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与参(1903年~1978年),名敏,字与参,甘肃宁县人。1926年,开始行医。历任中央国医馆理事,上海光华医药杂志社兰州分社社长,甘肃省国医分馆馆长、省中医学会理事长、省中医学院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等职。他一生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思想,精研《灵枢》《素问》等经典著作,曾先后受教于章太炎、恽铁樵、陆渊雷、施今墨等医坛大师,治学严谨,既通中医经典,又善辨证施治,尤以治疗妇科、儿科及消化系统疾病见长,研发了著名儿科良方“健儿素”。发起创办了甘肃第一个中医学术刊物《国医月刊》,著有《六十种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柯与参医案》。其论文、医案遗稿由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整理汇集成册,出版了《中国当代医疗经验荟萃》。
张汉祥(1911年~1983年),天津市人,中医主任医师。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卫生厅中医门诊部主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他勤求古训,耽嗜典籍,博采众方,能够通篇背诵《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典籍。潜心研究祖国医学,对仲景学说的研究尤为深入,经他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数十年后仍健康地生活。他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诊治疾病,特别是为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治疗中外专家束手无策的过敏性鼻炎取得了明显疗效。由于在中医临床诊治上的卓越成效,多次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热衷于甘肃中医事业的发展,积极筹建了甘肃省中医院。曾被评为甘肃省和兰州市劳动模范。其学术思想载入《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中。
初次听闻柴玲的名字,是因为她在2014年获得了甘肃省职工技能大赛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省级决赛”一等奖,作为敦煌一名基层医生,能在全省28个专业代表队中一举夺魁,确实让很多人意外又惊喜,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基层中医的希望。
“我这里基本上不用输液”
为了更加真实深切地认识这位基层走出来的“中医明星”,我们专门来到她位于窦家墩村委会旁边的小诊所,不起眼的门面、简单的内部设施、拉着家常的待诊群众,俨然一幅质朴温暖的乡村医生生活画面,柴玲抬头冲我们很灿烂地一笑,又专注于手头的诊疗工作。
柴玲,今年38岁,2003年毕业于甘肃省中医学校。上学期间柴玲就特别痴迷于中医保健类书籍,并且一钻研就是十几年。2009年她从莫高镇中心卫生院三危分院调到窦家墩村卫生室工作,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她的乡村医生生涯,也开始了对中医药文化的领悟和实践。
在临床实践中,她逐步探索出了以中医为主,西医配合的简便、价廉、有效的独特诊疗模式,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可。她自豪地对我们说:“我这里基本上不用输液,主要是中医针刺、艾灸、拔罐、按摩,同时配合简单的食疗、运动和情绪疗法,可以实实在在地为乡亲们解决一些问题。有些西医治不了的病,中医可以有效解决,特别是在乡村,中医诊疗的优势显而易见,也正是因为群众的认可,我现在越干越有劲儿了,今年打算把卫生室重新改扩建一下,让大家伙有个好的就医环境,也希望自己能在中医诊疗上做得更专业,走得更长远一些。”
“大医院都难治愈的病,小柴600元就给我治好了!”
一个村卫生室能够门庭若市,吸引周围乡镇群众甚至外地群众前来就诊,除了为民亲民的热情之外,更因为其独到的临床技艺。说起自己治愈的病例,柴玲更是滔滔不绝。从宁夏来敦煌的务工者老马,50多岁了,2014年底患带状疱疹,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但瘙痒疼痛的后遗症,每天晚上折磨得老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老马来到柴玲的村卫生室,想看看中医治疗的效果。通过针刺、艾灸、刺络拔罐一个周期的治疗,老马的后遗症消除。,他逢人就夸:“大医院都治不好的病,小柴600元就给我治好了!”
窦家墩村40多岁的白翠萍,是产后风患者。第一次来柴玲这里看病正值七八月份,白翠萍却穿着棉衣棉裤,一进屋就躲进里屋一个没有窗户的拐角处。原来白翠萍生完孩子以后由于没有做好护理得了产后风,到目前已经近十多年的病龄,跑过很多大医院治疗都不见好转。病情反复发作,越发严重,已经完全不能下地干活,身体素质极差。在柴玲的村卫生室治疗了一个疗程后,白翠萍已经基本康复了,现在又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
“没想到村卫生室还有这样的高人!”
正说着,进来一位刚下地干完农活的40多岁皮肤黝黑的农民。只见他左手扶着后腰,嘴里叨咕着:“刚才搬砖不小心扭了一下腰,这会疼得站不起来了。我这老腰病十几岁在温室大棚干活的时候就落下了病根子,也不指望治好了,就想着这会能控制控制。”看着他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柴玲捏了捏患者的腰,很娴熟地拿出四根银针,在他的两个手背上各扎了两个穴位,并要求他做蹲起和左右扭腰的动作,他十分吃力地开始蹲起,渐渐地,旁边的人都明显看出这位患者的蹲起动作轻松有力了。“这才一会的工夫,明显感觉轻松了许多,没想到村卫生室还有这样的高人!”患者笑呵呵地说。
“再免费给你做个拔罐。” 柴玲说着利索地开始在患者的腰上“闪罐”,边做边说,“当时我在省上比赛操作的时候,抽签抽到的就是闪罐,93分得了第一名,但是我自己觉得不满意,还是有失误……”看着她略带遗憾的表情和娴熟的技术,突然想到,在她看似简单、便捷的治疗方法背后,凝聚着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多少次在自己身上的尝试。柴玲正是在用这些看似“土气”的方法,日复一日为基层老百姓切实解决着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