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已经有80多年历史,历经岁月洗礼,却一直秉持创新精神。
85年前,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源自原国民政府工商部在南京创建的中央工业试验所,历经中央工业试验所国产药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西南中药研究所、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等体制和名称变迁,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学科配套最全的中药专业研究机构。
30年前,四川省开全国振兴中医之先河,在全国率先组建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成为全国六大中医药研究基地之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从建院伊始,就肩负着省委省政府建设“集中医、中药科学研究、开发、临床医疗于一体的技术指导中心”和“四川省中医药自主创新中心”的重任。
2015年,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迎来一个新的创业历史节点。不但要推动其“一体两翼”模式向科技、医疗、产业与文化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新模式的转变,还要力争科技创新能力跻身全国“三甲”行列,打造四川中医药界的新“华西”。
做好改革顶层设计 破解发展难题
2015年是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的改革元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院事业发展,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锐平、副省长陈文华以及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田兴军、副局长冯兴奎、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罗建等领导近期都对该院工作和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51号大院科技大楼改造、两所附属医院医疗业务拓展、中试及产业基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职工积极性调动和福利改善等问题迫在眉睫。如何破除发展瓶颈、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抓住艰苦创业、再创辉煌的战略机遇,都需要依靠深化改革逐一完成。“改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改革过程中,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一方面强调解放思想,胆子要大,既要科学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基层探索。另外一方面,也注意处理好全面改革与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步子稳健,处理好改革方案的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与关联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方利益均衡,尽量减少“阵痛”和改革成本,化为目前的困境和“阵痛”为发展动力,促进该院的开放、流动、合作。
前期,全院改革领导小组和全院职工一道,进入改革“新常态”,大家认真思考、深入调研,从科技创新、医疗拓展、产业基地、文化建设、人才梯队、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等7个方面梳理100余个问题和难题,以问题为导向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
创新科技管理模式 重塑发展内核
当今世界,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升格为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竞争。什么叫创新?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的答案是:创新就是从科技研发到产业化的过程。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机制的关键角色:官(政府:战略、政策、规划)、产(企业:产品产业化)、学(高校:科学研究,把财富变成知识)、研(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知识创造新财富)。国家开办这类科研院所就是出成果、出专利和出产品。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讲的“四个对接”——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近年来,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在川产道地药材系统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创制领域取得一系列主要成果,姜黄、灵芝等川产道地药全产业链整合式开发成果正式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获得“紫杉醇原料药及其注射液”和“昆仙胶囊”新药证书和临床批件70余件,2014年该院主持的“川射干总黄酮及胶囊”、主研的“藏药然降多吉胶囊”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
今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要在全球范围利用外部资源,与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对接,组织创新活动,推出跨单位、跨国界、产学研结合“知识创新社区”,建设没有围墙的新型科研院,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新模式。
该院在深入研究当前中医药发展动态和趋势基础上,斥巨资启动建设2.4万平方米的从基础到临床直接对接的中医药国际转化医学中心,已正式列入四川省人民政府2015年四川省健康服务业重大项目。以新机制搭建该院的中试生产平台、GLP中心、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平台、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工程技术中心、中药新药创制和品质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中药新药创制和其他产品开发研究,重塑该院的发展内核和动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科研院所。
谋划建设产业基地 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有一些科研人员,过去更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研究上,而缺少市场开发思维,实验室与市场脱节,没有经营意识,重学术而轻市场,虽然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每年都有不少新产品、新技术和发明专利,但同时也有不少的科研成果前脚出了实验室,后脚就进了“档案室”,转变观念也成为当务之急。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谋划布局和建设院企、院校、院地合作产业化基地、科技特区、产业园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领科技产业新潮流,增强全院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该院全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四川)基地建设,与雅安三九等11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雅安、广安、双流等12个市(县)建立了包括附子、麦冬、川贝母、川芎、姜黄、红花、栀子、黄连、黄柏、赶黄草、丹参、半夏、桔梗、黄精、白芷等川产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面积超过5000余亩。最近,该院与成都经开科技产业孵化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依托该院科技、成果、品牌,共同建设规划占地600余亩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科技产业园,共同孵化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四川省“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医养健康服务大平台。
四川历来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其中医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较强的区位优势。据悉,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将四川省建成西部乃至全国的中医药发展高地和重要的中医药区域中心,加快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迈进。
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科研教学单位对中医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四川的中医医院及科研教学单位发展现状如何?本报记者深入四川,对其中八家代表单位进行了深度采访,包括:四川省中医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院、四川省中西结合医院、四川省针灸学校等。他们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中医药界同行借鉴。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历经近60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相关专业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始终遵循首任院长李斯炽先生提出的中医人才要“博学精思,勤于实践”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探索中医教育规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厚积薄发 中医药教育成果丰硕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中医药人才,其中有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由学生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中医学与辩证法》已出刊30余年。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等。创新有李斯炽班、吴棹先班、凌一揆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
