不同的证,有不同的性质、内容、特征,现代人体科学称其为各具特征的疾病功能态。
  “候”是“证”的外象。候者伺望也,是生气的疾病态呈现于临床的症状,可诊而察之。证与候是藏象关系,证藏于内,不可直接诊察;候现于外,是证的外象,可诊察而见。候与证内在统一而相表里,故常统称为“证候”。循其藏象关系,可通过诊察候而辨识证。
      “病机—病证—病候”系统。完全不同于西医认识的“病因—病灶—病理”系统,中医所发现和认识的,是人的生命运动的“病机—病证—病候”系统,这是一种更加深刻和复杂的病变系统。中医虽然也研究了形态结构的器质性病变,有自己的辨病论治,但主导方向是深入到人的生命运动领域,着重研究和发现以“证”为核心的生气态病变系统,发展了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发现和驾驭生气态病变系统的学术体系,形成了包括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的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迄今在医学和科学领域都是唯一的。
     生气疾病态的复杂性。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其复杂性在生气及其病变中典型地表现出来,也必然地被中医所接触、发现、认识。现代科学的复杂性研究所发现的各种复杂特性和机制,大都被中医认识到,反映到其理论和实践中。较常见的如随机、模糊、突变、触发、不确定、非线性、非特异,以及失序、失稳、信息、熵变等。中医对这些复杂性的认识大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中医知其然已千年以上,现代科学才刚刚来“知”,其所以然同样是未知数,因此中医是复杂性研究的先驱,科学界认为“中医是复杂性科学”。
 
8. 生生之气——人的自组织特性和机制
 
        中医不但发现了人的生气,而且发现了生气的自组织特性和机制,是自我发生、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称为“生生之气”。中医于此所发现的事实和规律如下。
        生气的自生自化。所谓生生之气,是“生”生气的物质运动。即人的生气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机制,不靠外来控制和干预,而是生气本身所固有的,是自我发生、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这一发现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最新认识完全一致,现代研究认为生命运动的本质是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的统一。“自组织”是生命运动的核心特性和机制,它把非生命物质组织为生命现象,把外来条件组织为生命运动,把无序和不稳定组织为有序和稳定,对内外条件的变动进行组织化调节,变为抗御、适应、进化等,自组织的正常与否是健康与疾病的内在本质。中医认识的“生生之气”正是生命运动的自组织特性和机制,“生生之气”可视为中医的自组织概念。
      阴阳自和病自愈。是从阴阳矛盾运动发现的自组织特性和机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总结为“凡病……阴阳自和必自愈”。后世医家进一步研究,发现了“欲其阴阳自和,必先调其阴阳之所自”的规律。阴阳自和论可视为中医的自组织理论。
     五藏的“生克乘侮”自稳。发现了五藏之间的“生克乘侮”相互作用关系,及通过该相互作用保持五藏整体有序稳定的机制,是不同于阴阳自和的另一种自组织机制,据以发展了培土生金、滋水涵木等推动五藏生克作用防治疾病的调理方法。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汉代总结的这“八字金丹”是对自愈机制的最早揭示。此之“中医”,谓内在自我之医,是人所固有的自我调理和愈病的机制和能力,无人不有,无时不在,只是相较于病变的势力有强弱不同。有“中医”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有病可不药或轻药而愈。
    “施治于外,神应于中”。中医发现了生生之气在治疗中的基础和中枢地位,认识到针灸、药物等治疗作用,都要由生生之气接应和转化,才发挥相应的作用。所谓“神应于中”就是外施的治疗作用通过内在的生生之气的激发、接应、转化而产生疗效。李冠仙对此总结得最为精辟:“善调理者,不过用药得宜,能助人生生之气”。
    遵“生生之气”为医学之道。“生生之气”是中医的最深医学发现,以此为基础形成中医科学原理的基本内核——遵生生之道,养生生之气;驭生生之具,调生生之机;助生生之气,收生生之效。这一原理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精髓。

总起来说,中医的科学发现不只上述几条,还有人的整体性的本原性、非加和性、病变的标与本,以及诸多超还原的复杂特性和机制等。

中医的这些科学发现,与已知的一些其他科学发现相比,有几个突出特点。①体系性。中医的发现不是单项,而是多项,是由多项发现形成的庞大体系。各项发现都不是由一人一次完成,而是由多人或多世代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反复探索和研究而实现,发现的艰难性与发现的深厚性高度一致。②原创性。所有发现都远在其他医学之外、之前,具有高度原创性和独创性,西方医学至今难以理解和研究,甚至无法企及。③先驱性。中医以生气为核心的系列发现,特别是其包含的深层复杂机制和规律,不但超出了其他医学,而且超出了整个科学的现有视野,现代科学最新发展——复杂性研究正在向这个方向开拓,中医的发现在此已等候了上千年。

上一篇:中医藏象学说是基础的基础 代表着中医的本质特点

下一篇:针灸铜人——万物皆为药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