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前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对“五个资源”的理解。
独特的卫生资源
中医药之所以是我国卫生事业中独特的卫生资源,是因为它在群众防病治病方面被广泛应用,且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何国家或地区是无法比拟的。对中医药的看法和态度问题,是对尊重老百姓选择中医药服务的态度问题。因此,党和国家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并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和作用”,把中医药列入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
中医药历史悠久,源于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我国家目前处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局中,中医药不仅在大健康产业方面,而且在中医药文化、教育产业等方面,都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经济资源。同时,随着中医药走向国际,中医药服务除了国内市场外,还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有待开拓。
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防治疾病的思维和方法具有原创性、独创性。2011年,国际医学大奖、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颁发给屠呦呦,以表彰她为挽救数百万疟疾患者所作的巨大贡献。而屠呦呦正是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古今文献中,相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开发点,还有更多的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方法有待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
优秀的文化资源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和“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对一门自然科学类别的学科,专门提出文化问题,这是中医药学具有科学和文化双重特性在政策层面的体现。
目前,有关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成果。首先是中医药体系内部的学术研究,如各种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其次是中医药与相关学科关系的研究,如对中医药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近现代中医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此外,随着近年中医医疗、药业和养生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关于中医药文化如何促进相关产业的应用性研究也开始出现。
重要的生态资源
生态环境对人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气候交替对疾病的产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合理生产、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正是保护生态资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的研究比较深入。他在《中药资源生态学》中论述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概念、学科特色、基本任务、关键问题,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中的尺度效应、自组织、逆境效应、多样性及种内变异等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并从气候与中药资源、土壤与中药资源、生物与中药资源、人类活动与中药资源4个方面介绍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研究与实践情况,走在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的前沿。
刘延东同志将中医药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资源,是从全局战略高度科学谋划中医药的发展与改革,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活力和潜力,确定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作为卫生计生和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我们要深入学习、正确理解这一重要批示精神,认真传达、贯彻2014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要求,把国家中医药政策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以发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作为落脚点,重点挖掘和加强中医院的内涵优势,提高农村、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在预防保健体系方面建立中医药服务模式和治未病评估体系,与地方职能部门协调,拓展健康服务产业,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可及性,让中医药发展成果服务民生,造福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