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名医、名师灿若星辰,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而名医、名师的造就,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的建立都归功于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即师承教育。
“师带徒”是中医传统的传承方式,也是继承名老中医衣钵,发展中医药事业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师承相传,可以使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世代相传。近年来,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非常重视中医师承教育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尤其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取效显著。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中有部分继承人自身跟师意识不强,未能较好地跟师学习;二是个别指导老师因医疗工作任务较重,无暇带教或带教时无暇讲解,影响师承教育学习效果;三是活动开展缺乏规范化管理,没有跟进相应的考核与工作量认定。为了使中医师承教育模式更好地在基层进行推广,笔者针对以上谈到的不足之处谈几点建议 ,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基层师承教育模式。
首先,中医师承教育的名中医收徒拜师仪式环节不能少。通过举行这种传统方式,表达了将中医发扬光大的决心,增进了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荣誉感,又转化成为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其次,指导老师要制定出严格具体的教学计划,在诊疗同时悉心教导,精心传道授业解惑,把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的中医继承人。为了确保师承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继承人要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并认真跟师抄方,虚心请教,用心整理典型验案,积极按时完成跟师笔记、心得体会以及阶段小结,撰写论文,高标准完成阶段考核和结业考核。在继承名中医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同时,更要传承名中医们的医德医风,以及诲人不倦、为中医事业奋斗终生的宝贵精神。再次,组织单位应制订行之有效的管理目标和规章制度,给此项活动一个好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否则活动最终难免流于形式,如抽专人对带教老师活动开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全面考评,并将相应的教学工作量或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和评优选先的条件。还应围绕培养和提高继承人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能力为宗旨,制订继承人考核标准,定期对其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从而保证此项活动的实效性。
师承教育的开展从中国传统医学的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拓展、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临床辨证论治思维的构建、个人技能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诸多方面,对继承人进行指导和培养,对继承人学习和技能水平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继承人更好地走向临床,适应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中医成才的捷径。应认真总结中医师承教育在基层开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方法,落实好具体工作,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提高。通过名中医们言传身教、传承帮带,必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储备人才,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