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已经成为时代偶像,与其有关的过往,都将是励志故事,带给我们启迪。其个人的成长经历、求学历程、职业生涯等将被细致梳理,治学态度、科学精神、学者情怀将被认真总结。
1995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为迎接建院40周年,出版了系列纪念图书。《中国中医研究院人物志(第一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是其中之一。该书中,屠呦呦的人物传记被收入其中,占5页半的篇幅,近4000字。那年,屠呦呦65岁。
透过这篇20年前的人物传记,我们看到屠呦呦走过的是多数成功科学家所走过的道路:受到良好的教育,名校(北医)毕业,有继续深造(参加“西学中”学习二年半)经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默默无闻,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终于取得成功;个人做出了巨大牺牲,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体上做药学试验,得了中毒性肝炎。屠呦呦的成功,再一次证明,在今天,努力与付出仍旧是成功之路。
屠呦呦的成功,告诉我们科学的道路上,就是要有科学的精神,要有科学的心态,要默默无闻,甘于寂寞。这,无疑是回归传统的又一个标杆。在这样的条件下,屠呦呦身在其中,让我们更加肃然起敬。
学习屠呦呦精神,该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屠呦呦的成功,是科技工作者遵循科研规律,坚持走科技工作者的正确成长道路,是坚守和牺牲。这是最该学习的。说到如何学习之,应该是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按照事物的本来规律办事,回归事物的本来面目,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积淀,少一些名利,多一些淡泊。
一个学者的成功,总是有时代的影子和社会的印记。屠呦呦的经历,同样折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子,她的故事表明这是一个能够成功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看到她获得诺奖之后的荣誉,也要看到这成功背后的努力。我们要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