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学科是高校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优势。创造鲜明特色,打造学科品牌,是不少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重要战略。可以说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加速器。学科水平已成为大学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主要标志。
笔者分析当前我国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科发展模式雷同,中医药特色学科、一流学科建设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学科研究方向需进一步凝练;布局结构不尽合理,交叉优势没有显现;后备学科带头人缺乏,团队建设仍需加强;学科资源条件需改善,协同创新和成果总结与转化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加快建设一流中医药学科,笔者有如下四方面建议:
适应高校“双一流”发展趋势,打造一流中医药学科
第一,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学校,也不可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对国家作出一流的贡献,在国际上产生一流的影响。中医药学科是我国教育的特色学科,在中医药学科未来发展中,要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建设一流学科的理念,优化学科建设条件,加强学科建设的指导。。第二,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打造一流中医药学科。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根据自身中医药学科发展特点,设置特色专业,结合国际学术前沿和中医药人才需求,谋划好一流学科建设布局和重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形成有示范意义的、一流的中医特色学科专业。第三,促进中医药大学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合作,推进跨学科研究,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推动传统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中医药学一流的中医特色学科专业。
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打造一流学术队伍
第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增加中医药研究生培养数量,尤其是中医药博士研究生培养名额。第二,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继承中医药理论精华和实践经验的同时,加强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的结合,培养一批既能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又了解传统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人才,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原始创新,加强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第三,加强在中医药院校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与东南亚传统医学国家合作交流,扩大研究生公派出国比例,培养一流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第四,加强中医药后备学科骨干人才培养,尤其加强国内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加强高校协同合作,委托优势学科高校培养本学科高水平拔尖人才;另一方面建立中医各学科高级师资研修班、培训班,打造一流的学术团队。
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技术平台建设
第一,加强中医药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平台是学科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汲取信息、获得思路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围绕中医药学科学术研究领域,建立专业性强的图书文献情报资源,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藏书体系,发挥信息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形成较完备的文献保障系统,满足学科教师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建立中医药学科知识体系的从源到流的文献数据库,促进优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广泛利用,改善整体教学科研环境,促进科研合作,加强人才培养,有力推进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第二,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建设,是建设一流中医药学科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培育建立国家中医药临床基地、国家国际合作科研基地、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国际合作科研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及省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平台加强中医药原始创新,加强中医学科内涵建设,整体提高中医学科水平。
加强国际交流,推进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
第一,建立中医药国际交流常态化机制,定期经常选派人员组团到国外访问、学习,开阔眼界,为建设一流学科提供新思路。第二,加强中医药研究生跨院校、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建立研究生交流学习机制,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教育行动,定期选送优秀研究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一流中医药人才。第三,以开放的姿态,拓展中医药国际交流渠道,鼓励与国外大学联合建立实验室、人才培养基地等,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司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