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传统医药从临床到科研还要走多远

慢性疾病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提示我们,传统医药对防治慢性疾病有无限的潜力。中日韩三国同处东亚地区,传统文化相近,几十年来,各国传统医学领域专家在运用现代科技研究传统医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现代科技让传统医药获得新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为从传统中药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运用现代科技从传统医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是一直是传统医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虫草素是冬虫夏草和蛹虫草中(尤其是核苷类)主要活性成分,也是第一个从真菌中分离出来的核苷类抗生素。中国医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朱海波通过对新型虫草素衍生物IMM-H007增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功能机制的探究发现,IMM-H007可显著提升和增强正常小鼠、实验小鼠血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和功能,从而可能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治斑块破裂造成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
 
日本东京药科大学生物化学系Takashi Sato通过对传统中药新型抗粉刺剂的开发,发现了从柑橘提取的多甲氧基黄酮醇和川陈皮素、从雷公藤提取的二萜雷公藤甲素、从黄芪中提取的类黄酮黄芪苷因为可以抑制仓鼠细胞内脂滴的形成分化,都可以作为痤疮治疗的有效候选品。
 
痤疮作为好发于青少年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而不太受人重视,但同样为慢性疾病的癌症却让大家谈“癌”色变。
 
癌症的常规疗法化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恶病质是化疗的一种剂量限制性副作用。韩医学研究院KM(韩国医学)融合研究部Jinhee Kim研究的一种草药(KIOM-CRC#50)的乙醇提取物,作为对抗化疗引起的恶病质以及其他副作用(包括肾毒性和血液毒性)的化学保护剂,可以有效地减轻化疗引起的恶病质和其他副作用以及因肿瘤生长而导致的体重下降。
 
研究传统医药方式方法是难题
 
在中医科学化的进程中,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成为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药因其化学组成复杂,虽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其药效成分并不明确,探索合理的方式方法开展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以及体内代谢研究对于阐明中药药效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研讨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林瑞超教授关于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向大家介绍了斑马鱼作为研究中药的一种可替代模型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斑马鱼在生理、形态和解剖等方面与人类具有极高的相似;而且斑马鱼与人类的基因同源性可高达85%一些重要蛋白质的功能区域与人类结构高度一致;与传统的动物模型相比,斑马鱼胚胎是透明的,在显微镜下能够比较方便地评价中药的活性和毒性等特点,使得斑马鱼成为一种可替代模型,广泛用于中药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中。
 
中医药既有治病防病的独特优势,也有看似简单却难以说明的困惑。一剂中药为何能治多种疾病,甚至是病理机制完全不一样的复杂性疾病?为何人参、黄芪等临床效果很好,却仍然没能阐明其具体的有效成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研究员柴兴云在抛出一系列的疑问后,向我们阐述了从整体涌现性特征着手,来理解中药这一复杂性系统。他指出,中药涌现性特征源于其成分多样性和不同成分之间复杂的关联性。
 
方剂走向科研的道路依然漫长
 
千百年来,古人留给了我们大量有效的成方制剂,到如今,现代科学技术为方剂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和剂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川在研讨会上指出,在中国,中医药常常与西医手段相结合被用于疾病的治疗。由红花、赤芍、川芎、当归及丹参五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血必净”就被配合用作了脓毒血症的治疗。在揭示血必净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的过程中,围绕其所含的黄酮、单萜糖苷、苯酞、儿茶酚等四类活性成分,系统开展了血必净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并讨论了该药代研究的药理学和治疗学意义。
 
韩国韩医学研究院医学应用中心Hwayong Park博士也作了“中药配方KIOM2012H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保肝作用”的报告。为了开发出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有效天然药剂,他们配制了一种由四种草药混合而成的混合物(KIOM2012H),并发现了其通过抑制涉及脂肪形成及相关调节剂的脂肪累积和基因表达而起到的降脂作用,可用自然产物和草药开发治疗NAFLD的新药。
 
传统医药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健康的福祉,现代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几十年来,运用现代科技研究传统医药虽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由于传统医药复杂的自然属性,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的传统医药走进实验室、走向科学化的道路仍然漫长,但经过一代代传统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传统医药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上一篇:“六位一体”引领中医药上新台阶

下一篇:免煎中药,疗效让瑞士患者折服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