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八十二载沧桑岁月,广东省中医院(下称“省中院”)从一家不知名的医院逐步成长为全国年服务患者人数最多、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中医医院之一。有着“南粤杏林第一家”美誉的省中院,始终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努力引领中医药事业的前进方向,持续开拓中医药事业的新领域,不断开创中医药事业的新局面,勇敢地肩负起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使命。
在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思想的引领下,省中院着力以六个支柱打造研究型医院。
着力形成具备“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的医疗水平
“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完美的医学”是省中院的发展理念。医院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2个,是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和学科最多的中医医院。
中医药临床疗效是中医院的特色与优势。省中院深入开展挖掘整理继承工作,明确中医药疗效在各专科主攻病种和优势病种上发挥的最佳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引进解决临床问题的最好的中医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省中院力求将中医药精华与现代医学前沿进行有机融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为推动中西医综合诊疗方案的形成与运用,省中院还在全国最早采用临床路径,以路径为载体推动方案的有效实施与不断优化,现已建立起了200多个路径,受到了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的高度重视。为更好地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省中院开辟了中医院的“中医特区”——中医经典科,着力探索中医药在应对急危重患者的临床优势,改变了中医药“慢郎中”的观念。
着力形成具备“实现患者价值最大化”的服务创新能力
省中院始终坚持“患者至上”的价值观,努力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在探索提高服务能力上始终不断锐意创新,以建设“优质服务团队”促进服务意识的全面提升;以精益推动服务流程再造,提升患者的服务感受;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服务创新,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还积极拓展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模式,先后成立全国首家“治未病中心”“慢病管理门诊”,建立了“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的服务体系,以健康管理理念为患者管理健康,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医院还建立了“传统疗法中心”,引进全国各地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与适宜技术,为患者开展中医综合治疗一体化的服务;广受好评的“三伏天天灸”更是成功申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医院多次在省第三方评价中,满意度排在服务行业的第一名,被广大患者交口称赞。在2014年,医院还获得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医疗服务标准化试点。
着力形成“以研究型医院建设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提升医院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打造研究型医院的本质追求。医院要以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强化以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实力为主构成的创新力。为此,医院沿着“首要是观念创新,主体是战略创新,关键是制度创新,要领是系统创新”的思路,围绕着资源、机制、环境和文化等要素,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的创新体系。以学习推动创新,以知识促进创新,以成果引导创新,充分激活优势的创新资源,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才智,充分释放创新激情。
近五年来,医院主持各级科研课题立项1364项,获得研究经费2.4亿元,聘请了陈可冀等13名院士担任学术顾问,吸引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2008年,省中院成为全国16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建设单位,牵头开展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也于2014年落户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医院还与天士力集团合作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I期临床研究基地,承接“FDA/EMA”I期临床研究项目;与上海分子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共建中医药特色的生物资源中心。医院的人体/动物研究相关伦理审查平台也取得了世界卫生组织SIDCER认证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的认证。通过这些措施,医院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着力形成“以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为目标”的国际合作平台
医院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通过与国际著名医疗产业品牌的合作,对接世界一流的医院管理模式,对接现代医学科研的最前沿,让国际合作成为医院未来发展的又一支柱。
为推动科研综合能力的提高,引导科研纵深发展,省中院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平台。其中,2013年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立了首个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共同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2014年与全美综合医疗实力排名前三的麻省总医院签署合作办医协议,这是麻省总医院首次在美国境外建立医院,这也是世界顶级医院首次联合中医院合作办医;医院还与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评选机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初步确立了中医药预防治疗感染性及其他疾病研究、高级人才培养、短期进修等合作内容。通过这些合作,医院不断深化中医药的研究,不断探索国际医疗机构的办院模式,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和促进医院成为国际知名的医疗机构积累了经验。
着力形成“以成果转化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产学研结合体系
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的转化,是持续激活创新资源,也是研究型医院建立的目的。通过成果转化机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医疗技术与质量的提高,形成社会效应;通过成果转化机制把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专利,形成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必将使产学研结合成为未来医院依靠创新推动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支柱。
省中院在推动成果转化上系统推进以成果为导向的管理创新,打通创新链,加大成果转化;建立了全国首个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和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平台。2004年,“国家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示范基地”在医院挂牌,成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疗法的集散地。经过多年努力,研制开发出一大批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的膏方、制剂和新技术。
着力形成“以培养‘高出一格’的后备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是优质医疗质量的保证,也是传承中医药知识的载体。离开了人才的培养,研究型医院也不可能建立。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为推动医院的持续前进,省中院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投入更多资源,培育出临床与科研兼优的研究型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名家、名师、名医队伍,为研究型医院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保证。2014年,禤国维教授荣获“国医大师”殊荣,是继邓铁涛教授后广东省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医大家。
省中院还独创性的邀请全国名老中医来医院带徒,创新“集体带”、“带集体”模式,让名医成“立体几何式”发展。自实施“名师带徒”以来,有60多位名老中医带徒200多人,其中带徒的国医大师13位。医院还建立了名老中医经验文献继承数据库、名医诊疗数据库、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等知识库,提高了知识继承与人才培养的效率。省中院非常重视中医思维的形成,坚持“厚基础、强能力、宽知识、深钻研”,“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思路,推动中医人才的培养。
打造研究型医院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必由之路;是依靠科技创新带动临床疗效提高的内在需求;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提高防病治病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中西融合,探索构建完美医学的主动选择;更是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
打造研究型医院,人才是基础,医疗是保证,服务是载体,平台是契机,科技创新是追求,成果转化是目的,这六个支柱共同推进着省中院建设“研究型医院”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