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郭子光先生,于2015年5月17日去世。作为九三学社同志和学生,痛失良师和九三前辈,中心惨忉,悲痛难言。
曾记2年前,学校为先生举办“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从医60周年庆典暨学术交流会”,我作为学生写了简介短文:先生1932年12月26日降生于荣昌县仁义镇郭氏中医世家,父亲郭治安其时已是闻名遐迩的中医先生,熊罴协梦,中年弄璋,取名子光,表字茂南,翼其光大祖业,名茂天南。先生家道殷实,诗书传家,幼承庭训,天资聪慧。然四岁失恃,七岁失怙,终天之恨,尤为深切。及其稍长,每起风树之悲,遂兴济世之志。其承继家学之念,蒙其舅父廖济安的鼎力支持。廖氏精医理,擅临床,曾师从郭父。其于先生,既有甥舅之情,复念师恩之重,且得一美质良材而教之,幸何如之。故其对先生的指导,可谓倾囊相授,不遗余力。廖氏信奉“基深筑高墙,临床知真谛”之理,先让先生进私塾学习儒家经典,提高古文水平,然后悉心指导《内》《难》《伤寒》诸经窍要,并带同随诊实践。先生1952年悬壶乡里,年甫弱冠即声名鹊起。1956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更是如鱼得水,充分发挥其学问优长、文辞畅达之特点,在读期间即不断有论文发表。毕业后留校工作自今。
先生自幼读书即不落恒蹊,长而好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于《素问》《伤寒论》着力尤著。其“六经病理反应层次”学说,即发前人未发之奥。先生天性谅直,不涉虚浮,忠信为本,实事求是,博雅弘通而犹笃学不懈,此其所以进德立业也。其于学问著述,精勤不倦,常谓“为学如逆水行舟,不可一篙放缓。”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不独致功于当代,必将流泽于后世。其于临床诊病,一丝不苟,澄神内视,望之俨然。至意深心,审谛覃思,虽临证不惑,亦不率尔操觚,自逞骏快。故其临证,常能力挽重危而起沉疴。其于教学,阐发精详,深入浅出,指迷津,度金针,从不藏私自秘。
郭子光先生十分看重九三学社的荣誉。多次被评选为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优秀社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优秀社员、九三学社中央先进个人。对这些荣誉证书,都珍而宝之。在郭子光先生80寿诞暨从医60年庆典时,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院士的题词:“悬壶济世一甲子 仁心仁术杏林光。”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郭子光先生也十分重视组织活动。每次请他无偿地为九三学社成都市的社员们作中医养生报告,他都一诺无辞。有一次因交通拥堵,他走着来到会场。
音容宛在,阴阳离决。作为国医大师,这是中医药界的一大损失,也是九三学社的一大损失。临颍默思,宁不痛惋。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沉痛哀悼国医大师郭子光
蜀都五月,晴天惊雷,惊闻大师郭老仙逝,心情沉痛。郭老穷其一生,献身岐黄,精研医术,治病救人,传播中医,培育后人。郭老法尊仲景,精研《伤寒》,喜用经方,立新解,创新说,影响深远;旁及诸家,深谙各家学说;倡康复理念,开中医康复先河。一生笔耕不辍,著述宏丰,尽显真知灼见;临床倡导人-症-病-证相结合,屡起沉疴而闻名遐迩。耄耋之年,获评国医大师,更是不待扬鞭自奋蹄……噩耗惊付,曷胜惋愕,泪成千丝,赋诗哀悼。
成都五月乍春寒,雨水浸淫雾霭漫。
霹雳惊情传世宇,子光国老尽竭殚。
苍龙日暮行时雨,老树春深馥郁繁。
碧血丹心烛炬尽,恭钦愕惋泪流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