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致重,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班毕业,至今从事中医临床和中医教学工作已40多年。擅长以辨证论治的理论与方法治疗内科、妇科常见病。先后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从事中医药研究、临床教学等工作,是著名的中医软科学研究专家。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参与《中医沉思录》的出版工作,著有《中医复兴论》等书。
●经典通常是指特定领域里原创性的科学知识。在医学领域,中医属于中国原创性的科学知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作为中医经典著作,是开发中医师大脑的最佳“驱动软件”。在中医经典医著基础上做注解,进行发挥,是中医经典传承的基本方式。
●中医经典内含的基础科学体系,包括天人相应、整体系统和动态平衡“三观念”,以及藏象、病机、诊法、治则、方剂、药物“六范畴”。中医经典的临床技术体系有两大类,即外感病和内伤杂病。中医基础科学体系是临床技术体系的理论基础,贯穿于中医临床的全过程。
●对于中医是否为经验医学这个问题,首要解决的是中医学的科学定位问题。经验不是中医的本质,中医本身不仅具有成熟的基础科学体系,而且具有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把临床经验等同于中医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体系,或者忘记、丢掉中医的科学理论与临床技术体系,都是不妥的。
笔者在这里着重讲以下几个问题:中医经典的范畴、地位和传承,中医经典的基础科学体系、临床技术体系,超越“经验医学”的迷雾。
中医经典医著的范畴、地位、传承
什么叫中医经典医著?它都包括哪些著作?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说法或多或少有一些区别。
关于经典
经典一般指最早揭示关于事物本质原理的代表性著作。事物本质的原理,主要是关于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大道理。人们通常把这些原理或大道理称之为常道,即常规性的大道理。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常道之谓经。常道也就是大道。
经典之经,与纬相对。在经与纬的关系中,经为主、纬次之。以此意来讲,经含有纲领的意思。所以纲领之谓经,这是对经典的另一种解释。
一般来说,经典所揭示的原理、大道理,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价值,而且是经受了历史与实践检验的。由于它往往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是通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因此经典的含意还有一个解释:千古不易者谓之经。它揭示的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所以千古不变。对于一个学科来说,基本原理不存在了,这个学科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这个学科存在,它的原理必然存在,而且千古不易。
在国内,经典通常是指特定领域里原创性的科学知识。在医学领域,中医属于中国原创性的科学知识,奠定中医科学技术基础的著作,自然是经典医籍了。
在科学领域里,经典的价值是超越时空的。从时间意义上讲,不因为历史久远,经典的价值就不存在了。从空间意义上讲,不管在任何地方,它的原理是普遍适用的,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中医的经典医籍,当然也是如此。
从科学分类上讲,经典学科也分形上、形下两大类,同样也体现在人类两次文化高峰的主体特色上。第一次高峰成熟与成就的是哲学及其哲学体系下的学科,第二次高峰成熟与成就的是物理学、化学为基础的学科。比如,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所揭示的原理,虽然两千多年了,西方哲学研究至今仍然是从“古希腊三哲”那里起步。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牛顿的力学三定律,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地球不毁灭,只要研究的对象属于形下性范畴,力学三定律永远是力学研究遵循的基本原理,而且不会改变。
我们有必要提醒,经典这两个字,千万不要轻易使用。有人喜欢把流行的一首歌曲称之为经典,把自己制作的一件器物、产品也称之为经典,那不只是用词不当,而是很不严肃。把经典作为溢美之辞乱用,这与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经典完全不是一回事。
关于中医经典医著
关于中医代表性的经典医著包括哪些内容,说法不是太一致。近代多数人说,《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是四大经典医著。也有人把《脉经》《难经》《神农本草经》放在经典之中。应该说这些说法都是对的,只是哪些更为重点,看法上稍有出入而已。我的观点是,《难经》《神农本草经》《脉经》,应属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与临床技术体系之内,在药物和基础理论方面有较大影响的著作。
中医的经典,是以传统文化、哲学为基础的原创性的医学科学与技术体系。中医经典与形下性的西医构成了人类医学科学的整体格局。形上和形下是构成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此有中医存在,必然就有西医的存在。与此同时,只要西医存在,形上性的中医学就必须存在,而且不可被取代。
关于中医学经典的传承
数千年的历史与实践表明,中医经典医著的传承,有其自身必然的特点与方式。
