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违背历史与逻辑的“证包含病机”说

笔者针对刘方柏同志的商榷,已两次撰文予以回应。因篇幅所限,对其在《仲景之方,因证而设》及《方对应的是已包含病机的证》二文中存在的基本逻辑混乱,特别是“证包含病机”等问题,未能给予有针对性的分析。为把这次有关“方证相对”的争鸣进一步引向深入,再次撰文,三答刘方柏。
 
“证”指“《伤寒论》条文所列之证”与“已包含病机的证”自相矛盾
 
刘方柏在《仲景之方,因证而设》一文中指出:“临床只要依据条文所列之证,即用下列之方……逐步固化成了‘方证对应’的临床辨证模式。”很明显,刘方柏认为“方证对应”之“证”指的是《伤寒论》“条文所列之证”。
 
笔者在《病皆与方相应与方证对应无关》中指出“《伤寒论》中的‘证’皆是指症状和体征”,继而又在《方与证间的基础是病机》中进一步指出,就是《伤寒论》中“以方名证”的“桂枝证”“柴胡证”的本义也是指反映和体现方剂主治病机的症状和体征。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刘方柏在《方对应的是已包含病机的证》又说“方证相对”的“证”,是包含了“病机”的。将刘方柏的前后说法稍加对比,即可发现,不仅存在着自相矛盾,而且连其支持和赞同的“方证相对”说,就基本的逻辑原则而言,也成了一个难以自圆其说的“悖论”了。
 
刘方柏认为“方证对应”指的是“临床只要依据(《伤寒论》)条文所列之证,即用下列之方”,而不论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张仲景心目中的“证”,都是指症状与体征而言的,根本不存在“已包含病机的证”。也就是说,除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伤寒论》条文所列之“证”(症状与体征)完全相符时,才有“方证对应”之可能,否则绝对做不到“依据(《伤寒论》)条文所列之证,即用下列之方”。
 
“证包含病机”说法的历史与逻辑错误
 
刘方柏在《方对应的是已包含病机的证》一文中,以国家制订的《中国临床诊疗术语》有关“证候”的表述为依据,认为“‘证’,是包含了‘病机’的”。他以为这是国家标准说的,肯定不会错的。很遗憾,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临床诊疗术语》中“证候包含病机”的说法,是违背历史与逻辑的。
 
首先,中医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證、候、症和由它们派生而来的證候、症候、病候、病證、病症、病征、病状等,以及现今使用的证候和症状等,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可以替换使用的同义词,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差异。
 
对此,无须做过多的论证,只要看看当今权威性的工具书关于“证候”的解释,一切疑惑均迎刃而解。如《汉语大词典》曰:“证候,症状。南朝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序》:‘撰《效验方》五卷,具论诸病证候,因药变通。’”
 
可见,传统中医学认为,“证”是指病人自我感觉到的各种异常变化,并足以证明自身患有疾病的证据——症状,引申于广义时代表病人全部的临床资料;“候”是指医者运用各种诊察手段,对病人进行诊察检查而获得的各种异常征候——体征,引申于广义时亦代表病人全部的临床资料。故前人或单称“证”,或单称“候”,或“证候”合称。
 
其次,“证包含病机”的说法,发轫于1957年,最终定型于1984年印会河主编的五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1957年2月任应秋在《中医病理学概论》一书中,首先对“辨证论治”进行定义:“辨证论治的方法,是依据机体病理变化的若干证候群,辨识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而确定其治疗。”
 
与此同时,秦伯未在《江苏中医》1957年第1期发表的《中医“辨证论治”概说》,却提出了与任应秋先生截然相反的认识:“‘辨证论治’的意义,‘辨’是分辨、鉴别,‘证’是证据、现象,‘论’是讨论、考虑,‘治’是治法,就是治疗的方针。”
 
由于“辨证论治”从一开始是中医学界作为区别于西医的特色与优势而提出来的,为了使当时“西医学习中医”的学生尽快接受这一观点和主张,中医老师们反复向他们灌输:“中医治病,不重病名的分析,不论有无病菌,或所染何菌,概依‘辨证论治’原则来处理。”(朱楚帆《中医治疗基础知识》)
 
1964年由广东中医学院主编,黄星垣、曹鸣高、金寿山、张大钊这四名“系统学习过中医的高级西医”参加修订的二版《中医诊断学讲义》说:“证候是辨证的基础。要详细搜集证候资料,就必须四诊合参。”“四诊的证候,是依靠医生在病人身上观察得来的。”“但辨证的‘证’字,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别的证状,也不仅是表面的综合证状群。所谓证或证状,既包括四诊检查所得,又包括内外致病因素,全面而又具体地反映了疾病的特征、性质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癥结。”
 
但既然说“证候是辨证的基础”,“是依靠医生在病人身上”通过“四诊合参”而得来的,那就只能是症状和体征,而绝对不可能又是“全面而又具体地反映了疾病的特征、性质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癥结”的。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在逻辑上都不能成立的“悖论”。
 
至1984年,印会河主编的五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说:“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中医治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不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相同的病机,可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病机,就必须用不同的治法。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实质上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含着病机在内的缘故。”
 
最后,导源于五版《中医基础理论》的“证包含病机”的说法,不论从哲学上、逻辑学上讲,还是从中医学理论上讲,都是不能成立的。
 
李致重在《中国医学学报》1996年第2期发表的《證、证、症、候的沿革和证候定义的研究》一文中说:“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是临床治疗的根据;而证候是病机的外在表现。对疾病外部表现的辨别或中医理论基础上的抽象思维,即认识疾病病机的辨证过程。如果证是疾病的本质、是病机,则辨证就是多余的了;不经过抽象思维便可一眼看清病机,这在哲学上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证是病机’这一定义可以成立,那么‘辨证论治’则是一个逻辑上讲不通的命题,只有改为‘见证治疗’或‘对证治疗’才是;倘若坚持这一命题,对是疾病本质的病机再‘辨’,其结果则将‘是本质’或‘非本质’两种可能,逻辑学也不允许这样做。”
 
总之,由于中医学界长期将本来是指症状与体征的“证”与作为疾病本质、根本与关键的“病机”混为一谈,才使得来源于日本、实质上是“废医存药”的所谓“方证相对”说,最近在中医学界盛行起来,致使中医学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且越走越远,确实值得中医学界广大同仁深思。

上一篇:高祥福:整合资源突出中医药服务能力

下一篇:兼评张效霞同志关于“方证相对”的系列文章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