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中医祛邪三法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即如《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过程,始终存在着“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故治疗当扶正祛邪,进而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疾病向轻或向愈。这是中医学临床治疗的一条基本原则。

  但是,由于邪之种类、性质、侵犯及停留部位等不同,疾病表现各异,千变万化,因此,中医治病祛邪也须随机应变,灵活多样。

  予邪出路  因势利导

  邪分内外,各有其性。外来者如六淫,每通过口、鼻、肌肤等侵犯人体;内生者如痰、饮、水、郁、瘀等。中医祛除病邪,首选的并不是与邪气相对抗,而是充分了解邪气的特性,把握最佳时机,以最便捷的方式达到驱邪目的,这就是予邪出路,因势利导。

  对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具体的描述:“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也有深刻、明晰的认识:“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并认为“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乎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害)。”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更是直言“用药须使邪有出路。”

  如感受风邪,因其性轻扬、升散,侵犯人体往往在上、在表,故当以辛味方药如麻黄汤之属开辟腠理,使风邪随汗而解,此即所谓解表达邪。

  感受湿邪,因其性重浊、黏滞、趋下,侵犯人体常常盘踞中、下二焦,故当因势渗利,用泽泻、车前子、茯苓皮之类使湿邪自小便而出。对此,王冰有言:“治湿之病,不下小便,非其治也。”

  又如邪实结滞于肠腑,腑气不通,临证可见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这时无论其为因为果,均应作为治疗的切入点,采用承气类方药通腑泻下、荡涤肠胃之法,使邪实自大便而解,每可收到热退神清、咳减喘缓、肿消疸退等效。

  若饮停胸胁或饮结肠腑、血蓄下焦者,也当选十枣汤、甘遂半夏汤或抵当汤等,通过泻下祛除停饮和瘀血。当遇痰涎涌盛,或食滞于胃,漾漾欲吐时,化痰、消食均难奏速效,理当顺其病势,用皂荚丸、白金丸或瓜蒂散等借涌吐而促邪出。

  至于治疗温病,因势利导以祛邪的原则也有充分体现。如叶天士根据温热邪气外来、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提出对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应分别采取“汗、清、透、散”的治法;吴鞠通则发现了温热病由上而下的三焦传变规律,提出应因势采用“轻、平、重”的治法。

  实践证明,给邪找出路,邪祛正自安,是代价最小、且取效迅捷的治疗方法,充分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顺势思维与“和为贵”的精神。 

  调内环境  毁病所依

  现代医学发现,很多疾病的“元凶”是各种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等,这些均属于中医“邪气”的范畴。当这些微生物侵犯人体导致各种病变时,就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正气不足,未能御邪或无力驱邪;二是体内有适宜邪气生长留居的内环境。

  对此,中医在治疗时仍然不是抗邪,而是通过调理、改变或破坏这种微生物生存的内环境收到疗效,且可减少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引发结核病的结核杆菌,适合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故中医有通过改变该病阴虚肺燥的状态来抑制其繁殖的方法。又如,引发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能在胃内湿热、阴虚、虚寒、瘀阻等异常环境状态下滋生,相应采取清热燥湿、滋养胃阴、温中健脾、活血化瘀等治法,即可改变幽门螺杆菌生存的条件,进而使其消亡。

  再如乙型肝炎病毒,它在肝内的繁殖复制活动显然都要受到肝内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中医学认为这多因于湿的存在,表现为湿热或寒湿,因此,通过清热除湿或温化寒湿,即可收到抑制病毒复制,或改善肝脏功能的效果。

  逆势而争  纠偏对抗

  中医治疗疾病是一个纠偏的过程,即以药之偏性纠正病之偏性,进而使阴阳的相对平衡得以恢复。病之偏性表现形式为寒热虚实,因而治疗当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此即所谓“正治”或“逆治”。

  应该说,逆其病势是中医治病的一个基本思路和常用方法。但这种对抗的形式,如果用之不当则往往会出现毒副作用。

  对于邪气未盛者,用药易于抑制,形成的对抗尚不甚明显,对正气的伤害也较为有限。而对于邪势鸱张者,用药轻柔则不能遏其病势,用药峻烈则又易致两败俱伤。如治疗热毒炽盛者,法当清热解毒,但这类药物往往过于苦寒,每有败胃之弊。再如邪实壅结肠道腹中,治疗当通导或攻逐,但易于损伤脾胃。

  又如治疗肿瘤的以毒攻毒,其代价也甚为明显,那就是正气破损,修复艰难。对气滞血瘀之甚者,一般的理气化瘀往往难以收效,破逐之法则又有耗气动血之害。

  因此,中医在抗邪时强调要综合判断正邪的态势,决不能勉力而为,只图一时之快,而应做到中病即止,见好就收,争取时机,留待正复,尤其强调要时时顾护胃气。

  对抗治疗其实也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方法,几乎体现于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客观来说,这种对抗疗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若恣用滥施,任意杀伐,付出的代价也会极为沉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则玉石俱焚。

  笔者认为,纠偏对抗是祛邪之常法,予邪出路与调内环境则可视为祛邪之变法或巧法。在应用时,这三种思路或方法之间并无明显的界定,关键是要灵活变通,协同作用,把握最佳时机,选择最佳方式,顺势而祛,逆势而制,力求祛邪务尽,且能趋利避害,做到“祛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上一篇:思索《黄帝内经》中“病机”

下一篇:巧对药谜结良缘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