学校现有 “国医大师”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首届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8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7 人,四川省教学名师8人,首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4人,第二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6人。
发挥优势 培养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人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历来重视教学改革,根据不同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进行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早在20世纪末,学校就开展了中医专业招收文科生的改革、招收有实践经验青年入学的改革、按类招生分段培养模式的改革。随后又进行面向21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新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中医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改革等,在中医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学校于2011年积极探索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相继开办了中医学“李斯炽班”,培养能力型中医特色人才;开办中医学“吴棹仙班”,培养外向型针灸人才;开办中药学“凌一揆班”,培养创新型现代中药人;开办中药学“太极班”,为企业订单培养应用复合型中药人才。
开拓进取 推进中医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教育部关于《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积极开展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5+3”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和中医学专业九年一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按照九年制本硕博融通“1+3+5”模式(一年校外综合性大学通识与医学基础教育+三年校内专业理论教育+五年临床实践教育),坚持“九年统筹,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要求,探索长学制中医学专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院校培养的基础上,与师承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有步骤地培养一批系统掌握中医药知识,精通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应用,传承名医大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熟练运用中医学思维方式与临床技能,掌握常用的西医学知识,富有科研创新意识,掌握现代化科研技术,具有国际交流能力,从事中医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适应需求 探索养生康复人才培养新途径
目前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与中医药健康产业的飞速发展不匹配,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在数量上无法提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中医药人才。
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试点建设具有高度自主权的二级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利益方广泛参与的办学体制,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生康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养生康复人才。
扩大开放 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在葡萄牙举办的分校中实施中医针灸本科学历教育。学校是国家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心”、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中国—东盟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区域与国家创新重点研究基地,同时学校也在积极落实中国与马其顿共和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今年6月,学校与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在吉隆坡合作开办的中医药糖尿病防治中心就要启用。
学校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实施再次腾飞三年行动计划,为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将四川打造成全国中医药发展高地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四川历来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其中医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较强的区位优势。据悉,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将四川省建成西部乃至全国的中医药发展高地和重要的中医药区域中心,加快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迈进。
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科研教学单位对中医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四川的中医医院及科研教学单位发展现状如何?本报记者深入四川,对其中八家代表单位进行了深度采访,包括:四川省中医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院、四川省中西结合医院、四川省针灸学校等。他们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中医药界同行借鉴。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历经近60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相关专业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始终遵循首任院长李斯炽先生提出的中医人才要“博学精思,勤于实践”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探索中医教育规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厚积薄发 中医药教育成果丰硕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中医药人才,其中有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由学生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中医学与辩证法》已出刊30余年。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等。创新有李斯炽班、吴棹先班、凌一揆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
学校现有 “国医大师”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首届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8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7 人,四川省教学名师8人,首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4人,第二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6人。
发挥优势 培养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人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历来重视教学改革,根据不同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进行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早在20世纪末,学校就开展了中医专业招收文科生的改革、招收有实践经验青年入学的改革、按类招生分段培养模式的改革。随后又进行面向21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新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中医专业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改革等,在中医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学校于2011年积极探索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相继开办了中医学“李斯炽班”,培养能力型中医特色人才;开办中医学“吴棹仙班”,培养外向型针灸人才;开办中药学“凌一揆班”,培养创新型现代中药人;开办中药学“太极班”,为企业订单培养应用复合型中药人才。
