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什么是上焦和下焦 有火与有寒

  很多人看中医时常听医生说“上焦有火,下焦有寒”。到底什么是上焦和下焦,有火与有寒又是怎么回事呢?

  三焦的分类

  要想解释上焦和下焦,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焦。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学认识不一。有人认为“焦”就是“膲”,是人体内的脏器,为有形之物;也有人认为“焦”字从火,是无形之气,能够把食物磨碎并初步消化;还有人认为“焦”即是“樵”,像一个木槌一样一节节的,可分为上中下三节。

  焦到底是有形的脏器还是无形的功能?这样的争议可以暂时放到一边,不去管它。我们再来看看三焦的划分。三焦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内脏,而是代表着人体某一区域。比如我们可以把整个人体分为三部分,头顶到心脏为上焦、心脏到肚脐为中焦、肚脐到脚底为下焦。

  还有一种分法,是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分为上中下三焦。其中,心、肺为上焦、脾、胃、肝、胆为中焦、肾、膀胱、小肠、大肠为下焦。关于肝是属于中焦还是下焦也是有争议的,我们暂且将其按解剖部位划归到中焦。

  

  三焦的功能

  关于什么是焦、三焦的划分都存在一定争议,但三焦的总体功能是没有太多疑议的。

  《黄帝八十一难经》中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大意是三焦为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负责全身的气机和气化。因此,三焦运行不畅或是功能衰退的结果便是气虚。

  此外,三焦还有运行水谷和水液的作用。运行水谷,可以理解为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的过程。运行水液,可以理解为管理脾、肺、肾等脏腑中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在三焦中,上中下三焦又是各司其职的。上焦如雾,负责让气血像雾一样弥漫开来,濡养全身脏腑;中焦如沤,负责沤熟人们吃下的水谷(食物),转化成人体能量;下焦如渎(水渠),主要负责把人体代谢的废弃物排泄出去。

  

  上焦火,下焦寒

  弄明白了三焦和其功能,再去理解“上焦有火,下焦有寒”就不难了。上焦火,指的就是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热证;下焦寒,指的就是肚子发凉疼痛、腹泻之类的寒证。

  为何这两种症状会同时出现呢?问题就出在中焦上。上焦的心属阳,下焦的肾属阴。正常的情况下,心中的阳气要通过中焦下行到下焦,中和肾中的阴气,反之肾中的阴气也要上升到上焦中和阳气。如此一来,人体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倘若中焦的经络不畅或是脾胃功能虚弱,心阳就无法与肾阴顺利交汇,由此就会出现下焦、上焦“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有的人手脚发凉,穿多少都嫌冷,脸上却很烫,就是典型的“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上一篇:中医专病专药

下一篇:中药煎剂要煎两次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