常常听到一种说法: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抓住两千多年前的东西不放。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不懂中医,要么是太浅薄、太狂妄。1974年“文化大革命”时,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其实质是要废除中医的基础科学体系和临床技术体系。岳美中先生在当时的《新医药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评判阴阳五行先要懂它》。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比喻:评判一个屋内的设施,如果你只在门外看了一眼,或者在屋内走马观花地瞧了一下,出门便大加议论,屋主是不会折服的,别人也不会认同的。他的比喻,是针对那些企图废除中医的门外汉讲的。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心平气和地把那些自以为是的门外狂人批得哑口无言,平息了一场无知的闹剧。
后世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著上做笺、注、补、证的医家确实不少。今天我们在教学上所用的教材,也是换了一种形式的笺、注、补、证。在经典的基础上做注解,进行发挥,这是中医经典传承的基本方式。随着历史的变迁,随着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知识取向的变化,对于古典知识的传承,就需要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有人出来做一些笺、注、补、证方面的工作,以保留经典的原创特质及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的传承。但是,如果说有了笺、注、补、证就不需要经典原著的存在,那就本末倒置了。在新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忠实保留和完整继承中医学的原创特质,是我们的基本任务。不要怕现代人读不懂中医经典,也不要怕外国人读不懂中医经典,首先学好中国文字语言和以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才是当代中医传承的最佳途径。从这一立场和态度出发,通过各种形式做好中医的传承,是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本份。这一立场和态度是中医学本身的超时空性决定了的,而不能由新的历史环境,或某些人的个人意志所左右,作取舍。
关于中医古典医著,中医界流行着这样两句口号:发扬不忘本、创新不离宗。这一口号很好,本与宗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方向与道路的依据,是时刻不可不牢记的。就像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哲学基础,他的著作已经把哲学的基本原理揭示清楚了,后人不可能改,也改不了。牛顿的力学三定律,不可能改,也改不了。真理已经讲明白了,发挥发展的余地与机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困难。这是人类文化经典的基本特性,用不着奇怪,而且必须承认的。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上,语言文字的表述在变,而科学的原理与规律不能变,也不会变。否则就是忘本,就是离宗,就是对原创性科学原理与规律的背叛。这一点与文字语言的表述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因此,在中医经典医著笺、注、补、证中,在当代教材的编写中,必须遵循不忘本、不离宗这一铁打的原则。
中医经典的地位与作用
中医经典的地位与作用,套用今天生活中离不开的电脑做一个比喻:经典是开发中医师大脑的最佳“驱动软件”。20世纪80年代的一份资料上说:人类的大脑,约有150万亿个神经元。如果把一个人大脑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储存上信息,其储存量相当于美国国家图书馆全部图书信息量的8.5倍。这样一部计算机所用的电量,相当于南、北美洲日常用电量的总合。不言而喻,每一个人都毫不例外地拥有150万亿个神经元,每一位中医师的大脑,都可以储存8.5倍于美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量。开发中医师的大脑,做一个称职的中医,最好的驱动软件是什么?那就是四部经典。如果中医师的脑子里没有装入四部经典的全部内容以及对它的理解,在临床上就无法启动和保证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思维程序的正常运转,就没有办法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复杂问题。
中医经典的基础科学体系
中医经典内含的中医科学体系,包括“三观念”、“六范畴”。与哲学血肉相关的中医学体系“三观念”,是天人相应、整体系统和动态平衡。中医学体系“六范畴”是藏象、病机、诊法、治则、方剂、药物。在这六大范畴里,藏象和病机是其核心。而藏象学说相当于西医里的解剖学、生理学,所以藏象学说在中医学体系里,更是核心的核心。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方法论、认识论的源泉,所以中医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下的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中医研究的对象与哲学研究的对象同类,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现象及其过程。中医研究的目的与哲学研究的目的一致,都是要透过不断运动、变化的现象及其过程,认识其背后隐藏着的本质,即原理、法则、规律,或者“道”。哲学认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原理、法则、规律的最终目的,是利于人们循“道”而生;中医认识证候运动、变化的病机,其最终目的在于人们防病治病,在于保障人们按照生命的原理、法则、规律,循“道”而生。哲学是思辨的科学,它的方法论、认识论,遵循着综合-演绎的逻辑思维模式;中医的理性思维模式与方法,完全是从哲学那里来的。要把握中医的方法论,需要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的哲学经典,如《周易》《老子》《大学》《中庸》中的本体论原理,以及儒家、名家、阴阳家、墨家的代表名著。
中国传统哲学里的阴阳五行,有人把它与近代西方的一般系统论相提并论。台湾的邝芝人先生在其《阴阳五行及其体系》一书中指出:“从方法论方面说,阴阳五行思想并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系统思维之形上构架。”他在与西方贝塔朗菲发明的一般系统论比较之后,做出结论说:“阴阳五行原理在传统中国的学术思想中被视为一种一般系统理论。”应该肯定地说,中国传统哲学里的阴阳五行,为创构中医学体系提供了方法论。这方面的内容,前面亦有论述。中医学的方法论,同样是中医经典的方法论,这里也不再重复。