开拓进取 推进中医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教育部关于《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积极开展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5+3”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和中医学专业九年一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按照九年制本硕博融通“1+3+5”模式(一年校外综合性大学通识与医学基础教育+三年校内专业理论教育+五年临床实践教育),坚持“九年统筹,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要求,探索长学制中医学专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院校培养的基础上,与师承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有步骤地培养一批系统掌握中医药知识,精通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应用,传承名医大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熟练运用中医学思维方式与临床技能,掌握常用的西医学知识,富有科研创新意识,掌握现代化科研技术,具有国际交流能力,从事中医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适应需求 探索养生康复人才培养新途径
目前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与中医药健康产业的飞速发展不匹配,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在数量上无法提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中医药人才。
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试点建设具有高度自主权的二级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利益方广泛参与的办学体制,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生康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养生康复人才。
扩大开放 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在葡萄牙举办的分校中实施中医针灸本科学历教育。学校是国家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心”、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中国—东盟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区域与国家创新重点研究基地,同时学校也在积极落实中国与马其顿共和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今年6月,学校与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在吉隆坡合作开办的中医药糖尿病防治中心就要启用。
学校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实施再次腾飞三年行动计划,为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将四川打造成全国中医药发展高地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之一。医院现已建设成为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六位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是西南地区临床学科门类最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科教中心和治未病中心。
遵循五行要素提出“五大战略”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经在“整体思维,系统运行,三观互动,科学管理——对中医药工作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与思考”一文中指出,我们可以运用中医学的太极阴阳图的形式,来对中医药的服务对象与服务方式进行阐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中得到启发:医院建设发展可以用阳来代表健康人、亚健康人、病人(未病、欲病、已病),用阴来代表养生、保健、康复(或医疗、教学、科研),那么阴阳交互,动静相倚,此消彼长,此盛彼衰。围绕阴阳这个中心,还要遵循五行要素,才能落实好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五行包括:特色行、人才行、文化行、管理行和科教行。所以医院提出了“五大战略”,即五行支撑:特色立院,人才强院,文化树院,管理治院和科教兴院。
特色立院:取“木”之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在五行中,只有木是有生命的。如果中医药不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将无法立足于现代医疗机构之林,因此,必须把握中医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中医的优势体现在: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创新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人才强院:取“火”之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人才强院,必将为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凝心聚力,医院事业才能红红火火,不断升腾。“人才是第一资源”,医院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要在育才、识才、用才上全方位开发人才资源,以增强医院综合实力,保障医院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文化树院:取“土”之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2010年6月20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墨尔本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强调,文化教育交流,贵在心灵沟通。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需具备厚德载物、博大精深的底蕴。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管理治院:取“金”之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要坚持思想建院和制度治院,依法治院和以德治院;要狠抓制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行风管理、监督管理和落实管理。要树立“管理的出发点是提供服务、管理是为临床和患者服务”的理念;要建立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的创新管理模式。
科教兴院:取“水”之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海之所以能够容纳百川,是因为海始终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做科学研究,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不能弄虚作假。急功近利、马马虎虎、信口开河,都是不可取的。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水的特性。
进一步发挥医院的特色优势
对五行理念的创新运用,使得医院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医院于2008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糖尿病)基地建设单位。基地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为8.06亿元。2012年基地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围绕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为重点,在全国首创糖尿病集约型诊疗模式,初步搭建起学科、专科、研究室、实验室四位一体的基地临床研究体系;建成区域伦理审查委员会平台;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糖尿病临床研究队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证效基础与临床循证研究”荣获2013年度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13年基地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第一阶段的验收。2014年12月,基地建设顺利通过国家中管局年度督导检查。
通过国家中医临床研究(糖尿病)基地建设,医院初步建立了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糖尿病三级预防模式,即未病先防(养生):对糖尿病易感高危人群(健康人群)的中医药干预;欲病防发(保健):对糖尿病前期人群(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药干预;既病防变(康复):对糖尿病患者(已病人群)的中医药干预。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中医医院糖尿病防治网络体系,诊疗方案推广应用到全省28个市州医院、32个县级医院和20个社区。
以基地建设为契机,医院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重大疾病和慢性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单纯应用中药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有效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能有效降低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减少血尿,能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延长肝癌和其他一些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够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能够降低重症肝炎的死亡率。
