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汪逢春《中医病理学》《泊庐医案》

汪逢春(1884年-1949年),原名朝甲,字凤椿,悬壶北京时改名“逢春”。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

汪逢春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自幼熟习儒医经典,12岁开始学医,先后师从苏州名医艾步蟾先生和北京名医力钧(字轩举)先生。从1929年起,担任北京中医考试委员会主考。1938年,被推选为北京国医(中医)分会会长,创办并主编《北京医药月刊》。1942年,创办北平国医讲习班,为中医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临床上,汪逢春注重医药并行,主张后天调理,擅长治疗各种时令病及肠胃病,对湿温病多有阐发。热心公益事业和中医教育事业,尤重培养人才。教学甚严,极重医德,且每严教其弟子尊重同道。

汪逢春一生忙于诊务、办学及培养后辈弟子,在学术著作上极为谨慎,轻易不肯著书立说,故名气极大而传世著作甚少。著作仅有《中医病理学》及零星文章和其门人所辑的《泊庐医案》等。

得遇名师 两家之长

1884年6月13日,汪逢春生于江苏省吴县一家书香门第。因一生中有幸遇见两位中医名师,为他成为一代名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第一位中医师傅是苏州名医艾步蟾。艾家与汪家是世交,艾步蟾见这位6岁就接受塾师启蒙教育的汪家六少爷天资高,悟性强,一心想收他为徒。

1896年6月13日是汪逢春12周岁生日,艾步蟾正式收他为徒。从此,小凤椿在继续跟塾师读《四书五经》的同时,又跟着艾步蟾学起了岐黄之术。他的天分在学习中医上也充分表现出来。他勤学好问,读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典,常常能举一反三。同时,还涉猎历代中医各个流派的学说,沉浸在中医这个无限丰富而充满奥秘的世界里。

汪逢春22岁北上进京。在北京,他又遇到第二位老师——京城名医力钧(字轩举),并为轩举先生所垂青,成为轩举先生的入室弟子。

力轩举是光绪八年的举人,是学贯中西、经历丰富、见多识广、汇通中西医学的一代名医。早年曾先后拜刘幼轩和林亦莱先生为师,跟着他们攻读经史子集。这些人都是亦儒亦医、精通岐黄之术的饱学之士。他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很快成为通达医理者。后又涉猎西学,研读西医著作,并很快将中西医学融会贯通,著作《内经难经今释》使其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界大家。随后,他走出国门到南洋各国行医治病、游历讲学,在不长的时间里,名声就传遍南洋各国。数年后,东渡日本,回国后编辑了《近代医籍存佚考》,为当时的中国医学界所瞩目。再后来,其足迹远涉欧洲各国。再其后,因为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诊病,赏加四品卿衔,声名大震。

1911年,27岁的汪凤椿在北京前门外的西河沿五斗斋胡同租下三间房子。从此,便以汪逢春的名字,正式开始了他一生行医诊病、悬壶济世的生涯。不久,汪逢春精湛的医术就名扬北京城,前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后又租下西河沿191号院,“汪逢春医寓”从此盛名。

感念师恩 从严带徒

汪逢春心里一直对自己的老师艾步蟾、力轩举等先生怀有莫大的感激之情。他认为,他们向自己所传授的医术不是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应该延续下去,不断为一代代苍生造福。

汪逢春的弟子之一赵绍琴也是当代著名中医。他出自三代御医家庭,曾祖父、祖父都是清代御医,父亲赵文魁是清代最后一任太医院院使,主管太医院事务。凭着家族的中医背景,赵绍琴从小随父亲学习中医,耳濡目染加上父亲的悉心指点,可谓得到了家传。尽管有这样的条件,且家学渊源,但谦虚好学的赵绍琴还是仰慕汪逢春的医名,从1937年开始成为汪逢春的学生。对这样一位“大有来头”的学生,汪逢春一样严格要求,没有什么额外照顾,发现问题该批评就批评,当指点就指点。

有一次,一位怀孕已经三个月的女士来诊所看病。这位女士得了喘咳病,一喘起来就上气不接下气,她十分担心这样会动了胎气,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赵绍琴为她做了诊断,认为应该以苏子、莱菔子、杏仁、贝母、枇杷叶等宣肺化痰的药物治疗,这样就可以达到止咳的目的。

汪逢春看了赵绍琴的处方后,就像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一样,在上面写下了批语:“苏子降逆力强,胎儿受伤,甚则引起堕坠;莱菔子味辛性烈,弱人尚不可用,况孕妇乎?”

汪逢春的批语对赵绍琴的触动很大。这样一个病例还不算十分复杂,但是自己在处理时,只顾其一,不虑及其他。如果这位患者的咳喘治好了,却因此影响了胎儿,给她和她的家人带来了伤害甚至是不幸,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也就是这件事,使赵绍琴真正理解了自己的父亲为什么总是说:医者,不可不慎。

还有一次,一位患猩红热的病人来就诊。赵绍琴仔细地问清楚了病情,号了脉,又做了进一步的检查,很认真地开出了处方。

汪逢春早就清楚患者的病情,仔细看了处方之后,又在处方笺上写下了批语:“温疹乃热郁于内,一涌即发,发则无以制止,方中何以还用薄荷?恐其不速耶?”

汪逢春的批评其实是点出学生问题之所在,是使学生认识具体问题的开始。之后,他又很有针对性地告诉赵绍琴:“脉数有力,斑出深紫,高热心烦,咽红肿痛,皆是发出之极矣,切不可再行发之。只宜清气凉营,以缓其速。”

汪逢春如此具体的传授,对于一个有心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种幸运,是毕生受益的言传身教。(阙建华)

上一篇:感叹中医之神奇

下一篇:中医药学术需方主体多元化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