中医经典的临床技术体系
中医经典的临床技术体系有两大类,即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外感病以《伤寒论》、温病学为代表,以气血阴阳的消长变化为理论基础,形成其临床辨证体系。内伤杂病以《金匮要略》为代表,宋、元、明、清临床医家的著述为补充,以五藏与五藏的相互联系为理论基础,形成其临床辨证体系。另外,基于中医临床技术体系的科普类图书,以及相关的通俗读物,例如明、清以来流行的初学者便于诵记的“四小经典”等,是作为以上代表性著作的补充,作为中医普及推广之用的。
概括地讲,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而形成的中医基础科学体系,即三观念、六范畴所确立的理论原则,是中医临床技术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中医基础科学体系上的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是中医临床技术体系的灵魂,贯穿于中医临床的全过程。
超越“经验医学”的迷雾
什么叫经验,就中医来说,哪些是属于经验范畴的东西?应该说,经验是局部的、初级的、尚未完全融入中医科学与技术体系的临床医疗知识。经验讨论的往往是局部的问题,它不涉及中医学整体,也不涉及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全部。经验往往是初级阶段的认识,它处于认识的初始,是对事情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的初步认识,远远没有上升到理论体系的高度。有些经验用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观念去解释,还有一定的距离;用经验的东西去说明中医理论体系的全部,还不具备这样的高度。
长期以来,学过西医然后再接触中医的人,往往对中医的定位是:中医是一种经验医学。言外之意,中医没有基础科学和临床技术体系。近一百年来,学过西方近代科学的人看自己国家的中医学,往往也认为中医就是经验,或者经验医学。其实,在中医是否是经验医学的问题上,我们用不着责怪外行人,由于中医界自己没有认真研究中医的科学定位问题,直到今天不少从业中医的行内人也还常常对人说:“中医最宝贵的就是经验”,“用不着争论中医是不是科学,只要能看好病就是科学。”这些话,令人闻之而感到尴尬。
1990年,以国家名义开展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也在强调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这里不禁要问,难道老中医药专家可贵的不是临床理论思维,而是一方一药的临床经验吗?如果把这些老中医全部的最可贵的东西都说成是临床经验,那中医不就是经验医学了吗?老中医一生最可宝贵的,是他的治学经验,这当然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如果继承名老中医的经验,就是临床上那几个方,或者是他的用药习惯,这对名老中医来说是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中医的科学定位没有准确、科学地把握,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上许多人也就跟随着用经验来定位中医。
其实,经验不是中医的本质,中医本身不仅具有成熟的基础科学体系,而且具有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看,临床经验是可贵的,但是把临床经验等同于中医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体系,或者忘记了丢掉了中医的科学理论与临床技术体系,那就不妥了。
在对中医经典的灵魂把握不牢的时候,鼓吹中医宝库如何丰富,高喊传统的医籍“汗牛充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面对丰富的中医古籍,如果不能站在哲学的高度,不能站在中医基础科学与临床技术体系的角度,就失去了理性的纲领,就抓不住重点,就会把所有的古籍,杂乱如麻地摆在经验医学的同一个平台上,那就有大问题了。单就“汗牛充栋”来说,它固然是宝库,但同时也很可能是包袱。因为在中医古籍里,记录一方一药的东西很多。这些方药如果没有被纳入理论体系,或者没有被站在理论高度去理解,而只盯在它的经验成分上的时候,“汗牛充栋”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前进的包袱。
近40年来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汗牛充栋”的分量。这方面的不足是,偏重于对中医学概念从文字语词意义上的解释,忽视了对中医学概念产生的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理义诠释。从传统人文之学的层次划分上讲,文字语词是“小学”,哲学方法论才是“大学”,亦即理义之学。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重点是明理,而不是说文解字。这并非不需要文字语词的说文解字,而是建立在哲学方法论基础上的中医学概念范畴,才是构成中医学体系的细胞和组成部分。从逻辑学的意义上看,概念由语词组成,但是在学术体系里,文字语词是从属于概念的。事实表明,近40年来对中医古籍着重于文字语词意义上的整理研究,在振兴中医学术,保持发扬中医特色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增加了“汗牛充栋”的分量,并不能代替从“大学”意义的中医明理,并不能阻止中医朝着经验化方向的倒退。
对于中医是否为经验医学这个问题,首要解决的学术问题是中医学的科学定位。当中医自身的基础科学与临床技术体系厘正之后,一切混乱局面,都将迎刃而解。如果到今天还讲中医是经验医学,那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中医的一大误解。如果社会上还是这样看待中医,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中医不只是活得太苦涩,而且真有一点悲哀了。(本文根据作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