从2008年初到2014年底,编制床位由724张扩大到2000张,增长176.2%;年门诊量服务量由86.6万人次增至164.1万人次,增长89.5%;年出院病人服务量从1.5万人次增至4.4万人次,增长193%。至2015年底,医院十二桥本部的床位数将发展并控制在2500张。
除了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人才建设、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名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近年来,医院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努力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完善机制建设,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91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这家年轻的医院目前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南北两个院区,医院占地40亩,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职工708人。为省、市、区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承担成都市“120”院前急救任务。
医院坚持“厚德、敬业、仁爱、创新”的核心院训,树牢“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崇尚“仁心术精、关爱生命”的服务理念,以精湛的技术、优质、诚信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
医院班子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卫生厅创“四好”活动“先进班子”,2011年10月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科研协作、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提高职工患者满意度。与新班子上任时比,人员数增加30%,业务收入增长118%,班子民主测评优秀率达90%以上。医院荣获了“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
下一步医院将争取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及省级重点专科验收工作,实现研究型医院的目标。
初步形成重点专科群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获批“三乙”达7年之久,达标上等成当务之急。全院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经过近3年的精心准备,于2012年一举通过国家评定,成功荣膺“三甲”,实现了医院20多年几代人的追求梦想,为筑牢我省中西医结合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医院确定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主线,打造医院特色学科群”的学科建设体系,抓住契机,积极申报,成功获批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重点专科、7个省级重点专科,推出8个院级重点专科,初步形成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院级重点专科群。
此外,医院依托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大学等4家省级科研机构,整合12家省-市-县级医院(包含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联合新荷花等4家企业,搭建了契约式四川省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制剂研发的公益性科研战略合作平台。
继成功申报四川省和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后,医院又于2014年与华西医院结成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单位,全国招生,华西培训10个月,医院培训2个月。
组建了“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疗协作联盟”
医院落实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健全完善区域医疗中心、全省执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要求,抓住政策时机,拓展基层医疗业务,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推进组,全面落实推进双向转诊工作,筹备召开“医疗协作战略联盟”第一次工作会。2014年10月22日,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协作战略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田兴军、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尹杰霖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与210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医疗协作战略联盟正式成立,随着双向转诊工作的逐步推进,医院还将在医疗协作、对口支援、科研申报、规范化培训、进修学习等方面与各协作医院展开深度合作。
北区正式应诊医疗服务得到延伸
医院经过为期近1年的艰苦努力,最终成功实现北区正式应诊。从最初的天府新区、郊县、五城区选址,反复调研,实地考察,达成共识,签署框架协议;到规范流程,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介入,进行资产资质核查;再到深度沟通,实质性谈判,成功实现既定目标南北呼应,一院两区,一体化管理。
北区占地15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三幢6层业务用房,一幢2层办公用房及国医馆、煎药房、食堂等。开放床位约400张,中心供氧、污水处理、供电系统、车辆摆渡、喷淋系统、安保系统完善,设施设备满足三甲医院要求。
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上述成绩的取得,源于医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管理,提升决策水平。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决策咨询会、院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等会议机制,充分发挥党委“三重一大”核心作用,发挥学术委员会“民主集中”决策作用,使各项决策与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接地气。
搭建平台,中层择优竞聘。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树立“凭实绩说话、靠本事晋升”的干事创业导向,积极为干部搭建平台,强化实践锻炼。设置15个职能科室,通过竞聘的14名中层干部平均年龄37.2岁,硕博士以上学历占比达52%,优化提升了中层管理团队。
专项研究,倡导科学管理。医院创新设置《医院可持续发展管理专项》课题,涉及医院发展的前瞻性、现实性、关键性问题。招标六批次,形成36项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报告,提出120余项科学化、建设性建议,其中60%得到院方采纳。
干部蹲点,深入临床一线。创新性开展院领导联系、中层干部蹲点。医院选派各行政职能科室负责人定点参与临床科室建设,深入一线,及时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在促进临床科室业务发展的同时,干部也经受历练、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率先提出,医疗服务危机。面对医患矛盾日益尖锐,医疗纠纷逐年攀升的就医环境,医院开展了医疗服务危机的专项研究,率先提出医疗服务伤害危机新概念,专门成立医疗危机管控科。4年来医疗纠纷、重大纠纷数量、赔付金额等关键指标显著下降,历史遗留纠纷也得到有效处理。
以人为本,提升幸福指数。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改善福利待遇,实现同工同酬,职工的幸福指数大幅提高,职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显著增强。
积极解决业务用房和人才问题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业务用房是一个瓶颈问题。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医院业务用房饱和,持续发展乏力,无法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为此,医院成立专项研究小组,先后深入天府新区、郊县、城东南西北进行调研选址,最终确定北改五块石片区。目前北区已经正式应诊,一院两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极大程度缓解了就诊压力。
此外,人才、人员、人手不足,队伍断档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医院之前在人才引进方面缺乏竞争力,优秀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直接导致人才队伍明显后继乏力,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发展。
为了解决人才问题,医院积极摸索建立创新分类管理、筑巢引凤、培养人才等管理机制。推动学科带头人,加大外聘专家的引进力度;重点打造重点学科,造就特色人才团队;促进骨干人才的教育,攀高师,当名医,择高亲,提高进修层次。强化新进招聘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分开放式培训、储备式培训、规范化培训、急需(特殊)专业、行政五类人员管理,制定完善的考核与规范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