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医大夫开中药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大多不对证。 这样做不仅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还可能使病情加重。由于大部分西医大夫像开西药一样照着说明书开中药,而又没有经过专业的中医学习,并不能辨证论治,因此西医大夫开中药的做法值得商榷。
中西医理论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所以中成药的说明书与西药的说明书的使用方法有很大的区别。然而,许多没有系统学过中医,或者只是学了一些中医皮毛的西医大夫,却在大量使用中成药,甚至乱开中药处方。我了解到一个西医大夫,不懂中医,为了满足部分患者想吃中药的想法,就把其他地方中医大夫开具的处方抄录下来,储存到电脑上。遇到要吃中药的患者,就假装号脉诊断后,再把电脑里的方子抄录出来。这样开出的中药别说能把病治愈了,不加重病情就不错了。
就拿补肾药六味地黄丸来说,脾胃不好的人不能吃六味地黄丸,否则会加重症状;肾阴不足要补益肾阴,常用六味地黄丸,但如果舌苔黄腻,则不适用六味地黄丸,而应改服知柏地黄丸;如肾虚兼有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则应服杞菊地黄丸;如果是肾阳虚就应服用金匮肾气丸等。然而,有的西医大夫分不清肾阴虚和肾阳虚,对上述中成药分不清其用途,一律给患者开六味地黄丸,是很危险的。
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经过望、闻、问、切进行诊断,再通过理、法、方、药四个程序,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的证候对药方进行加减,然后才能开出药方。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对于一种疾病,可因人、因地、因时辨证论治,选择最佳的治疗药物,不像西医千人一面。
笔者呼吁,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或者不具备开中药资格的西医大夫,应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同时,媒体应加大相关宣传和引导,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院管理者,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西医开具中药的行为。(赵华寿)
为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应聘,黑龙江省公布了相关政策:聘任人员作为政府雇员,将与所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的县卫生局签订为期3年的合同,享受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绩效工资和省政府为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特别设立的岗位津贴。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年收入不低于4万元;专科学历的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同时,依法享受当地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待遇。该省还规定,聘用人员3年服务合同期满后,如考取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将纳入事业编制。(3月19日《中国中医药报》)
卫生院中医科萎缩问题由来已久,主要原因不外以下三点:一是中医不能短时间为卫生院“创收”。中医的生存命脉是简、便、效、廉和辨证论治,并需要很长时间临证经验才行,卫生院招进的中医药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一无临证经验,二无医师资格证,必然不敢放手诊疗,最终别说为卫生院“创收”,中医科自负盈亏生存也困难。不知不觉“隐形”地不能满足卫生院要求的“创收”任务,双方“你不情,我不愿”而自动撤销合作。二是卫生院用西医方式管理中医科,伤及中医人员“自尊”。绝大多数卫生院医生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享受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的财政补贴,一部分则是“绩效工资”,根据医生业务收入“提成”。很多卫生院院长都是学西医的,按照西医管理模式来发展中医科,导致中医科收入低。比如,中医师要看好多例病人才会有西医一例输液病人的收入,若是都按照收入数额来“提取绩效工资”,吃亏的必然是中医。三是卫生院的人才机制是阻碍中医发展的“绊脚石”。卫生院人员大都分为三类,一类是“全民人员”,就是过去的区卫生院中国家全额拨款分配那批人员,他们的待遇基本上参照公务员管理;一类是“集体人员”,就是过去乡卫生院集体招进来那批,他们的待遇按照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有基本财政工资保障;一类是“临聘人员”,类似于卫生院的临时工,没有财政固定工资,全靠卫生院自负盈亏给予发放福利待遇。而中医科新招进的人员都按照“临聘人员”管理,自然很难留住人才。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最适宜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的简、便、效、廉优势在这些“最底层”医疗机构更容易展现出来,同时能帮助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黑龙江省公布的这一政策,为卫生院中医科留住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绊脚石”,希望这一政策也能在其他省市得以实现,为卫生院中医科的发展从根本上积蓄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